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主要針對阜蒙縣進行研究,農村飲水安全建設工作過程中需要結合當地實際情況,科學謀劃,因地制宜的建設飲水安全工程,通過確立產權歸屬、落實管理養護責任、完善價格控制機制,有效提升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的管理水平。
【關鍵詞】飲水安全;工程管理;問題;解決措施
引言
農村飲水安全問題已經上升為社會和諧建設的重點問題之一。如何從根本上提高農村飲水安全工程,使其高效率的發揮出最大功能,并成為國家及地方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管理者所共同關注的焦點。因此在實際管理過程中,應該結合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的特點,找出該安全工程在運行及管理中存在的弊端,積極采取各種有效措施來應對,從而建立健全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管理體系,保障村民飲水安全。
1、地理位置程概述
阜蒙縣位于遼寧省西北部,地理位置位于東經121°01′-122°06′,北緯41°06′-42°34′。東西長114公里,南北寬83.2公里。國道101線,省道204、205、314、211線及錦阜高速公路從我縣通過,各項目交通較為便利。項目區屬半干旱地區,四季分明,雨熱同期,屬于半干旱與半濕潤過渡區。光照充足,有利農作物生長。降水時空分布不均,冬季嚴寒少雪,夏季炎熱少雨,常有干旱、冰雹、大風、暴雨、霜凍等不利天氣。多年平均氣溫7.4℃,多年平均無霜期為144天,多年平均日照時數為2862小時。
2、建設農村飲水工程的意義
農村飲水工程是農民抗御自然災害,改善農業生產、農民生活、農村生態環境的基礎設施,是促進農業增產、農民增收的物質保障條件,具有較強的基礎性、公益性。近年來,阜蒙縣一直將解決農村飲水問題列入全縣的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在農村飲水工作的實踐中積累了比較豐富的經驗,在建設、管理等方面為進一步解決農村飲水安全問題創造了條件,形成了較為成熟的、適合不同地區、不同水源條件的集中式、分散式供水工程技術模式,為做好農村飲水安全工作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保障。
3、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的分析
3.1提高對水源保護
保障飲水安全,首先要保護好飲用水源。要按照《飲用水水源保護區污染防治管理規定》的要求,劃定供水水源保護區,加強水源地周邊環境的保護,防止污染,防止超采地下水造成飲用水源水量不足,更要防止串采不良含水層的水,造成飲用水中氟砷等有害物質超標,要采取有效措施,保護好飲用水源。1水源井的防護范圍,應根據水文地質條件、附近地區的衛生狀況進行確定。在集中供水中,水源井的影響半徑范圍內,不得使用工業廢水或生活污水灌溉和施用持久性劇毒的農藥,不得修滲水廁所、滲水坑、堆放廢渣或鋪設污水渠道,并不得從事破壞深層土層的活動;分散式給水水源的衛生防護地帶,水井周圍30m的范圍內,不得設置滲水廁所、滲水坑、糞坑、垃圾堆和廢渣堆等污染源。2雨季應及時疏導地表積水,防止積水入滲和漫溢到井內。3地下水資源匱乏地區,開采深層地下水的水源井應保證生活用水,不宜用于農業灌溉。4任何單位和個人在水源保護區內進行建設活動,應征得供水單位的同意和水行政主管部門的批準。
3.2加大資金的投入力度
目前,政府已經充分意識到了農村安全飲水工程的重要性,因此,也加大了這方面的資金投入,使得項目建設速度有所提高。特別是建設過程中,各部門充分發揮自身的作用,積極征取上級資金,用于安全飲水工程的建設,使得工程建設的設備有所改善,促進了安全飲水項目工程質量水平的穩步提升。
3.3提高水質監測及措施
建立社會化的水質檢測服務體系,對供水水質進行監測、提供水質檢測服務,完善供水水質保障體系。對適度規模的水廠要設化驗室,做好水質的常規檢測。
在農村供水工程中,大部分采取的供水基本上都是水源井,沒有凈水設施,極意在輸送過程中受到污染,水質檢測尤為重要。為杜絕隱患,農村供水工程必須做到按時對水質進行檢測,一旦發現超標問題,應立即解決。有條件的最好能上化驗設備自行監測,這樣既方便快捷,又可以減少成本支出,保證人們吃水的安全。
3.4對飲水工程的管網進行改造
農村飲水管理中,首先要解決的問題就是如何做好管網的鋪設改造。有些自來水工程由于年限太久,因缺乏資金,供水設施得不到維修,就會出現跑、冒、滴、漏現象,造成水源浪費,無形之中成本增加,致使有些地勢較高用戶有時供不上水,水費收不上來,針對這一問題,各鄉鎮水利站通過多方籌集資金,改造了管網,采用用水大戶專設管網,分散居民戶定時供水的方法從而保證了居民戶吃水,使收費工作得到順利開展。
3.5廣泛宣傳,提高人們的節水意識
在中國水周,世界水日及平時,利用標語、橫幅、宣傳畫等通俗易懂的形式,廣泛進行宣傳,在宣傳水的作用、水和人類密切關系的同時,更要著重于宣傳水資源的緊張狀況,讓人們意識到節約用水勢在必行,使節約用水光榮,浪費水可恥成為每個人的自覺行動。
3.6積極協作,相互配合影響
農村飲用水水質的因素非常多,水利、環保、衛生部門等都會對水質安全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所以要積極協作,通過相互配合來提高飲水安全管理質量。水利部門,負責農村飲安全水工程項目前期工作文件編制審查等工作、組織指導項目的實施及運行管理,指導飲用水水源保護。環保部門,督促地方把農村飲水水源地污染防治作為重點流域水污染防治、地下水污染防治、江河湖泊生態環境保護項目以及農村環境綜合整治政策實施的重點優先安排,統籌解決污染地下水質改善問題;衛生部門,負責提出地氟病、血吸蟲疫區及其他涉水重病區等需要解決飲水安全問題的范圍,有針對性地開展衛生學評價和項目建成后的水質監測等工作,加強衛生監督;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的管理工作要與相關聯的部門進行深度合作,加強水體污染的預防,為飲水工程后續的處理奠定良好的基礎。
結語
總之,農村飲水安全工程是大型的利民惠民工程,可以有效解決農村居民的飲水安全問題,加大對該工程的建設和管理,切實解決建設施工和管理中出現的各種問題,保證工程的整體質量,以便更好地為人們提供充足穩定優質的水資源,便于人們放心飲用,提高農民的健康水平,推動我國社會穩定高效向前邁進。
參考文獻:
[1]楊忠祖.如何做好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的建設管理工作[J].自然科學:文摘版,2016.
[2]楊樹生,郝志香,王建波.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與管理問題分析[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4.
[3]廖中華.農村飲水安全工程運行管理長效機制建設探析[J].飲水安全,201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