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主要是對當前我國河道管理問題進行了簡單的介紹,主要從河道管理存在的問題以及進行生態治理的具體舉措兩方面進行探討。
【關鍵詞】河道管理; 生態治理; 應對措施
引言:
工業化水平的不斷發展推動了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也加速了城市化的進程,從而導致人們對水資源的需求越來越多。工業建設和城市生活用水量的增加,很多地方出現了河道受到嚴重破壞以及污染嚴重等問題,而河道又對經濟建設起著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須對河道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加以分析解決,提出生態治理的具體舉措,從而保障河道能夠更好的為人們服務。
1、河道管理存在的問題
1.1濫采濫挖河道,事故發生率較高
我國河道管理條例第25條明確規定了對于采砂、淘金、取土等行為,必須要去的相關部門的批準才能實施。但是在實踐中能夠按照上述規定取得批準后才實施的人很少,出現這種情形的原因是砂石資源的供求之間存在很大矛盾。國家加大對城鄉的經濟建設首要的就是進行修路,公路等基礎建設的需要逐漸增強,但是河道的砂石資源確是極為有限的。而依法取得采砂的許可權在管理上又存在很多阻力,而且對于偷采偷挖者存在執法困難,從調查取證到結案中間需要極長的實踐。總而言之由于各種原因導致河道濫采濫挖的現象越來越嚴重,最終導致事故頻發。
1.2亂占河道進行房屋建設
經濟水平的飛速發展伴隨城市化進程的加快,隨之而來的就是對土地的需求不斷增加,工業用地和城市房屋建筑用地變得十分緊缺,從而出現大面積的占用河道面積的情形,老百姓對土地的需求得不到滿足,因而近年來占用河道進行房屋建設的情形越來越嚴重。而導致這種情形政府部分也存在一定的責任,其將河道范圍內的土地擅自批給百姓建房。再加之河道管理監管不夠,即使發現有存在違反規章制度的行為也沒有及時的進行處罰,久而久之這種行為就逐漸增多,對河道的損害也就愈加嚴重。
1.3公眾的管理意識極差,河道污染嚴重
人類的各項經濟活動對河道的污染越來越嚴重,不僅僅是對水質的污染還包括對動物生存環境的破壞,水質的變化和周圍環境的受損無形中改變了動植物賴以生存的環境,因而導致很多動植物滅絕。而導致這些情形出現的主要原因是公眾的管理意識的缺陷,無論是河道周圍的住戶還是其他在此進行經濟或者生活的人們都缺乏對河道的保護意識,對河道的重要性并沒有深刻的認識。而且社會的發展伴隨資源顯得更加稀缺,人們為了獲取更多的資源對河道的亂采亂挖的行為不加以限制,加劇了河道污染的嚴重性,因此必須重視對公眾管理意識和保護意識的改善。
1.4責任落實機制不完善
關于河道管理國家已經通過相關的法律法規進行了明確的確定,由各部門進行聯合辦公,但是實踐中各個部門之間的權利和義務并沒有細化,導致在遇到問題時各個部門之間相互推諉,河道管理的效率極為低下。權責界限不明確阻礙了河道管理的相關措施的具體實行,究其根本是責任落實機制得不到健全,從而導致企業和周圍的居民無視法律法規,為了追求最大的經濟效益而忽視了對環境和河道的保護。
2、河道管理生態治理的具體建議
2.1轉變管理模式
要想實現對河道的生態化治理必須要和當地的經濟發展形式相結合,向科學化的管理模式邁進,實現對河道的優化整合,同時也要注重對周圍環境的保護。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轉變管理模式:首先應用科學的管理觀念進行對河道的管理,注重對整體環境的協調統一;其次注重對河道內部綜合系統的管理,加強河道各個部門之間的職能分配;最后要學會依靠所有人的力量實現對河道的綜合管理,即要各部門之間協調配合又要河道周圍的人們注重對周圍環境的保護。
2.2將生態治理作為主要目標
城市的環境、池塘、綠地等對水源的需求都是以城鄉的河道為主,由其提供充足的水源,對于改善城鄉周圍的環境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時也為該區域的經濟發展提供極大的助力。進行河道管理必須要注重對生態環境的治理,尤其是近年來環境污染日益嚴重,保護環境,建設生態家園已經成為當前重要的國家政策之一。在有些地區河道不僅對百姓耕地有重大的作用,而且更有利于經濟的發展,針對上述出現的一些問題,必須注重對河道環境的管理和改善,將生態治理作為河道治理的主要目標,從而起到改善河道的作用。
2.3強化公眾的河道保護意識
現今的生活方式已經使人們逐漸淡忘了河道所起到的作用,對河道的依賴程度的降低導致人們對河道的保護意識也逐漸淡薄,對違法認識的確實更滋生了狠多破壞河道的行為發生。因此最重要的事情是轉變公眾對河道的認識才能實現對河道的有效治理,公眾如果從內心深處就有要保護河道的意識,就會在平時的生活和行為中約束自己的行為,從而不會對河道周圍和河道的水源造成污染,甚至更能夠保護河道中的砂石資源,從而保護河道周圍的動植物的生存環境,更好的維護河道的治理和生態化。
2.4完善責任落實機制
我國幅員遼闊,各地區的經濟發展情況存在極大的差異,因此雖然我國的法律中關于河道治理已經進行了相關的規定,但是在具體的落實到地方時就會存在各種困難。因此必須對責任機制進行更加明確的細化,尤其是上文中提到的各部分之間的相互推諉的情形的出現。因此必須完善責任落實機制,如果河道的管理和治理需要由多個部門共同工作才能夠完成,之各部門協調工作之間就必須要制定詳細的規劃,指明每個部門具體負責的內容并載明責任,一旦該部門負責的事情出現問題,由該部門對河道的管理負責,對主要負責和參與人員進行嚴厲的懲罰,從而加強各部門對河道治理的重視程度。
結語:
綜上所述,加強對河道的管理和生態化治理對經濟的發展、環境的保護以及人們的生存環境都具有重要的作用,能夠提高社會效益,促進我國持續性發展戰略的實現。在進行河道管理和治理的過程中及時對各種問題進行了解和預防,健全各種制度,保障生態治理措施的有效落實必將促進河道管理的水利發展。
參考文獻:
[1]王興英,舒立華,安紅巖.河道管理存在的問題及生態治理建議分析[J].山東工業技術,2015(18).
[2]陳岳寬.城市河道管理加強措施分析[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5(8).
[3]任英霞.簡析河道管理中常出現的問題及解決辦法[J].科技致富向導,201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