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來,中央和地方政府加大了解決農村人口飲水不安全問題的力度,建成了一大批農村飲水安全工程。但是,在實際的管理過程中缺乏必要的長效管理機制,因此在實際管理過程中,應該結合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的特點,找出該安全工程在運行及管理中存在的弊端,積極采取各種有效措施來應對,從而建立健全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管理體系,保障村民飲水安全。文章就此進行分析。
【關鍵詞】農村飲水安全工程;長效管理機制;措施
1、我國農村飲水工程類型
1.1分散供水工程
分散供水是在一些發展較為落后的村落最普遍的方式,尤其是在一些山區,人口密度低,地形復雜,農民飲水主要靠水井取水。這種方式可以在地理位置偏僻的貧困地區很好的解決農民吃水問題,但是,這種供水方式過于簡陋,水質沒有通過檢測也沒有凈水處理環節,水中的細菌寄生蟲等有害物質很有可能引發疾病。所以分散供水方式的安全工程建設要重點突出飲水安全問題。
1.2集中供水工程
集中供水是我國目前最普遍的供水方式,這種供水方式為國內90%以上的人口提供了飲水和日常用水,集中供水方式系統高效,一個供水網絡可以覆蓋整個城市及其周邊鄉鎮村莊。集中供水工程可靠性高,有完整的配套服務體系和先進的飲水處理裝置,能夠保證人民飲水健康。
2、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管理機制中存在的問題
2.1維護成本問題
當前在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的運行管理上都需要投入大量的成本,各項環節中都需要一定的資金支出。而許多村民自身沒有形成飲水安全責任意識與有償服務意識,再加上一些地區的農村經濟條件有限,導致部分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在實際運行及管理維護中的付出和回報不成正比,且有一定落差,使得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在管理與維護工作中出現了惡性循環。
2.2水質檢測問題
第一,部分省市區水資源相對匱乏,縣以下的農村水環境惡化趨勢十分明顯,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水資源保護的難度。第二,設立在農村的水廠處理設施落后,規模較小,據調查部分農村所采用的集中供水的飲水工程設施簡陋且幾乎沒有完全配套的消毒設備。而分散式供水工程基本上是戶管和聯戶管,缺少相應的水處理設施。第三,部分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管理機制中缺少專業的水質監測人員及設備,導致不能在較短時間內進行一次監測。與此同時,大部分農村也沒有建立完善的水質檢驗實驗室,甚至有些地區還沒有建立,嚴重阻礙了農村水質的日常監測。
2.3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管理機制問題
在農村現行飲水安全工程管理機制上,都存在著主權、管護及產權之間的復雜關系,其單一的管理結構模式已經無法滿足新形勢下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的實際運行需要,從而出現了管理體系不規范、管理制度落后以及管理機制不靈活的問題發生,這些都是引發農村飲水安全工程一系列管理問題的源頭。
3、建立農村飲水安全工程長效管理機制的有效對策
3.1制訂規章制度,實施規范化管理
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的特點是規模小,數量多,管理起來確實存在很多的不便之處,在很多農村地區管理供水系統的人員有的只有一個或兩個的人員。所以,要想實現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的長效管理機制必須從建立統一的管理規章開始。將農村飲水安全管理辦法以文件的形式統一起來,對飲水安全管理方法進行細化,明確管理內容和責任歸屬。對缺少管理人員的地區要培訓專門的管理人才,每個農村供水系統還要有專門的維護維修人員,以此來應對農村飲水安全工程中可能出現的技術和管理上的問題。
3.2建立水質檢測系統
水質監測是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的重點內容之一,也是實現其長效管理機制必不可少的任務。當前大多數農村地區的供水系統沒有專門的水質檢測系統,很多時候都是出現水源污染事故之后才進行水質檢測,無法保證廣大農村人民的生命健康。水質檢測系統的建設需要大量的資金和人才支持,所以政府要發揮職能,保證農村水質檢測系統的順利建設。要實現水質的實時監測,如果飲水杯污染,應在第一時間做出應急處理措施,以保證不影響村民的飲水健康。
3.3強化各部門的監督、管理作用
除了各農村的飲水安全工程管理崗位建設以外,工程的上級部門也要做好監督工作。鄉鎮一級要設立專門的水質監督部門,定期到各村子飲水安全工程進行檢查監督,還要儲備一定的專業技術人員,在農村出現飲水安全問題時能夠及時下村進行技術指導。縣市一級也要有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監督管理部門,統籌管理全市的飲水工程,以應對突發的大規模飲水安全事故。
3.4加強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管理及運行宣傳
在農村各地進一步加大飲水安全工程的宣傳工作力度,為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的管理及運行營造出良好的輿論空間及社會空間。充分地借助電視、廣播等媒介,深入地宣傳農村飲水安全的重要性,呼吁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與支持,積極號召全縣農村地區村民與城市居民共同參與到飲水安全工程的建設和運行管理,以此來促使全社會共同來關心飲水安全、以及維護飲水安全。
3.5合理地確定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的水價
縣級相關部門應該對全縣各鄉鎮農村地區飲水安全工程水價實行科學的合理制定,制定原則是既要確保飲水工程擁有合理的運行管理經費,又要切實地考慮到貧困地區農民的實際經濟收入,要保證飲水價格這一杠桿對節約用水具有一定的調節作用;在農村各地廣泛的推行水價、水量以及水費計收公開制度,從而保障農民群眾都能喝上放心水、用上干凈水。
綜上所述,飲水安全工程要建立起系統的水質檢測部門,實現實時的農村水質監測,制定合理的用水價格,培訓高素質的管理人才,強化管理部門的監督。通過這些手段可以有效推進我國農村飲水安全工程長效管理機制的建設。
參考文獻:
[1]孫發榮.長效管理機制在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的應用[A].云南省水利學會.云南省水利學會2016年度學術年會論文集[C].云南省水利學會:,2016:4.
[2]嚴登鵬.淺談農村安全飲水工程運行管理模式[J].科技與創新,2016,(19):62+64.
[3]安華.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管理長效機制的研究[J].中國農業信息,2016,(07):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