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以某養殖場患有豬流行性感冒的豬作為研究對象,采用中西醫結合治療的方式進行治療。在經過治療之后,患病豬的流行性感冒癥狀皆已消失。筆者認為中西醫結合治療豬流行性感冒的效果顯著,值得推廣使用。
關鍵詞:中醫;西醫;豬流行性感冒
中圖分類號:S858.28 文獻標志碼:C 文章編號:1001-0769(2017)12-0058-02
豬流行性感冒這一急性高度接觸性傳染病主要是由甲型流感病毒所造成的,經常會在豬群中發生,最顯著的特點是發病率高、發病急、傳播速度快、死亡率低等。該病毒對于環境有較弱的抵抗力,通常情況下只需要平常的消毒藥物就能將其殺死,為此人類很少會感染到豬流感病毒。
1 流行特點
不管是任何品種、性別或者是年齡的豬都會很容易受到流感病毒的影響,而該疾病的傳染源主要是帶毒豬和發病豬。豬流行性感冒發病具有一定的季節性,經常發生在天氣變化較大的季節,春秋、寒冬都屬于多發季節,并且發病趨勢大多是大區域流行或者是地方流行,有著極高的發病率,但死亡率較低。這一疾病傳播速度較為迅速,潛伏期大多1 d~7 d,病毒大多是在病豬支氣管滲出液、鼻汁、氣管等,傳播途徑主要是接觸傳播和呼吸道傳播。
2 臨床癥狀
豬流行性感冒大多是豬群突然發病,病情傳播速度十分快,病豬在2 d~3 d會出現呼吸困難、咳嗽、眼結膜發紅、厭食、體溫達到40 ℃~42 ℃、精神萎靡等癥狀。還有些病豬會出現陣發性咳嗽,并且眼睛和鼻子還會流出黏液性的分泌物,鼻分泌物有時候會帶血,氣管、鼻喉以及支氣管黏膜會充血,肺部則會呈現紫紅色或者是鮮牛肉樣,病變大多為心葉、實葉等位置出現不規則對稱。妊娠母豬如果受到感染還有可能會出現流產、產子減少等現象[1]。
3 診斷以及中西醫結合治療
3.1 臨床診斷
按照病豬發病情況、病理變化以及流行病學等情況進行綜合性分析,可以將病豬初步診斷為豬流行性感冒。采集病豬病變組織進行冰凍切片,然后進行免疫熒光檢測,可以在病豬肺泡上皮以及支氣管上發現流行性感冒病毒的陽性反應。
3.2 中西醫結合治療
豬流行性感冒并不存在特效治療藥物,所以臨床治療大多是采用對癥治療的方式。而本次研究則是采用中西醫結合治療的方式進行治療。
首先,對患病豬進行西藥治療。方法主要是:采用鹽酸嗎啉胍注射液作為抗病毒藥物對病豬進行肌肉注射,劑量控制為20 mg/kg~25 mg/kg,2次/d,需要連續注射2 d~3 d;安乃近注射液作為解熱鎮痛藥物對病豬進行肌肉注射,劑量為25 mg/kg~30 mg/kg,2次/d,連續注射2 d~3 d;對病豬進行繼發感染控制則可以使用青霉素鈉(或青霉素鉀)藥物,劑量為 4 IU/kg~5 IU/kg,也可以使用15 mg/kg~ 20 mg/kg的鏈霉素進行治療,2次/d,連續注射2 d~3 d。
之后,在西藥治療基礎上結合中藥療法對豬流行性感冒病豬進行治療,具體中藥治療可以采用以下幾種方式:(1)采用3 mL~6 mL的板藍根注射液對病豬進行肌肉注射,2次/d,需要連續注射3 d以上。(2)準備10 g板藍根、桔梗、麻黃,15 g甘草、薄荷、杏仁以及30 g石膏,諸藥加水煎服,1劑/d,需要連續服用2~3劑。(3)準備15 g紫蘇、土茯苓、菊花以及20 g 陳皮、柴胡、薄荷、防風,諸藥加水煎服, 1劑/d,需要連續服用2~3劑。(4)準備 24 g黃花、金銀花以及30 g野菊花,諸藥加水煎煮取汁500 mL,進行1次喂服用。(5)采用 6 g甘草,10 g北杏仁,12 g印花、連翹、桔梗、枇杷葉、菊花、桑葉,15 g生薏仁、葛根、蘆根,諸藥加水煎服,1劑/d,需要連續服用2~3劑[2]。(6)針灸治療,對病豬太陽、山根、尾尖、百會、鼻梁等穴位進行針灸,再配合后三里、天門、交巢以及蘇氣等穴位。
3.3 治療效果
所有患有豬流行性感冒的豬在經過中西醫結合治療之后的第2天,患豬臨床癥狀明顯減輕,也沒有出現新的發病豬案例,在此之后的第4 天,所有患病豬均已痊愈。此時,將用藥量減半,持續使用3 d,以此來鞏固療效,一個星期之后所有患病豬都沒有再次復發,豬群生長良好。
4 結語
綜上所述,豬流行性感冒可以采用中西醫結合的方式進行治療,以此來降低和避免豬群受到豬流行性感冒的影響。此外,豬場管理人員還需要加強對養殖豬群的管理,盡可能減少豬流行性感冒的發生,以此來保障養殖戶的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2篇,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