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國經過了近三十年的改革開放,經濟生活逐步與國際接軌,逐漸建立起了事業單位內部監督、政府監督和社會監督三位一體的內控監督體系,事業單位會計監督工作取得了長足的發展,但也存在了許多問題。
【關鍵詞】事業單位;內部控制;會計監督
一、事業單位會計內部控制出現的問題及原因
1.會計內部控制制度不科學。現在存在一種普遍現象,即事業單位的崗位責任制度不甚明晰,這其中也包括會計工作人員的崗位責任制度以及整個單位的財務管理體制,許多財務事項的運作管理流于形式,成為一紙空文,或者說沒有相應的具體的規章制度,僅僅是泛化的、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所謂規章制度,對于事業單位內部的會計內部控制起不到良好的管理規范作用。
2.執行力度較弱,獎懲機制不夠明顯。依然是上文所述,這樣久而久之,執行力就會慢慢下降,以領導為主體和方向指揮的事情會越來越多,只能讓執行流于形式,內部控制發揮不了作用。同時,內部控制也沒有良好的獎勵懲罰機制,對優秀工作者和優秀的工作團隊缺乏鼓勵,對辦事效率低下的個人和團隊的做法沒有相應的懲罰措施,導致內部控制的松散化程度更高。另外,單位會計機構的會計工作人員具有雙重身份,既是事業單位經濟方面的處理者,又是監督者,有權利必濫用,這樣長此以往,難免會毀壞原則,會計監督成為空談。
3.內部會計工作者不正之風盛行。無論是在國家法律法規的制定上還是在事業單位內部,都有專門面向會計群體制定的一系列規章制度。但是財會工作者并不是特別嚴格遵守這種規章制度,而是運用“私下的規章制度”。比如按照領導旨意行事,一切以領導的利益或者自己小群體的方便、利益為出發點做事等等。更嚴重的情況屬于違法犯罪行為,當今社會也并不少見,事業單位里也有這種情況,這樣的會計工作者要么伙同違法犯罪分子一起犯罪,要么自己利用職權進行犯罪,比如受賄做假賬等等。同時,在專業技能上也不積極進步,不主動提升自己的業務水平,缺乏向上的工作氛圍,在業務辦理時,將辦理人員分為三六九等,不按照規章制度辦事,為自己的親朋好友大開便利之門,對一般的人員態度較差。這些現象都是在事業單位的會計群體中比較明顯的,不正之風蔓延的直接后果就是單位財會辦事效率低下,內部控制松懈。
二、當前事業單位會計內控與監督弱化的原因
1.國家宏觀控制失靈是會計監督弱化的重要原因。國家監督是依靠制定法律、法規、制度來對會計實行宏觀控制,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新舊法規交替頻繁,形成新舊法規的“真空帶”,新的法規、制度不夠完善與健全,造成漏洞,使得違法行為有空可鉆,違法亂紀者有機可乘,一些違法亂紀者不惜鋌而走險,擾亂了國家經濟秩序。
2.社會監督不力是造成目前會計監督職能弱化的外部原因。我國的注冊會計師事務所,由于體制、執業標準、人員素質、執業環境等原因,使社會監督職能無法正常發揮,甚至有的會計師事務所為了自身的經濟利益,參與“制假”、“造假”,根本喪失監督職能。
3.單位會計機構難以發揮監督職能是導致會計監督弱化的直接原因。在單位中,會計人員既是單位經濟業務的處理者,又是會計監督的執行者,有時為了單位局部的利益,迫于各方面的壓力,不能堅持原則,不能實施有效的會計監督,妨礙了會計監督職能的發揮。
三、治理事業單位會計內部控制與監督弱化的思考
事業單位會計監督軟弱無力現象的產生,既有主觀方面的,也有客觀方面的;強化事業單位會計內控與監督已成為共識。
1.對單位負責人進行強化再教育,提高其責任意識
單位負責人,是指單位法定代表人或者法律、行政法規規定代表單位行使職權的主要負責人。2000年7月實施的“新”《會計法》,進一步明確了單位負責人是會計行為的責任主體。筆者認為,對每一獨立核算的事業法人的單位負責人,應當進行輪番培訓基本的專業常識,并嚴格考核、考試;首次培訓的課程可設置:《會計法》、《事業單位財務規則》、《事業單位會計準則》、《事業單位會計制度》、《會計職業道德》等法規制度的內容,以后每年強制培訓一次,內容可適當增加一些事業單位會計法規、制度修改、變動及新出臺的內容,以使事業單位負責人大致了解會計法規制度的內容,強化其支持會計人員工作的力度,提高其作為單位負責人的責任意識。
2.健全事業單位的內控監督機制,保證會計內控與監督效果
在事業單位中,由于會計人員不具有獨立地位,其利益關系依附于事業單位及領導,從而使其內部監督軟弱;解決的辦法就是消除事業單位的領導與會計人員之間的利益關系,由事業單位的舉辦機關或同級財政部門掌握事業單位會計人員的任免、升遷、獎懲,提高會計人員的獨立地位。
3.明確外部監督各方權責,加強政府綜合監督力度
審計、財政、稅務是代表政府利益的經濟監督部門,在執法中,應加大力度;為解決多頭監督問題,三部門要合理分工,各負其責,擰成“一股繩”。
4.完善事業單位會計內控監督體系,加強法規建設
(1)要加強立法,進一步明確事業單位會計監督在整個監督體系中的地位,科學界定會計監督的范圍與程序,保證監督工作落實。
(2)在會計監督工作中,要有強有力的措施保證會計人員的合法權益不受侵害,解決他們的后顧之憂,保證不出現“頂的住站不住,站的住頂不住”的局面。
(3)改變過去傳統的事后監督、會計檢查的監督模式,建立科學規范的事前預測、會計控制、檢查分析、總結評價的方法體系,進一步加強會計法制建設。學會計論壇
5.提高事業單位會計人員素質和職業道德水平
抓提高事業單位會計人員的業務素質;抓提高事業單位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水平。會計人員必須不斷更新知識,才能及時應對客觀環境的變化,準確把握政策的精神,切實貫徹相關的法律、法規、制度。
四、結語
事業單位的會計內部控制是事業單位會計系統改進的重點,在加強內部工作人員的專業技能的同時,加強管理調控,增強各個工作人員的集體意識、榮譽意識,在內部控制的管理上要以人為本,不論是普通工作者還是管理者,都要緊張起來,逐漸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圍,為內部控制的順利進展做貢獻。
參考文獻:
[1]崔惠芹.淺議行政事業單位會計內部控制制度建設[J].中國農業會計,2010(2)
[2]董良科.事業單位會計內部控制策略分析[J].現代商貿工業,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