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學習型政黨的建設是使黨始終堅定馬克思主義立場不動搖的現實需要,是不斷提升我國綜合國力的現實選擇,是彰顯為民服務價值取向的必然要求。鄧小平的學習觀內容豐富,且對建設學習型政黨有重要啟示,即學習內容的豐富性,學習原則的堅定性,學習宗旨的人民性,學習制度的保障性。
【關鍵詞】:鄧小平;學習觀;學習型政黨
一、鄧小平學習觀的內涵
(一)“我們黨總是要學,我們共產黨人總是要學,我們中國人民總是要學”[1]270
鄧小平從黨生死攸關的高度,論述了學習對中國共產黨、中國共產黨人、中國人民的重要性。1980年1月16日,鄧小平在目前的形勢和任務中指出:“在不斷出現的新問題面前,我們黨總是要學,我們共產黨人總是要學,我們中國人民總是要學,誰也不能安于落后,落后就不能生存”,[2]270這三個“總是要學”,不僅展現我黨學習對象的廣泛性,而且也體現學習過程的長期性和持續性,充分證明無論處于何種境況,中國共產黨都要加強學習,用知識武裝自己。
(二)“共產黨人最根本的是要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3]30
鄧小平從理想信念的角度,闡明當前中國共產黨要想在復雜的國際和國內環境中,始終堅定對馬克思主義的信念,樹立崇高理想,就必須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十一屆三中全會后,鄧小平明確提出新老干部應認真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以堅定馬克思主義信念。改革開放后,為批判國內出現的教條主義和自由化兩種錯誤傾向,鄧小平提出“我們搞改革開放,把工作重心放在經濟建設上,沒有丟馬克思主義,沒有丟列寧,也沒有丟毛澤東,老祖宗不能丟啊,”[4]369特別是鄧小平明確指出毛澤東的功績是第一位的,過錯是第二位的,毛澤東思想不僅指導我們取得革命年代的勝利,而且在將來其仍然是我們黨和國家寶貴的精神財富。因此,中國共產黨一定要常讀、精讀、活用馬列經典。
(三)共產黨人不僅要學習科學文化知識,而且還要學習國內和國際上的有益經驗和優秀文明成果
鄧小平要求黨員、干部不僅要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而且還要不斷加強對科學文化知識和國內、國際上有益經驗和優秀文明成果的學習。首先,十一屆三中全會后,鄧小平指出黨員干部要加強三個方面的學習:“學經濟學,學科學技術,學管理”,[5]153這樣,才可領導群眾建設好社會主義現代化。其次,鄧小平指出我們要學習西方的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而不是引進西方制度,學習西方腐朽的東西。再次,鄧小平在南方講話中指出,“社會主義要贏得與資本主義相比較的優勢,就必須大膽吸收和借鑒人類社會創造的一切文明成果”,[6]373同時我們還應不斷創新,只有這樣,我們的未來才有希望。
(四)共產黨人要建立合理的學習制度,學會在實踐中進行學習
鄧小平非常重視學習制度的建立,他指出“要加強對學習的領導,市委、直屬黨委要解決這個問題,要把學習搞好,認真建立學習制度”,[7]160“有計劃地對大批干部、工人進行正規教育,提高他們的政治水平、文化水平、技術水平、經營管理水平,要使全體干部、工人充分理解這種培訓的重大意義,逐步把這種培訓變為適用于全體干部和工人的經常制度”,[8]361-362同時,鄧小平還指出,我們現在所進行的社會主義建設,前無古人,后無來者,只能靠我們自己,他還提出“在干中學,實踐中摸索”,[9]259“大膽的試,大膽的闖”,[10]372這些都為我國進行社會主義建設注入了生機和活力。
二、建設學習型政黨的現實訴求
(一)建設學習型政黨是黨堅定馬克思主義立場不動搖的現實需要
中國共產黨作為執政黨,其一貫堅持以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方法來解讀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特別是當下意識形態日益復雜,中國共產黨更需以敏銳的洞察力判斷是非善惡。新時期,黨員干部更需常讀、精讀經典著作,不僅要增強馬克思主義的堅定信念,而且還要學會靈活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問題。因此,中國共產黨一定要加強學習,通過學習,樹立科學的理想信念,以使黨始終沿著正確的政治方向前進。
(二)建設學習型政黨是不斷提升我國綜合國力的現實選擇
當今世界,國與國間的競爭是綜合國力的競爭,強大的國家總會受到他國的尊敬,相反,則會受到他國的欺凌,因此,我們只有不斷學習,用知識武裝自己,才可能引得他國的尊敬和稱贊,為此,鄧小平提出,“我們國家,國力的強弱,經濟發展后勁的大小,越來越取決于勞動者的素質,取決于知識分子的數量和質量,”[11]120因此,“沒有人才不行,沒有知識不行”,[12]9特別是今天,黨更要加強學習,要以世界眼光和戰略思維,緊隨時代潮流,搶占發展制高點,增強創新發展優勢,以使我國在國際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三)建設學習型政黨是彰顯為民服務價值取向的必然要求
追根溯源,我們不難發現,中國共產黨嚴格要求自己的最終目的,就是希望可以通過自身努力,帶領人們奔向小康,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為此,鄧小平提出,中國共產黨不僅要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而且要善于從社會主義發展的過程中,總結經驗教訓,同時還要在立足本國國情的基礎上,學習一切人類的優秀文明成果,使中國共產黨在發展中,能真正做到為民謀利,以充分彰顯中國共產黨為民服務的價值取向。
三、鄧小平學習觀對建設學習型政黨的啟示
鄧小平的學習觀對當前我國建設學習型政黨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其表現如下:
(一)學習內容的豐富性
學習型政黨的學習內容是豐富的,總體上可分兩個方面,一方面,向國內學習,要與時代緊密結合,我們不僅要學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即學經典,而且還要善于總結和吸取我國在發展過程中的經驗、教訓,同時,還要向最有生活和生產經驗的群眾學習,此外,還要學會從實踐中增強本領。另一方面,向國外學習,要與國情緊密結合,中國共產黨要以開放的胸懷和世界眼光,學習西方和其他社會主義國家中對我國發展有益成果,以壯大我國的綜合國力。
(二)學習原則的堅定性
中國共產黨之所以能帶領人們取得革命的勝利,就在于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國情相結合,因此,針對20世紀80年代出現的否定馬克思主義的特殊情況,鄧小平指出“應把改革重心放在經濟建設上,沒有丟馬克思主義,沒有丟列寧,也沒有丟毛澤東,老祖宗不能丟啊,”[[]]369他反對把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進行教條化的理解,強調要精讀、活用經典。因此,新時期,學習型政黨仍應學習并深入理解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以真正把握馬克思主義的本質和精髓,并學會用其來解決現實生活中存在的問題。
(三)學習宗旨的人民性
學習型政黨通過學習,提升自身的理論素養、專業素養和政治素養,就是希望能更好的為民服務。中國共產黨作為執政黨以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自己的行動宗旨,始終堅持人民至上的唯物主義歷史觀,以解決當下人們面臨的現實問題為己任,以一切為了群眾作為黨的奮斗目標,以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群眾的利益作為自己的價值取向,因此,學習型政黨的學習宗旨就是旨在為民謀福利、辦實事。
(四)學習制度的保障性
學習型政黨要加強學習制度的建立和完善,這樣才可能使學習制度化、規范化,才可能使其真正落到實處。學習固然是靠自覺,但制度規定,更可以使其穩定、長期的得到落實,鄧小平指出“要把學習搞好,認真建立學習制度,要加強對學習的領導”,[1]160還指出“應有計劃地、認真地對他們進行正規培訓,提高所有受訓干部、工人的政治覺悟和業務能力,”并“逐步把這種培訓變為適用于全體干部和工人的經常制度”。[2]316-362因此,學習型政黨可以通過建立并完善學習制度,以使學習可以時刻落實到每個黨政干部的學習、工作和生活當中。
參考文獻:
[1] [2][5][8] 鄧小平文選(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3]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三中全會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C].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4][6][9][10][11][12][13] 鄧小平文選(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7] 鄧小平文選(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作者簡介:杜金金(1993年-),女,山西晉中人,2015級在讀研究生,主要從事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