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農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發展的基礎,而水利灌溉工程的建設是農業發展中的重點。本文闡述了農田水利灌溉工程中存在的問題,分析了提高農田水利灌溉質量的有效措施。
【關鍵詞】農田水利;灌溉質量;有效措施
水利灌溉工程的建設直接影響著我國水利產業的正常發展,而水利產業的發展關系到我國的國民經濟建設與發展,水利灌溉工程的正常運作也關系著國家和人民的切身利益。因此,應充分彰顯工程建設的實際效用,不辜負國家的期望,用人民的資金為人民辦實事、辦好事,為我國的經濟與社會建設貢獻力量。
一、農田水利灌溉技術的概述
農田水利灌溉在日常的農業生產活動中起著重要的作用,農田水利灌溉技術改善了水資源分布不均的問題,改善了農田缺水的情況,防治旱澇災害,改善農業技術,確保農業穩產高產。農田水利灌溉技術在農村大規模的使用,為我國的農業做出了重大的貢獻。特別是在水資源匱乏的地區,使用最多。因南北方的分布偏差較重,目前的水污染嚴重。因此,應將水資源充分、合理的利用起來,不能造成浪費,應在灌溉方面注意節約用水,這樣才能科學合理的灌溉。
二、農田水利灌溉工程中存在的問題
1、管理體制不完善。目前,我國水利灌溉的管理方式仍是傳統的經濟管理形式,除了項目安全管理、防止洪澇、抵抗干旱、收取水費等,在其他方面沒有改革發展,沒有形成完善的水利灌溉管理體制。每一個項目建設實現后,管理機構沒有將本身當做一個真實的市場整體,而是繼續使用傳統的管理體制,沒有把水利和市場經濟結合在一起。
2、缺乏有效監管。我國農田水利灌溉發展歷史悠久,但在灌溉質量方面卻飽受爭議,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1)水利工程不合格,不利于灌溉功能的有效發揮,也可能存在安全隱患。2)溝渠情況堪憂。在我國的許多地方,仍采用土質溝渠灌溉,泥沙淤積、破損情況嚴重,又沒有及時組織搶修,使許多溝渠不能充分發揮出灌溉的價值。3)農田的灌溉缺乏一定的規劃,沒有從科學的角度確定灌溉的時間、水量等,這對農作物的生長反而起到了消極的作用。
3、費用管理制度不科學、不合理。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水利灌溉工程管理費用大幅度提高,因管理制度上的不科學、不合理,造成灌溉收取費用偏低。同時,收取水費過程中效率不高,基層人員費用不能及時收取,甚至拖欠,少數的費用被挪用,嚴重制約了水利灌溉的可持續發展。由于基層管理人員的薪酬不均衡,造成灌區基層人員渙散,嚴重制約了水利灌溉工程效益的正常發揮。
4、管理力度不夠,運行困難。在農田水利工程管理中,一直存在著產權不明確,責任不清,運行困難。農田水利基本上是依靠鄉鎮水利服務站進行管理,隨著改革的深入,這一形式被撤銷,導致管理問題重重,工程無法正常運轉,影響工程效益。
三、提高農田水利灌溉質量的有效措施
1、加大資金投入,加強水利灌溉體制改革。要實現我國農田水利灌溉質量的有效提高,首先要針對現有農田水利灌溉管理體制中的缺陷進行完善,改變傳統不合理的制度,結合新時期農業經濟與農業生產技術發展的實際,制定一套新的科學、健全的水利灌溉管理制度體系,為我國農田水利灌溉管理提供必要、科學的理論指導依據。同時,為突破農田水利工程設施建設的瓶頸,國家還應通過加大補貼投入,利用政策引導社會籌集資金,以及鼓勵有條件的農民個人或集體自主集資承包小型水利工程設施等方式,彌補當前農田水利工程設施建設的資金缺口,促進農田水利工程相關配套設施的建設,完善農田水利灌溉的基礎硬件體系,并通過對產權的明晰,對水價體制的變革,對管理模式的優化,全面提高灌溉管理的水平與質量,進而有效提高農田水利灌溉的總體質量。
2、明確水利管理單位供水、節水雙重職責。作為水利管理單位,在節水上應主動承擔起應有的責任,并且主管部門要根據節水量和供水量這兩個指標,對水利管理單位的工作進行有效的考核。因水資源的分布會由于地域不同而產生差異,對于農作物來說,也會因需水量的不同而產生變化。因此,作為水利管理單位,必須合理配置水資源,做好供水設計方案,只有這樣,才能有效地滿足農業發展的需要。此外,水利單位在做好水資源調配的情況下,還應加強對水庫和渠道的建設,對主渠道要根據相應的規章制度來進行水泥的襯砌,對支渠要大量引用水泥管道和各類低壓管道,這樣才能達到完善引水系統和抽水系統的建設,從而有效的提高渠道灌溉的力度,達到節水灌溉的目的。
3、加強節水灌溉工程建設。對增加節水灌溉項目的目標,人們應積極貫徹執行,由于其是促進農村發展,增加節水灌溉建設實施的基本要求,其主要是利用科學的技術和先進的管理制度,有效地進行現代化的節水灌溉和高效種植,若節水灌溉技術能有效的推廣,并加強節水灌溉項目的貫徹落實,就能及時對農作物進行灌溉,這樣能有效地對農作物的產量進行增長,而且對農作物品質的提高也有積極的作用,可促進農村的經濟發展,讓農業產品具有更好的競爭力,促進農村地區的農貿產品迅速銷售出去。
4、推廣水利節水灌溉技術。認真貫徹落實水利節水灌溉技術,使水利服務和設計部門充分利用目前有利時機,加快對將建水利工程的踏查設計和已建水利工程的檢修等工作,確保水利工程在備春耕生產中發揮作用。此外,要不斷的探索現有的生產潛力,發展優質高效經濟作物,采取綜合節水措施,減少灌溉用水損失,提高水的有效利用率,以此達到降低水費成本,減輕農民財政負擔的目的。推廣節水灌溉技術是在原有的基礎上,對灌區進行有效的改造,制訂科學合理的農業生產灌溉用水計劃。
四、結語
農田水利工程的建設是我國農業經濟發展的必要基礎,灌溉用水是農業生產中用水量最大的環節,我國傳統的農業生產模式相對較為粗放,在灌溉方面缺乏節水意識,經常導致灌溉水資源利用效率低,浪費現象嚴重,灌溉質量也得不到保障,加之用水管理方面存在漏洞,總體導致了我國目前在農田水利灌溉質量方面相對并不理想,所以應找到提高農田水利灌溉質量的有效措施來予以解決。
參考文獻:
[1]張振元.探討提高農田水利灌溉質量的有效措施[J].民營科技,2016.
[2]王建峰.推廣節水灌溉技術促進農業生產發展[J].農業科技,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