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社會的發展加快,水利工程也取得較為顯著的成就,對水資源進行了有效的利用,促進了國民經濟的發展與進步,改善了人們的生活狀況。同時,水利工程也有一定程度的負面影響 ,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對環境的影響,本文詳細介紹了水利工程建設施工對環境造成影響的各種因素和破壞程度及由此產生的一系列后果,針對各種問題,提出水利工程施工對環境影響的對策。
【關鍵詞】水利工程;施工;環境;影響;措施
水利工程項目,是由中央政府或地方政府投資興建的用于控制和調配自然界的地表水和地下水以除害興利而修建的工程以及配套設施和附屬工程。水利工程是為了控制和調配自然界的地表水和地下水,達到水資源在時間上和地域上的合理分配,達到興利除害目的而修建的綜合性工程,它的建設將會對社會發展和國民經濟產生重大影響。但在工程建設能夠對經濟、社會、環境的各方面產生有利影響的同時,工程建設對周邊環境和生態平衡產生一定的不利影響,給周圍居民的生產、生活帶來不便。因此,水利工程施工的參建單位應該牢固樹立人與自然和諧的理念,切實做好工程施工過程中的環境保護管理工作,并在工程的施工過程中將其作為一項重要任務加以考慮。
一、水利工程施工對環境的影響
1、水利工程施工造成水污染
施工期水質污染主要是施工和生活污水大量排放造成地表水污染甚至地下水污染 例如在施工設備的使用和維護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含油污水。如果這部分含油污水未經適當處理或未經處理排入河道,將對河流水質產生質的影響。在混凝土施工過程中,特別是在大體積混凝土澆筑,壩體灌漿,骨料清理等不當處理中,會產生大量的廢物,污水,一旦這些廢物進入河流,將使河水水質發生變化。
2、水利工程施工造成大氣污染
水利建設對大氣環境的影響主要是在施工和機械作業過程中,各種車輛排放的大量廢氣和大量粉塵,施工用建筑材料(主要包括水泥,砂石骨料等)運輸和石材運行過程中產生的揚塵,由于車輛顛簸或道路揚塵,所有這些空氣質量的影響因素都會對附近的人甚至附近的作物產生不利影響。
3、水利工程施工造成固體物和粉塵污染
在水利工程施工過程中,施工人員產生的大量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以及粉土建筑材料如土石方,粉煤灰,水泥等運輸過程中產生的懸浮物將被丟棄。如果處理不當,會對大氣環境和水環境造成二次污染,這將對周圍的居民和環境造成不利影響。
4、水利工程施工造成噪聲污染
施工過程中的噪聲影響主要是機械設備噪聲、車輛運行噪聲、施工噪聲等造成的。其中,影響最大的是施工機械噪聲,如挖掘機械時挖掘機械產生的噪聲,混凝土拌合過程中的混凝土噪聲、爆破噪聲等。
二、水利工程施工對環境影響的有效防治措施
1、水利工程施工對水污染的有效防治措施
根據國家有關水資源保護標準,控制排入水體的污染物總量和污水和廢水的濃度,采取加工清理碎石骨料、混凝土養護、化學灌漿、機械廢物等措施,處理施工企業污水和生活污水,防止污水直接排放,確保飲用水衛生,施工人員生活污水經化糞池處理后才能排放,施工機械檢修沖洗廢水經隔油沉淀處理后用于噴灑道路及施工場地。
2、水利工程施工對大氣污染的有效防治措施
施工期的空氣污染主要是粉塵、煤燃燒造成的大氣污染等,主要是加強施工管理和施工作業調控,并配置必要的除塵設施。水泥,粉煤灰運輸和裝卸保持良好的密封狀態,所有出口配置袋式過濾器,并定期對其密封性能進行檢查和維修;混凝土拌和站安裝除塵器,在拌和站生產過程中,除塵設施同時運轉使用;場內施工道路保持路面平整,排水暢通,施工運輸盡可能防止砂石、混凝土、石渣等撒落并安排專人及時進行清掃,配備專用灑水車,定時灑水抑塵;石方開挖采用濕法造孔,合理控制藥量,爆破采用水封濕法作業,開挖產生的塵煙要極時噴灑水霧降塵;對施工機械設備及施工車輛進行妥善管理和及時檢修;對施工生產、生活區進行綠化美化。
3、水利工程施工對固體物和粉塵污染的有效防治措施
按照批準的棄渣規劃有序地堆放和利用棄渣,防止廢水進入河溝,降低水道的排放能力。結合土地復墾和修路,減少對耕地和河流的占用;防止有毒有害成分污染水體;采取一切措施,防止運輸車輛在施工道路和施工區域撒砂、混凝土等,現場安排專人及時清掃;應當對施工人員生活垃圾進行包裝,并及時清理垃圾填埋場附近的施工區進行垃圾填埋處理,做好健康保護工作。
4、水利工程施工對噪聲污染的有效防治措施
施工期噪聲主要來自施工運輸車輛和施工機械,施工時間和地點要合理安排。施工運輸車輛在穿越露營區等敏感區域時,夜間需要減速并嚴禁鳴笛;或采取一定的安裝施工設備的消聲器,隔音材料、隔音襯里、棚舍等降噪措施,以減少震源強度;隨時對供氣管道進行檢查,發現跑、冒現象及時進行封堵,杜絕;大爆破采用微差分段爆破,降低瞬間起爆藥量,降低爆破聲量。
5、水土流失防治措施
根據工程設計和合同要求,采取工程或生物保護措施,防止邊坡不穩定、滑坡、塌方或水土流失;合理設置土方臨時排水系統,對施工現場的臨時排水系統進行充填挖掘,應及時分流雨水,減少雨水對邊坡開挖的沖擊和填方面侵蝕;填方邊坡應及時壓實,邊坡綠化;合理確定借土位置,合理開采砂石場,注意棄場棄土分離處理;盡可能使用多余的土壤。當堆砌高度較高時不應進行護面設計并應設擋土構造物以免將來發生坍塌;盡量避免在工地內造成不必要的生態環境破壞。在工程施工期間不亂砍、濫伐林木,盡量不破壞草灌等植被,并選擇適宜本地區栽植的植物,進行生態護岸、草皮護坡,保持工程與周邊生態環境的協調,盡量減免工程施工對水域生態環境的影響。
三、結束語
總之,在水利建設中,從規劃設計到施工,我們總是能夠認識并采取相應的措施來保護生態環境。但水利建設與生態環境的協調是一個極其復雜的綜合問題,需要在實踐中進一步探索。只有建設者明白遵循自然規律的重要性,才能將水利工程建設成為造福子孫后代的生態工程。
參考文獻:
[1]梁福榮;水利工程建設對環境影響的成因與對策[J];山西科技報;2012
[2]胡淑娟;陳巧云;;水利水電工程對環境影響的補救措施探析[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1年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