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弗孔所營造的玩偶世界有別于其他攝影家的或詭異或殘忍的氣氛,弗孔的玩偶世界是清新的,對于弗孔來說,攝影是一種好玩的工具,在更高的層面,攝影是思想的表達,弗孔用藝術的方式來思考人生與社會的時候,攝影就是被哲學化了的人生與社會,他被視為當代攝影從“照相”走向“造相”的典型,開了后現代攝影之先河。
【關鍵詞】:弗孔;攝影方式;造像;人生
貝爾納·弗孔,1950年生于阿普特,現生活、工作在巴黎及阿普特。其攝影作品,通過布置一些場景,表露出對童年及少年時代的懷念。弗孔將其創作分成幾個大的主題,拍攝成系列照片,包括《暑假》《時間的或然演變》《愛之屋》《金屋》《偶像》《祭品》《文字》及《圖像的結尾》。弗孔從1976年開始從事攝影創作。他的攝影方式區別于通常所見的捕捉現實瞬間的手法,他從構筑場景、安排情節、擺布人物,然后再以照片的形式加以再現,他用經過打扮的人體模型來還原一個個存在于他的童年記憶中的場面。他還在這種場景中加入真實的人物,融入到他的回憶與幻想中。貫穿于這些想象照片的主題多是宗教、節日、游戲、還有流逝的時間,彌漫著一種憂郁、傷感的氣氛,真切地傳達出他對過往時光與風景的鄉愁。他被視為當代攝影從“照相”走向“造相”的典型,開了后現代攝影之先河。
一.攝影與弗孔的世界
傳統的照片通過描繪世界并指向世界,而觀眾又通過這種方法接受了對世界的透明態度。而貝爾納·弗孔打破了傳統攝影的條條框框。對他來說,最真實,最動人心弦的詩意奠定了靜止圖像的基礎。弗孔一直懷有兩種情感:關于童年和關于他狂熱收集各種人體模型,攝影對于他來說是兩種情感完美結合。弗孔的照片創造了真實,這種真實是我離我們很遙遠的童年歡樂場景,它已經成為一種意識,一種思想,所以我們無法確定,因為純粹的思想就像閃電一樣,一旦出現就進入無意識,只有借助于詞語它才能進入存在,成為我們的思想。關于那個歡樂的天堂以無意識的狀態存在,我們不知道怎么去梳理它,弗孔的這個“造相”本質上就是一種詞匯,借助這種直觀的詞匯,把無意識的某個瞬間抽離出來,重新演示一遍。弗孔的攝影形成了很鮮明的風格,他的作品無強烈的社會符號或刺激的事件,雖然作品的世界屬于作者個人,但同樣對他人也會有刺激點,會有情感共鳴。弗孔用藝術的方式來思考人生與社會的時候,攝影就是被哲學化了的人生與社會。
二.弗孔用光線創造魅力影像
攝影是由光影造型的,沒有光就沒有影,沒有光影就沒有影像的可見性。攝影的發展證明了光線對于視覺造型的豐富性和不可抗拒的誘惑,使藝術家的創造力和想象力有了發揮的余地。而另一方面,自然光效的運用讓攝影家們懂得通過“光線”去創造“更好的真實”,從而構建光線的“存在”,這是光線的“有”。光創造了生命,顯現了世界。在《愛之屋》這個系列中,弗孔用窗戶外面的光照進房間內為主要方式,通過不同的光線和房間的事物,表達出不同的情感,那種寂靜、溫存、幸福、愛情通過光線的色溫來表達出的感情。《帕爾科之三》一群露著赤身的少年望向窗外,而窗外的光再加上他們的神情,展現的是對外面未知的向往和無限的希望。在《愛情的房間里》,房間實質上是個內心的庇護所,弗孔借以并不愉快的投射了自己的情緒。籠子、雙面鏡子,或痛苦的房間,每一個圖像都提供了新的景象,包含了一個始料未及的世界,抑或傳達了一個精煉的寓言。弗孔以光為主角,圍繞影子的輪廓或爆炸的沖擊所顯示的或渴望,或抑郁,抑或離別或背叛帶來的困擾情緒,投身于大量的不同表現形式的創作中。
三.弗孔用影像闡述時間關系
1.時間與記憶的關系
攝影是瞬間的藝術,照片保存了瞬間的外觀,這個瞬間外觀是時間的定格,“那一個空間”要放到時間中去理解。照片可以見證過去的時間空間,記錄現在,對于未來來說,使過去在某一時刻以“在場”的方式出現,因此攝影這種媒介能夠進入社會的各個角落。弗孔的攝影始終在探索人與宇宙的關系,他自己創造空間,這個空間是他的記憶的空間,對于弗孔來說,照片與人之間是有距離的,而人與照片里的空間也是有距離的,這種有距離的媒介是最有力量的表現媒介。由于時間的流逝和被攝影所俘獲而產生的不安,出于對需要花費如此之多的時間而布置的難以置信的場景的不屑而使之得到永生。之所以讓時光重生,是因為我們常常認為自己看到的已然成為過去,因為我們喜好迷失在自己的記憶里。弗孔的圖像把時間具體化,是時間進程的彩色定格。當今,這些彩色定格能夠把我們完全的俘獲到它們的夢中,一方面因為它們采用了虛假的真實:另一方面,如同弗孔認為我們能從他的早期作品中重見其童年時光一樣,我們想象已經看見攝影下的場景。攝影技術發明之后大家才會充分認識到時間的這一效應,我們經常在不經意中度過了大好的時光,等我們回過頭來看過去,感到很多東西還來不及回憶。照片成了我們回憶過去最好的工具,反思自己與各行的人與世界的聯系。可能場景本身并不產生意義,但當這個事件與一定的形式,與一定的媒介產生聯系時,就重新構造了一個世界,也就是說當事件與攝影建立了聯系的時候,就產生了令人驚喜的效果。
2.時間與運動的關系
在事件之中,由于運動產生了缺度,運動是一個外在于自我的存在的存在。由于運動,空間在時間中產生。將來,曾在狀態和當前這些視野在時間性中一個個展開,存在只有通過運動表現出來,而運動就是變化,就是時間的流逝。對于一般紀實的照片而言,照片可以觸動我們某根神經,把我們帶到美好的一瞬間,可是光陰一去不復返,照片將時間永遠地留在那個時刻,看照片就是靜止的回憶,而弗孔把著重點放在童年上他說“我身上雖然經常有著對我們來說是強迫癥般的東西,但我實際上想要表現的是不具有現實性的東西,那就是現在的時間。我們對此無法考慮也無法實現,它是在時間的流動中逃逸而去的時間點,我們可以捕捉的只是沖過去的未來而已,我的照片是無法捕捉的現在瞬間的影像再現,是一種寓言”。弗孔拍攝的玩偶具有此時此地的特征,在時間的河流中,是有過去、現在、將來的屬性。
3.物與顏色的關系
弗孔喜歡室外,那里有童年最愉快的地方,繪畫中描繪的風景,寬闊的田野,花、草,還有外面晾的衣服,以及美麗的日落,這些風景構成他對世界最初的美好回憶,這些用彩色來表現,才能達到浪漫的記憶,顏色在影像上是無限接近事物的核心的,顏色與光線一起,創造了世界的效果。在《暑假》中,藍色的天空,清澈的水,白色的雪,綻放了每個人童年的燦爛與純真,《金色的房間》里的金色是佛教的象征色彩,對于西方人來說佛教是神秘的,而金色和佛教有著密切的聯系,并代表著佛教。金子又代表著財富,也代表著用不腐爛,是永恒的物質。《偶像與祭品》系列中,火光照在這些小孩的臉上,暖暖的火是欲望,也是對身體本身的摧殘,而與這些身體對應的是堅硬的石壁,寒冷的雪地以及大地,黃色的肉體與紅色的血對應著。這些對照好像是一種絕望情緒的表達。弗孔照片里的風景溫馨的感覺反映了人們對風景的視覺理解,要是沒有突出的色彩效果,其特點也是不容易被概括,不容易被傳達的。
弗孔仿佛是一個瀟灑的先知,輕輕跳上一朵飄在半空的云,也許帶著自己的痛苦無法釋然,也許清醒而冷靜地把早就理清的疑惑默默地留給世人。
作者簡介:陳筱夕(1993—),性別:女,民族:漢,籍貫:河北省石家莊市,作者單位:河北師范大學,當前職稱:學生,學歷:碩士,研究方向:視覺傳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