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今世界,腐敗現象十分普遍,不同的是有的國家腐敗現象比較嚴重,而另一些國家則較輕。從腐敗開始產生就有反腐行為,在長期的反腐時間中也形成了有關腐敗的一些成熟的理論。西方國家也存在腐敗行為,且它們的理論相對更加成熟先進,我國可以進行一定借鑒,但是需要因地制宜,考慮到我們國家腐敗的特殊性。本文從四個方面對西方國家較成功的反腐制度建設進行闡述:(一)建立相關法律以實現,反腐法律作為一種國家強制性的約束,能夠對腐敗產生很大的約束作用。相關法律在兩個層面對公職人員予以約束:一方面在腐敗之前給公職人員劃定界限,另一方面就是在發生腐敗行為后,應當采取何種措施予以懲治。(二)組建專門的反腐部門,西方國家大都有組建專門的反腐部門,對反腐的進行和推進進行有效監督。(三)注重公職人員道德建設,道德修養對于一個人而言至關重要,因為反腐解決的最根本辦法是公職人員內心的堅守,因此西方很多國家主張對公職人員進行道德建設。(四)對權力進行有效監督,公職人員發生腐敗行為,無非是因為他們擁有一般人所沒有的特權,因此對權力的監督至關重要。西方國家成功的反腐敗經驗給我國反腐帶來很大啟示,我國應對其進行有效借鑒,以形成符合我國國情的反腐制度。
【關鍵詞】:防腐;西方國家反腐
當今世界,腐敗現象十分普遍,不同的是有的國家腐敗現象比較嚴重,而另一些國家則較輕。改革開放后。而民主制度的出現,使得世界各國展開反腐措施[1]。我國經濟迅速發展,政府也從之前的比較拮據狀態,轉變為擁有充足資金可供周轉,因此在這樣的狀態下,很多官員就抵不住權力、金錢的誘惑,開始喪失了自己的底線,腐敗情況開始產生。從腐敗開始產生就有反腐行為,在長期的反腐時間中也形成了有關腐敗的一些成熟的理論。西方國家也存在腐敗行為,且它們的理論相對更加成熟先進,我國可以進行一定借鑒,但是需要因地制宜,考慮到我們國家腐敗的特殊性[2]。
腐敗的定義在西方國家中是隨著探索逐漸演變的歷程,但現在也沒有對腐敗沒有一個統一一致的定義,但并不能完全否認前人的觀點,因為某一時期的觀點都是具有這一時期社會的特殊性,這也為之后理論的逐漸豐富打下基礎。西方國家的學者,比如柏拉圖等學者認為腐敗源于政治制度,認為是不合理的制度導致腐敗,因而反腐采用的策略也是對政治制度的變革;之后隨著發展,制度方面形成了民主政體,但是卻仍舊有腐敗現在滋生,因此學者們認為腐敗產生的原因不是制度方面的原因,而是體制內部公職人員的原因,因為人都有私欲,在面對自身利益時,往往會不顧公共利益甚至做出有損公共利益的腐敗行為,采取的反腐行為時對公職人員的道德素質進行規范,而且認為腐敗僅僅是個別人才會出現的現象;但是社會繼續向前進,學者發現即使在招聘公職人員時已經將其道德修養加以考慮,盡量挑選高素質的人進入體制內部,而且制度也已經足夠民主,但是仍舊有大量腐敗現象層出不窮,因此學者們不再將腐敗簡單的看作是制度或者是單個人道德敗壞造成,而是由多種因素綜合而形成,例如政治方面、社會方面等,不僅僅只是金錢方面的誘惑[3]。還有的學者發現,腐敗其實不僅僅發生在發達國家,一些經濟不發達的國家,同樣存在腐敗問題,因此還應考慮文化對一個國家腐敗現象的影響[4]。
腐敗一詞的含義在中國也有一個演變的過程,首先最初腐敗指東西的變質,更多的是字面意思,也是腐敗最基礎的含義。之后腐敗被用來形容政治制度上的不透明以及人道德的不健全。腐敗發展到現在指公職人員以權謀私。
一、西方國家反腐制度
(一)建立相關法律以實現反腐
反腐問題是一個長期的過程,西方國家采取各種有效制度來反腐,值得我國借鑒。法律作為一種國家強制性的約束,能夠對腐敗產生很大的約束作用。法律可以從兩個層面進行:一方面在腐敗之前給公職人員劃定界限,提供具體明確的法律條例告知他們職權范圍哪些行為可以為哪些行為不可為,起到一個預防的作用;另一方面就是在發生腐敗行為后,應當采取何種措施予以懲治,對公職人員起到警示作用,也是一個事后的控制過程。
1、事前的預防法律
腐敗的很大一部分案例表明,腐敗極易發生在權錢交易的場合,即公職人員與商人勾結,通過自身職務的便利為商人提供機會,尋租就是其中一個典型的例子。與公職人員勾結的商人擁有更多的便利獲得暴利,其往往會用金錢回饋的方式腐蝕公職人員,因此很多西方國家在這方面進行了法律的約束。比如法國還明確規定,如果公職人員的配偶從事一些盈利活動時,應當向上級做出聲明;美國和日本等國家也明確規定公職人員不得參與盈利性商業活動,而且還規定公職人員在其離職之后所要去從事的商業活動進行了限制。
因為西方國家其行政的體系 相對比較完善,因此貪污公款的現象相對不多,公職人員往往通過運用其職務便利,而接受現金、禮品和捐贈等,形成腐敗現象。在這方面,西方很多國家也通過正式的法律條文予以事前約束。例如法國明確規定公職人員必須將其他國家或者個人送的禮物上交國家,而且如果從事的職務與經濟有關,不能接受相關便利,比如免費吃喝住等。另一方面,西方國家的競選往往會產生很大金額的錢,而這中間極有可能會產生腐敗,因此很多西方國家對競選過程中錢做了明確的規定[5]。比如美國對個人和企業對候選人的捐贈有明確規定,不得隨意捐贈數目過多的錢款,而且捐贈的錢只能用于競選等相關事宜。
2、事后的懲治性法律
雖然對公職人員的行為進行規范,但是仍舊有公職人員喪失底線發生腐敗,因此事后的懲治就十分必要,而且通過法律條款予以保障實施會更加具有威懾力。西方國家有很多對行賄受賄行為作出處罰,例如日本將有賄賂行為的公職人員納入刑法,腐敗公款行為將會受到十五年以下的刑法的處罰,還要進行一定程度的經濟處罰。美國對貪污腐敗,挪用政府資金的公職人員開初并剝奪其退休金,情節嚴重的也會給予刑法的處罰。
總而言之,西方國家對腐敗行為進行法律方面的明文規定和處罰,以使公職人員在約束下,更好從事本職工作,避免行賄受賄行為。但是法律的制定不一定就能保證法律的執行,因此應當設立專門的監督機構,對法律的執行情況進行監督。
(二)組建專門的反腐部門
反腐部門的建立更體現出國家對腐敗現象的重視以及堅決打擊的決心。因為任何國家,都有官員之間因為各種原因勾結的行為,因此要想讓反腐部門能夠真正起到相應作用,應當減少反腐部門獨立于一般行政部門之外。例如西方國家的反腐部門大都貴議會管轄。
(三)注重公職人員道德建設
道德修養對于一個人而言至關重要。西方的公職人員的選拔一般經過層層篩選,并非任何人都能夠成為公職人員。首先需要進行嚴格的考核,選拔知識和道德都過硬的人員,成為公職人員,并按照其績效進行加薪升職。考量公職人員的績效,提供相應的晉升渠道,形成了有效的激勵作用,使得他們能看到自己未來的發展,而且這也提供了一個更加公平的平臺,摒棄了以往考關系、靠人情、考資質晉升的現象,使得每位公職人員能憑借自身能力發展事業。擁有正確積極的道德操守對公職人員而言至關重要,因為這會影響到在面對腐敗時采取的措施,是嚴詞拒絕還是從容接受。因此很多西方國家也十分注重對公職人員的道德方面的建設,通過各種渠道對其進行教育,使得其形成自己內心對腐敗的防線。例如德國不僅十分注重公職人員的道德建設,其對其公民也一直十分注重道德方面的培養。學校和家庭對學生的道德的監督作為首要任務,在這樣的大環境下,使得學生形成比如正直、誠實等這樣的品德,會對一生產生重要影響,在日后從事行政事務時,也能遠離腐敗等不當行為。公職人員在錄用時,會對其道德進行首要考量,而且會將忠實可靠誠信的人,安排在腐敗更容易發生腐敗的職位上。政府也會對公職人員進行道德方面的培訓,對新入職的公職人員更是在可能發生腐敗現象的情形予以告知。還有學者認為,應當調高公職人員的福利,以使其擁有足夠的可以支配的工資,使他們需要增加收入而對行政過程中的錢財產生欲望,以此來減少腐敗[7]。
(四)對權力進行有效監督
公職人員本應當運用人民賦予的權力為人民的利益服務,但是其卻往往運用權力進行行賄和受賄行為。西方國家對權力的監督已經形成了相對成熟的理論,主要分為內部監督和外部監督兩個層面。而內部監督就主要是指政府部門之間,專門反腐部門等政府部門之間的監督。而外部監督主要是指人民監督以及新聞媒體監督兩個方面。人民作為公職人員服務的對象,對監督有著更加廣泛的發言權,因為其可以從各個層面各個角度接觸到公職人員。西方國家采取的方式主要有將公職人員所從事的工作,盡可能的公布給人民,讓其進行監督。例如澳大利亞選擇將所有的與公共方面事物予以公開,使公職人員從政更加透明,也使人民隨時對其工作監督。芬蘭將所有公職人員的行為透明化,而且一位人民都有權利對公職人員進行揭發。媒體在監督方面起著很重要的作用,因為其往往能通過影響輿論而改變某一事件的發展方向。雖然媒體等的傳播會有一定的不足,可能在沒有了解事情始末的情形下就報道,有時會導致報道的失實,但是其一般都不受政治的控制,有自己的權限對人物及時間進行報道,媒體可以對公職人員行為進行曝光,使得人民對某一官員或者政府部門等的行為有更加詳細的了解,是實行監督的有力方式。但是媒體應當保持其獨立性,而不應當成為政府的發聲組織或者不能被政府控制,而是應當站在人民的角度,進行監督。媒體應當對事件盡可能的進行客觀的報道,因為其評論產生的會極大影響輿論,而其評論有時難以保證正確性。西方很多國家對媒體有著較大的自由,比如美國,法律中對媒體的行為有規定,新聞媒體對公職人員可以盡心大膽追蹤,報道存在不實現象也可以,只有被證明媒體存在惡意中傷的目的時,才對其進行追究,因此,美國媒體的監督權限十分自由[8]。
二、西方國家的反腐對我國反腐的啟示
經過上述探討,我們看到很多西方國家都有著適合自己國家的反腐政策,但是毫無疑問,各國都十分注重腐敗問題,腐敗的防治一般都是從高層領導者開始推動,因為這樣使得反腐工作更好地效果和更強的力度,而且各個國家都在法律層面對腐敗行為作出了規范,無論是行賄和受賄到達一定限度都會受到刑法的處罰,這樣使得反腐工作更加系統化。很多國家也建立了專門的反腐機構,獨立于其他政府部門且不受地方政府影響,對公職人員進行調查監督,這使得反腐工作如同其他政府部門一樣,成為一種日常的行為,而非某一時期的特例。而且很多西方國家都十分注重公職人員的道德建設,因為最根本的預防腐敗的方法不是外在的約束,而是來源于公職人員內心自我的約束。而且腐敗還不僅限于個人的腐敗,還有機構的腐敗,這也是我們反腐所需要關注到[9]。西方國家成功的反腐敗經驗給我國反腐帶來很大啟示。
首先,應當加強完善法律方面的建設。法律對于反腐至關重要,因為只有通過法律條款的約束,并把行賄受賄等腐敗行為的懲處作出明確規定,公職人員才會真正意識到腐敗就意味著觸犯法律。而且既然法律被制定出來,就應當被嚴格執行,不允許任何人在法律之外,這也能夠進一步推進我國的依法治國。在對腐敗進行法律規定的時候,應當對腐敗行為的懲罰要求盡可能的細化,比如不能收受禮品、捐贈等,腐敗到何種程度開除公職,到何種程度觸犯刑法等,都應當做出明確規定。而且應當建立獨立于其他政府部門之外的反腐機構,讓其對反腐行為的執行情況以及公職人員進行隨時的監督。
其次,在加強法律等外在約束同時應當注重公職人員內在道德建設。法律等外在約束必不可少,但是真正能夠使公職人員遠離腐敗的是其內心的堅守,因此道德建設對公職人員十分重要。從學校開始,就應當加強道德修養方面的教育,使學生能夠成為品格健全,擁有正直、誠實等品德。我國目前還沒有推進反腐方面道德建設的專門部門或者機構。社會應當加強反腐的宣傳力度,使得清廉成為一種常態,整個社會形成腐敗可恥的風氣。還應當定期對公職人員進行專門的腐敗方面的教育和培訓,而且應當對容易產生腐敗行為的職務進行定期輪換,使得腐敗的可能性降到最低。
最后,盡可能使得政府各部門的行為以及公職人員的行為更加透明化,隨時接受各方的監督,而且應該打開更多的渠道來聽取人民的聲音。政府各部門應當將其部門收支情況等進行公布,在有必要的情況下也應當將公職人員家屬的收入情況等予以公開。而且我國的媒體監督雖然也具有一定的自由權力,但是還不夠,應該更多的保持媒體特有的獨立性,給予媒體更多報道與腐敗相關事件的權力,并讓其在日常生活中對公職人員進行監督。
總結
當今世界,腐敗現象十分普遍,不同的是有的國家腐敗現象比較嚴重,而另一些國家則較輕。從腐敗開始產生就有反腐行為,在長期的反腐時間中也形成了有關腐敗的一些成熟的理論。西方國家也存在腐敗行為,且它們的理論相對更加成熟先進,我國可以進行一定借鑒,但是需要因地制宜,考慮到我們國家腐敗的特殊性。本文從四個方面對西方國家較成功的反腐制度建設進行闡述:(一)建立相關法律以實現;(二)組建專門的反腐部門;(三)注重公職人員道德建設;(四)對權力進行有效監督。西方國家成功的反腐敗經驗給我國反腐帶來很大啟示,我國應對其進行有效借鑒,以形成符合我國國情的反腐制度。
參考文獻:
[1]唐曉清:《當代世界以民主治理腐敗的經驗、困境與啟示》,《學習論壇》,2009年第6期[2]王傳利:《論析當代中國反腐倡廉的經驗資源》,《毛澤東鄧小平理論研究》201年第11期。[3]周琪:《西方學者對腐敗的理論研究》,《美國研究》,2005年第4期。
[4]徐靜:《西方學界關于腐敗成因的文化解釋》,《經濟社會體制比較》2012年第6期。
[5]苗佳瑛:《當代西方國家反腐倡廉制度建設研究》,《北京行政學院學報》,2010年第6期。
[6]唐興軍:《西方政黨政治中的利益集團、政黨腐敗及其治理》,《理論與現代化》,2014年第2期。
[7]陳潔:《當代中國反腐路徑研究》,《傳承》,2016年第12期。
[8]王佳:《西方國家倫理反腐的路徑及啟示》,《領導科學》,2014年第47期。
[9]杜專家:《西方 “機構性腐敗” 研究述評》《國外理論動態》, 201年第1期。
[10] 王大賢:《西方制度設計的理論預設及其對我國反腐敗斗爭的啟示》,《安徽理工大學學報》,2003年第4期。
作者簡介:張婷,女,(1991—) ,漢族 陜西省榆林市人,中央民族大學管理學院2016級行政管理專業碩士研究生在讀 研究方向:公共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