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灌漿技術是水庫施工處理的重要技術,其施工水平高低將直接影響水庫的建設質量。基于此,本文主要探討了灌漿施工技術在水庫施工中的應用。
【關鍵詞】灌漿施工技術;水庫施工;應用
1、前言
當前國內適合建設水庫的地基不多,基礎的灌漿施工技術的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決水庫的地基問題。水庫對防滲水功能要求十分的苛刻,在水庫的建設初期一定要慎重的對地基進行防滲水等方面的處理,基礎的灌漿施工技術在整個水庫的建設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2、灌漿施工技術概述
2.1灌漿施工技術原理
灌漿施工技術多應用在水庫中的除險加固工作,它的原理就是在水庫壩基的建設之時,可以借用壓力把粘土漿打進到堆石體里面,在對堆石體的間隙進行施工填充,在填充的過程中增強壩基的穩固性能。使用灌漿施工的方法是水庫除險加固工程重要方式,就是由于堆石體的穩定性不強結構不穩,使用灌漿施工的技術在水庫施工中可以保證水庫壩基的穩定和安全。
2.2灌漿施工的作用
①固化作用。水泥等材料可以與其他材料發生化學反應,比如水泥可以和松軟的材料,如地下土層中的粘土發生某種化學反應,產生“類巖體”,比水泥和黏土更加堅硬,具有明顯的固化作用。②壓密的作用。把漿液壓入堆石體中時,會對地層造成一定程度上的擠壓作用,在稍微細小的縫隙中注入漿液,通過壓縮作用,使縫隙和裂縫得到擠密,保證了地層的充實性和力學性。③填充作用。把漿液壓入堆石體中后,可以起到填充地層的裂縫的作用,更加能夠快速的的阻斷水流,以便增強地層的密實性。④粘合功能。因為漿液具有凝膠性,它具有粘合功能可以將松垮的將要脫落的建筑物的空隙或者裂縫重新粘合起來,而且可以改善它的承載力。
3、灌漿施工技術在水庫施工中的應用
碧流河水庫工程位于新疆奇臺縣碧流河鄉境內,壩址地理位置:東經89°34′,北緯43°38′。是碧流河干流上的控制性工程,其主要任務是以灌溉供水為主,結合防洪、生活及工業供水。是一座具有綜合利用任務的水利工程。工程距奇臺縣55km,交通條件良好。碧流河水庫的修建將基本消除洪水的危害,通過水庫的蓄洪削峰作用,在下游形成安全泄量,使下游防洪對象的標準提高到10年一遇,減輕防洪負擔,也使碧流河流域各族人民生命財產和生產生活安全得到保障。
3.1防滲體建基面高程的確定
水庫河床覆蓋層厚10~12m,左岸壩肩大多基巖裸露,僅在高程1738~1762m之間,表層有厚1~2m厚的碎石土或風積粉土。右岸河床陡砍基巖裸露,岸坡近直立,在高程1676~1730m和1752~1762.5m之間,表層有厚2~6m左右的坡積碎石土和風積粉土,其結構較松散。巖體強風化層厚約5~6m,最大8m,弱風化帶厚15~18m。河床及兩岸岸坡心墻底部及上、下游過渡料寬度范圍內均開挖至弱風化巖頂面。在心墻與基巖面結合處澆混凝土基座,心墻底部至高程1674m基座寬6.0m,厚0.7m,高程1674m以上基座寬4.0m,厚0.6m,河床基座上游預留寬度1.0m,下游預留寬度4.0m,用于施工期的排水及交通要求,基座底部進行固結灌漿與帷幕灌漿。
3.2壩殼壩基處理
河床壩基河床寬15m,河水高程約1672.3m,河床高程1671.4m左右,主流偏右側。河床砂卵礫石厚度10~12m,滲透系數k=8.3×10-2cm/s,屬強透水,干密度2.08g/cm3。左岸大多基巖裸露,僅在高程1738~1762m之間,表層有厚1~2m厚的碎石土或風積粉土。右岸河床陡砍基巖裸露,岸坡近直立,在高程1676~1730m和1752~1762.5m之間,表層有厚2~6m左右的坡積碎石土和風積粉土,其結構較松散。
河床壩殼壩基清除2.0m的砂礫石覆蓋層,進行清理推平后,采用震動碾碾壓夯實,要達到壩體填筑密度,碾壓完成后要求相對密度不小于0.85;左右岸兩岸岸坡要求清除2m的覆蓋層,并清除壩坡全部坡積物和部分形成倒坡或陡峭的巖石及臨空的塊石,使壩殼置于較平順整齊的基巖上,岸坡削坡坡比按不陡于1:0.75控制,進行壩體填筑時,邊角部分應采用人工回填砂礫石夯板進行夯實。
3.3壩基防滲設計
(1)卵礫石層的防滲帷幕灌漿技術分析
在進行水庫工程施工的時候,該技術選用的混合漿主要是由黏土和水泥混合而成的,一般在灌注作業的時候運用打管灌漿、循環鉆灌閥跟管灌漿、套閥式灌漿等方式。目前在防滲加固和勘探中這項灌漿技術屬于一項非常重要的補充方式。在施工之前應該對施工現場的水文地質資料進行充分的收集,平整施工長度,準備好輸漿系統、制漿系統、注漿機、鉆機、壓空機等設備,并選擇典型地段進行試驗性灌漿。在卵礫石破碎吸漿時,進行自上而下的灌漿,之后進行36-48小時的待凝,最后進行掃孔。
(2)填充灌漿技術分析
在該技術中常用的填充材料為礫石、水泥和粗砂,在對材料進行選擇的時候必須要對礫石的大小予以高度重視。如果使用礫石情況沒有改善,那么可以采用粘稠度更高的水泥,水泥灌漿的主要材料為砂土礫石的混合物或者單純的砂土礫石。在具體的配料過程中,施工人員要對配料的數量和材料進行靈活運用。灌漿時可以使用硅酸鹽水泥、普通硅酸鹽水泥,使用強度為32.5的水泥進行充填灌漿,并對灌漿水泥的細度和強度進行定期測查,避免使用存放過久或受潮的水泥。(3)模袋灌漿
在進行模袋灌漿施工的時候選擇的模袋應具有較高的耐磨能力,普通的模袋主要組成材料就是聚丙烯和尼龍等。將水泥和砂漿放置在模袋中,水分在模袋的擠壓作用下會開始不斷地流失,直到最后模袋中會有砂土和水泥被剩下,這樣就加速了砂漿的凝結時間,使水泥砂漿的含漿量減少。由于受到了模袋的束縛作用,袋中的砂土更不易流失,能更好的發揮溶度阻塞作用。
4、結語
綜上所述,在水庫工程建設期間,要進一步地提高工程施工的質量,確保水庫壩基的平整性,采用灌漿施工技術對基礎工程的建設具有現實的意義。因此,相關水庫工程建筑部門應該加強對灌漿施工技術的應用與研究,從而不斷提高自身的施工技術與施工質量。
參考文獻:
[1]張美紅.灌漿施工技術在水利工程中的應用[J].黑龍江科學,2015(3).
[2]黃寧新.淺論水利工程基礎灌漿施工技術[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