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我國社會飛速發展社會經濟不斷提升的帶動下,我國水利工程實現了進一步的發展,:水利建設是一項民生工程,關系著國家的經濟建設和百姓生活福祉。中國歷來重視水利水電建設,古有都江堰、南北大運河,今有三峽工程、葛洲壩等水利水電設施。 在取得成就的同時,我們也應該注意到施工技術能否得到有效的應用直接關系著工程的質量。 所以,一定要對施工技術充分的重視起來,不斷的提高工程技術,確保整個水利水電工程能夠的順利進行。
【關鍵詞】水利施工;技術;水利施工;應用
引言
我國基礎灌溉技術能夠很好的對基地進行加固,并有著較強的抗滲能力,因此被廣泛運用于水利工程的建設之中,并能夠保證我國水利工程的施工質量。但我國的基礎灌漿技術還存在著一定的弊端,使得整個施工工程中使用的技術出現一些不良影響,使得水利工程的安全穩定性無法得到有效的控制,嚴重時還會出現安全事故,威脅著施工人員的生命安全。
1、灌漿技術的特點與意義
灌漿技術在水利工程中應用的時候,首先應該對混合液進行科學的調制,并將其放置在專用的設備當中,然后在利用壓力將其灌注到需要的位置上。比如,如果工程施工過程中出現了裂縫便可以采用該技術對其進行填補和修復,同時還可以很好地避免在施工過程中出現各種安全事故,有效提升了建筑的防水性能,也在一定程度上延長了工程的使用壽命。這種技術在具體應用過程中,施工步驟比較簡單,也不太容易受到周圍環境的影響,對灌注物體的形狀也沒有非常嚴格的要求。由于混凝土混合料具有一定的流動性,所以可以將其應用到對建筑裂縫的填補工作當中,有效提升建筑物的牢固性能和耐用性,所以目前被廣泛應用到我國各個行業當中。國家對于水利工程的開發不僅有效緩解了人們用水緊張的狀況,而且還提升了對于水資源的利用率,尤其對農田水利工程的開發利用更是體現地尤為明顯。在對水利工程進行開發利用的過程中,難免會使用到灌漿施工技術,該技術可以很好地提升整個工程的最終使用壽命。
2、灌漿施工技術應用概述
在進行巖縫灌漿時,應當合理劃分灌漿時間,每次灌漿工作結束后需有一段緩沖期。 施工單位應對各次灌漿的時間間隔進行準確測量, 根據水利工程施工現場的實際情況進行劃分。對于吸漿量較大的水利工程,施工單位可采取多次灌漿法對其灌漿。 一般來講, 大多數水利工程采用進行多次灌漿法時,可將灌漿間隔時間定位八小時,只有保證灌漿間隔時間穩定,才能夠有效發揮多次灌漿法的作用。 施工單位可通過限制砂漿流量的方式,減少單位時間內灌注入巖縫中的砂漿數量。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施工建設單位可將砂漿流速控制在 1~10L/min 之間。 通過有效降低砂漿的流動速度,從而顯著提升砂漿的沉淀時間,并加快砂漿的凝結速度。 施工單位可通過減低灌漿壓力,減緩砂漿流動速度的方式減少輸漿數量。 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施工單位應當通過減低砂漿壓力,使砂漿保持穩定的自流狀態。在砂漿進行自流的過程中, 砂漿能夠自行凝結。 需要注意的是,施工單位應當對砂漿壓力進行實時把控,確保砂漿一直處于自流狀態,防止砂漿斷流并凝固。
3、水利工程灌漿施工技術分析
3.1高壓噴射灌漿技術
利用水泥漿液在被高壓噴射時所產生的沖擊,對水利工程中被灌注的地層結構進行破壞,并攪拌混合水泥漿與被灌地層中存在的土顆粒,進一步促進其壁狀固結體的形成,使其達到防滲加固的目的,這便是高壓噴射灌漿技術。因在水利工程建設之中,使用這種方法能夠有效的減少施工的成本,并且能夠提高其施工效率。缺點主要表現為對施工的地質條件要求較高,且施工時所涉及到的機械設備較多,若顆粒在200毫米以上,便極易出現滲漏現象。這種技術有著三種噴射方法,分別是旋噴、擺噴與定噴,在使用此技術進行施工時,可根據地質的不同選擇適合的噴射方法。
3.2高壓灌漿施工技術
在水利工程施工過程中,應該充分結合工程的具體情況選擇最為科學合理的施工方式,而高壓灌漿施工技術主要使用與那些巖溶區域的水利工程。因為其可以很好地加強巖溶區域地基的強度,所以在實際施工過程中,如果遇到巖溶地區施工隊伍往往都會采用高壓灌漿施工技術,以更好地確保整個水利工程對于基地的處理效果,還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地基的抗滲性能。如果想要更好地提升工程的施工質量,在具體施工過程中還應該將水泥灌注到材料和土壤當中,也正是因為該技術具有以上這些優點,所以才被廣泛應用到我國水利工程的施工過程當中,尤其是對于巖溶地區的施工質量起著非常好的加固作用,同時還可以有效提升工程的安全性能。
3.3 深巖溶層的基礎灌漿處理方式
施工單位在水利工程施工建設前, 應當對施工地區進行科學深入的分析。 若發現巖溶層深度大于 50m 時,便應當及時對巖溶層附件地區進行灌漿處理。 需要注意的是,對于深層巖溶地區,施工單位應當避免使用高壓旋噴灌漿技術,而應當采用普通灌漿法對其周邊地區進行處理。 通過灌漿處理,能夠將漿液輸送至土層中。當水泥進入深層巖溶地區時,其產生壓力會迫使水泥與周圍的土質相互結合。并且由于排擠壓力較大,其形成的地基也較為穩定。
3.4基礎灌漿施工技術
這種灌漿施工技術主要適用于喀斯特地區,由于該地區的施工深度通常都比較大,所以在實際施工過程中往往都選擇采用基礎灌漿施工。一般情況下,如果深度大于50米才可以判定為喀斯特地貌,也只有符合這種要求才可選用基礎灌漿施工技術。在具體應用過程中,還應該充分結合施工現場的具體情況制定一套最為科學合理的施工方案,采用基礎灌漿施工技術將水泥注入到深喀斯特地區,水泥和填料實現了緊密結合,便有效確保了整個水利工程的最終施工質量。
結語
灌漿是水利工程施工中的重點項目,施工單位必須重視基礎灌漿工程質量,根據工程所在地實際土質、水文及氣候情況,選擇科學、合理的灌漿方法,并在灌漿施工過程中加強質量檢測管理,提升基礎灌漿質量,保障水利工程項目順利竣工。
參考文獻:
[1] 王冠英. 水利工程中基礎灌漿施工的應用及注意要點分析[J]. 科技創新與應用,2015 (12):172.
[2] 職光躍,劉懷勇,侯軍紅,等. 水利工程基礎灌漿施工的注意事項分析[J]. 科學時代,2015(14):227 -228.
[3] 田長松,孫健,張成濱,等. 淺析水利工程建筑基礎灌漿施工的處理[J]. 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5(30):1061 -1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