讀書與治學是我們終身都要做的事情,正如古人所說“活到老學到老”,而讀書與治學中,治學方法也很重要,好的開始,等于成功的一半。在這學期學習的史老師的《治學方法與論文寫作》中正是教會了我們在治學中正確的學習方法和一些論文寫作的技巧。通過這門課的學習我也想簡單的談一下我學習這門課的一些心得體會。
通過學習我認為在論文寫作中選題與讀書的方法是比較重要的環節,錯誤的方法有可能事倍功半,而正確的學習方法則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首先說一下選題,我們在這么多年的學習中,學習了很多方方面面的知識,有些對寫作有用,有些無用,要想寫一篇好的論文,首先選題就是一個比較重要的問題,好的選題,標新立異,就會比較吸引讀者的關注,對所要研究的科學或理論研究工作的發展也比較有利。那么如何有一個好的選題呢?
一、選題的原則
首先要遵循的一個原則就是選的題目要有用。我們寫一篇文章其目的就是能對社會有用,能利于社會的發展進步產生它應有的社會影響,更進一步的有利于自己對這個課題的研究。所以首先選題要有意義,能夠引起大家的共鳴,如果選題沒有意義,即使做的很用心,很用功,它的價值也不大。治學講究的是要能學以致用,一個學者的主張能不能對社會發展有用,就要看他的學術論著能不能被貫徹致用,但是這里所說的有用并不能只簡單地理解成為為政治服務的,而是一個比較寬泛的概念,凡是有利于人類的進步,社會的發展的選題類型,或者一些科學的研究方式方法的論述,亦或是一部有用的工具書的編纂,都算是有意義的選題。其次,選題要新穎,創新是科技發展的動力,而對于治學來說創新也同等重要。我們在大學、研究生階段的學習中往往比較追求新穎、特別的治學方式和方向,而不同于小學、中學的求同思想追求答案治學的統一,而是更注重求異。但是在求異時也不能只盲目的求新立異,要能以真正的事實為依據,必須言之有理,要力求研究的方向與方法的正確。
那么如何使選題“新”呢?
1、尋找新的領域,尋找未被人觸及的地方,這樣無論所得成績結果的大小,都會為新的領域的科學研究做出貢獻。2、新的見解,對于一些學術理論要深入研究,并能夠從中提出一些獨到的見解,多動腦筋,多提問題,多有自己的看法。3、要能運用新的方式方法。新的方法往往能從不同角度不同方面看問題,比較有利于得出新結論等等。選題的原則方法還有很多,在這里就不一一列舉了。
二、怎樣更好的讀書
要想寫好一篇文章或者研究一項科研,讀書是必須要經歷的事情,而市面上那么多的書,我們不可能都讀完,這就要求我們要能學會如何讀書,才能更有效地進行理論研究。首先要學會能把書分類,把市面上的書分為有用和無用兩種,有用的書再分出來進一步學習觀看,而這些有用的書又可以把它們分為備讀與備查兩種,備查方面的書就可以只大致的翻看,或者只需看一下它們的目錄,了解它們要寫的大致內容就好,而備讀的書則又可以單獨取出,分為兩種閱讀方式來閱讀:泛讀和精讀。
泛讀:泛讀的書既是只需要瀏覽翻閱的書,我們平常也要多讀泛讀類的書,這樣有利于我們縱向知識的存儲,使我們對問題認識的更全面,為我們所從事的專業研究起到了保駕護航的作用,為專業知識的學習提供了一個堅實的基礎。天下學問本就是屬于一家,我們要想將一門學問研究透徹,就必須對其他學問知識都有所涉獵。但是所說的泛讀也并不是漫無目的地讀書,要有所選擇,學習貴在博學而非雜學,再從博中取其精華,用于治學研究之中。
精讀:泛讀是為了從寬度上擴大我們的知識面,而精讀則是縱向的來鉆研一本書,一類知識,所以精讀書本時要認真扎實的讀,甚至可以達到會背誦的效果,并可以適當的做些筆記,記錄一下自己對文章的心得體會,這樣也有利于以后的復習查找,通過這些方法不僅可以加深對書的理解,而且也會使讀者對書本知識了解的更透徹。
而好的精讀方法也有很多,比如抄讀就能加深讀者對書的理解,是種不錯的方法。精讀與泛讀在學習中相輔相成,所以在做學問時要泛讀與精讀相結合,一般有助于研究課題相關書籍可以進行泛讀,而那些與研究課題重要相關的重要書目就需要精讀、細讀,精讀亦可以稱為“專”,泛讀亦可成為“博”,在閱讀時即可以先專后博亦可以先博后專。都對學習有重大的幫助。
三、學習態度問題
大家都說學習貴在堅持,做到持之以恒,所以首先學習治學的態度就要端正,中國古代就有很多關于學習態度的文章來勸告人們要端正學習態度,比如《荀子·勸學篇》《周易·家人》等。在專業方面則要求要求真務實,不能弄虛作假,或者剽竊別人的研究成果,認真的對待學問,對每一個環節都要認真負責。其次做學問者要謙虛,三人行,必有我師,學問知識猶如海洋,永遠求之不完,謙遜者更容易學習到更多的知識學問。所以做學問者要能心平氣和的做學問。不要自以為是,要能虛心的接受別人的意見,接受別人善意的指點,這樣才能夠及時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在追求真理的治學道路上更進一步。
《治學方法與論文寫作》這本書不僅為我們在讀研期間學習與寫作提供了一個良好的方法,而且也有利于我們以后在工作學習中的治學研究,是我們在論文寫作與治學研究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劑良藥。
作者簡介:劉佩佩(1990.10—),女,漢族,籍貫:河南周口人,河南大學藝術學院,15級在讀研究生,碩士學位,專業:藝術設計研究方向:環境藝術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