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遼寧省水資源管理集團認真履行省政府賦予集團防洪、供水調度等公益性任務,并結合企業發展需求確定了“一主四輔”的發展戰略,即供水為主業,能源、總承包、漁業、旅游為四個輔業,并結合該發展戰略制定了企業的十三五發展規劃,規劃中對如何通過“一主四輔”尤其是供水主業提高企業經營收入提出了發展要求,并明確了供水主業為發展重點,要利用集團自身優勢最大的水資源,從擴大原水市場占有優勢等方面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關鍵詞】供水規模;預期效益
一、集團現有供水現狀
(一)集團所屬供水工程簡介
集團供水工程包括遼西北供水工程、大伙房水庫輸水工程、平山供水工程以及大伙房、清河、柴河、湯河、觀音閣、參窩、石佛寺、白石、鬧德海9座水庫。管理機構包括遼西北、潤中、平山和9座水庫的12家水務子公司。其中:遼西北供水工程、大伙房水庫輸水工程和平山供水工程設計年供水能力38.83億立方米,9大水庫總庫容94.82億立方米,興利庫容52.77億立方米。
(二)供水覆蓋區域
集團的供水地區覆蓋我省除丹東以外的沈陽、大連、鞍山、撫順、本溪、錦州、營口、阜新、遼陽、鐵嶺、朝陽、盤錦、葫蘆島13個市域防洪及城市生活、工業、農業灌溉、葦田及生態供水任務。供水影響2500余萬人的生活用水,鞍鋼、本鋼、遼化、遼寧發電廠、鐵嶺電廠、清河發電廠等國有大型企業的生產用水,下游424.78萬畝水田灌溉用水、盤錦東郭、羊圈子和趙圈河三大葦場100萬畝葦田用水,以及水庫下游遼河干流、渾河、太子河、大凌河、大遼河等干支流的河道生態用水。
(三)供水現狀
2016年集團所屬水利工程全年供水量為34.61億立方米,其中:生活供水量13.89億立方米,工業供水量4.34億立方米,農業供水量16.25億立方米,生態供水量0.13億立方米。
2017年可完成供水39.32億立方米,其中計劃內供水33.79億立方米,包括:城市生活和工業供水量19億立方米,農業灌溉供水量14.79億立方米;計劃外供水5.53億立方米,包括:環境補水2.68億立方米,農業抗旱應急補水2.35億立方米,盤錦葦田供水0.50億立方米。
二、十九大報告提出的發展要求
黨的十九大報告作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等重大政治論斷,對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作出了全面部署。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貫徹新發展理念,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是跨越關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國發展的戰略目標,這就要求我們要主動適應新時代的變化,把握新時代的特征。同時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明確“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結合報告對經濟發展和創新發展所指明的發展方向以及提出的各種要求,需要集團繼續做好改革和發展工作,堅持服務生產經營不偏離,把提高企業效益、增強企業競爭實力、實現國有資產保值增值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在這里創新發展縣鄉城鎮供水市場就是提高水資源集團核心競爭力的一條途徑。
三、創新發展縣鄉城鎮供水市場,提高水資源集團核心競爭力
(一)供水規劃
一是全面保障水庫防洪調度安全、城鎮居民供水安全、農業糧食生產供水安全,協助有關部門改善河道內生態環境,促進實現公益性業務由政府購買服務的新機制。二是繼續深入開展水利工程調度的理論與實踐的創新研究,力爭到2020年實現防洪與供水科學統一調度,樞紐與調水工程聯合供水調度,到2022年進一步提升自動化、信息化調度水平,實現可視化、信息化管理模式,并開展智能化管理。三是構建完善的原水供水體系,完善后續工程建設,擴大原水掌控優勢,穩定省內市場,開發供水用戶,增大供水總量。四是逐步延長水務產業鏈的深度與廣度。借助遼西北供水二期一步工程建設有利條件,通過融資,采取控股、參股等方式,努力在2020年前,在受水地區開展1至2項凈水、污水業務,2022年前凈水、污水業務形成運營能力。
(二)工程措施
穩步推進遼西北供水重點工程的建設任務,2018年完成遼西北供水主體工程建設,實現全線貫通;到2020年,力爭完成遼西北供水二期一步工程12條支線的建設;到2022年,完成遼西北二期一步剩余支線工程建設。做好大伙房水庫輸水工程盤錦應急供水工程、大連抗旱應急工程的收尾建設建設,力爭遼西北供水內蒙地區支線工程盡早開工。在恢復水庫功能方面要啟動并力爭完成葠窩水庫除險加固主體工程建設。積極推進南線供水工程的前期工作,在不斷完善構建全省水資源體系的同時,為持續擴大集團水務業務在省內的原水掌控力及市場占有優勢奠定基礎。
(三)供水規模
根據省水利廳或松遼委批準的取水許可量進行供水,對于未辦理取水許可證的供水工程按設計供水量計算。總設計供水量為68.03億立方米。其中,城市生活及工業供水47.46億立方米,農業灌溉供水15.38億立方米,生態供水5.19億立方米。
集團將著力構建完善的原水供水體系,積極開拓縣鄉城鎮供水市場,繼續擴大原水掌控優勢,穩定省內市場,并增大供水總量。規劃至2020年,原水年供給達到29個供水市縣,水量達到38.3億立方米,至2022年供給市縣達到31個,水量達到40.3億立方米,并實現向域外供水目標。
(四)預期效益
一是通過科學調度集團所屬水庫和調水工程可保證全省13個市、3000多萬人民、1.80萬億財產和1500多萬畝農田的防洪安全和供水安全,其中集團水庫供水灌區面積占全省水田面積的50%以上,保障農業供水安全將有效保障全省的糧食生產安全,為經濟發展提供有力保障,開展生態環境補水工程將有效的改善河道水質及生態環境,符合十九大報告提出的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新中國”的發展愿景。二是積極拓展城鄉供水,擴大原水市場,有助于提高集團的供水量和供水收入,力爭年均水費收入增幅達到4%,到2020年水務板塊收入力爭達到20億元以上,到2022年達到23.5億元。
面對十九大報告對經濟發展和創新發展提出的要求,水資源集團以穩增長、調結構,拓寬發展,落實“一主四輔”戰略為手段,通過建設和運營省屬大型防洪供水工程延伸水務產業鏈條,積極開拓縣鄉城鎮供水市場,可以提高集團的供水保障能力,進而為遼寧經濟發展提供防洪安全和水資源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