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市場經濟的建立和完善,科技檔案部門如何充分發揮優勢,為科技發展和經濟建設服務,是科技檔案工作的根本目的和首要任務,也是科技檔案工作者刻不容緩急需研究的課題,在此就此問題進行論述。
【關鍵詞】地質科技檔案;資源;利用
引言
地質科技檔案信息是地質勘查和地質科研工作感性認識與理性認識的綜合,是地質工作的主要成果,是一種具有巨大利用價值的信息資源。其巨大的的利用價值不僅表現在礦產資源勘查報告可以直接被國民經濟建設所利用、直接為社會帶來財富,還體現在科技檔案中所蘊藏的信息對下一步開展地質工作程度的不斷提高資料的再次開發利用等。找礦難度越來越大,而找礦的直接投入并無明顯增加。在這種情況下,通過開發、研究已有地質資料,充分挖掘地質資料的再利用價值,直接為地質找礦服務,就顯得十分重要。
一、地質科技檔案信息資源在當今經濟建設中的地位和作用
隨著社會的飛速發展,計算機技術已廣泛應用于各個領域,地質科技檔案的管理也不例外。運用計算機進行地質科技檔案管理具有占用空間小、儲存信息量大、應用能力強、傳輸速度快等特點,能及時、大量地提供檔案信息,提高了工作效率。電子文件作為一種新型的信息載體出現在檔案領域,以磁性材料和光學材料為載體的電子檔案,將逐步替代傳統的紙質檔案載體,在檔案領域占主導地位,給檔案工作注入生機和活力。
作為地質工作成果記錄和反映的地質科技檔案在國民經濟建設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很大的,業已得到廣泛地應用,尤其現在對礦產評估、人類生存環境保護工作等方面的作用是有目共睹的。以我省地質檔案資料館藏為例,地質科技檔案資源非常豐富,擁有各類地質報告幾千種,幾年來在不同程度地為我省生產、科研、技術市場等活動提供憑證依據和信息。由于大量利用以往的科技檔案、資料,避免了無效勞動,重復工作,大大節省了地質工作量。從而節約了人力、物力和財力,產生了較好的經濟效益。
二、知識經濟時代檔案管理工作面臨的問題
第一,知識經濟將為擔案事業提供現代化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知識經濟不僅以為著知識的不斷創新和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它更代表著先進的、科學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在管理方法上知識經濟更需要增強開放檔案意識,樹立依法治檔的觀念,注入批判繼承精神,探索創新精神和學術自由精神。更需要引進圖書館學,情報學的相關理論,加強基礎工作,調整供求關系,加強定量管理,提高利用效率,把完善檔案部門的職能與改善檔案管理相結合。
第二,知識經濟時代,地質科技檔案事業的內涵和外延將進一步擴大。在知識經濟時代,能夠以檔案形式存在的信息,將是人類知識與信息高度濃縮的精華,也是檔案能夠得以存在的內在生命力。所以,信息屬性已成為知識經濟時代反映檔案本質的重要特征,檔案的信息含量已成為評估檔案駕駛的主要參數,而以往的載體形式也不僅僅局限于目前的微縮、機讀、光盤、網絡等技術,新的載體形式將會不斷涌現,況且載體形式只是在檔案保管上有所不同而已。所以采用檔案信息內用屬性劃分檔案的外延,將不會使檔案種類混雜,分類關系不清,這樣建立起來的檔案分類體系將日趨完善、科學、合理。
第三,知識經濟時代,對地質科技檔案工作者的素質將提出更高的要求。選拔德才兼備的人才是知識經濟時代的核心內容。知識經濟時代的地質科技檔案管理人員要具備較高的專業知識、自然科學知識和相關應用知識。這樣,才能使先進的科學技術、管理方法和優秀人才結合起來,發揮出最大的效能泥腿動檔案事業發展。
第四,依托先進的技術設備,知識經濟將推動地質科技檔案事業發展進程。知識經濟是現代化科學技術智能化、信息化、高級化的結果。先進和技術設備是知識經濟的物質基礎和技術手段。沒有先進的技術設備,任何思想和技術方法都無法落于實處。當今社會,先進的技術設備已運用于社會生產、生活的各個領域。檔案工作也是如此:計算機廣泛應用于檔案管理、統計和檢索;微縮技術在檔案的保管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總之,計算機、光盤、多媒體、現代通信技術、微縮復制技術的普遍應喲內個將大大加快地質科技檔案事業的發展進程,使之進入現代化管理的先進行列。
三、開發利用地質檔案資源的方向和意義
地質科技檔案資料是國家寶貴的信息資源,應加速開發利用,為礦產資源勘查和開發服務。根據地礦行業改革深化要求,地質檔案信息資源建設與開發利用方向應是,由傳統的處理地質檔案資料實體為主,轉為處理地質資料實體與地質檔案信息開發并重,由被動管理轉為主動服務。地質檔案資料工作者要在保證檔案實體管理基礎上,增加資料綜合加工和找礦信息開發與咨詢服務。作者認為這種轉變具有以下重要意義。
1地質科技檔案信息的加工、開發是檔案工作與國際接軌的必經之路。根據市場、決策和專業需求不同,建立形式各異的地質礦產信息管理系統,專門收集、分析礦產資源及礦業開發信息,及時為政府制定、修改礦業政策,為私營礦山企業、個人找礦者進行礦產勘查,為產品出口市場導向提供多方位服務。我們地勘檔案工作者,在當前國民經濟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軌時期,應當學習國外檔案工作先進經驗,走地質檔案信息加工開發道路,與國際地質檔案工作接軌。
2地質科技檔案資料加工和信息開發是促進檔案工作良性循環的催化劑,是主動為地質找礦服務的有效手段。地質檔案部門掌握了大量系統的礦產地質信息,以往的管理,這些資料信息只能由利用者翻閱查詢,為被動服務。若管理者有目的地將分散的信息綜合加工,形成若干相對完整、系統和提取方便的地質礦產信息,向地勘單位和社會開放,主動為地礦工作服務,體現出地勘檔案資料工作自身價值,增強檔案工作的活力。
3地質檔信息的加工、開發是地勘檔案工作走向市場的最佳渠道。地質檔案信息做為社會信息的組成部分具有信息產業的基本屬性。現代信息產業使社會信息的交流市場化,從而導致信息收集、加工、開發行為的生產化。檔案部門通過對地質檔案信息的加工和開發,使潛在的信息優勢轉變為明顯有效的信息產品,從而將其產品推向市場。在推向市場時,首先應劃清產權界限,檔案部門要遵循國際、國內關于保護知識產權和礦權的有關規定,圈定哪些檔案資料信息可由檔案部門進入市場交易的范圍,避免出現產權糾紛,同時還要遵守國家有關保密法規。
四、地質科技檔案進入信息市場,在具體工作部署上應做好以下工作
1分級次著錄,省時省力。在著錄過程中可以將案卷分為三個層次進行著錄即將那些反映問題單一或查考價值不高的檔案進行案卷級著錄對那些一卷內幾個文件涉及同一個內容且又排在一起的檔案進行文件組合級著錄而對那些重要文件或反映問題龐雜的文件則進行文件級著錄。這樣處理不僅能將揭示檔案的主題內容和特征而且也可以減少著錄條目和錄入條目既節約了時間、人力與財力又提高了效率。
2分門別類,充分利用檔案原基礎。對于那些案卷基礎較好又具備全引目錄的案卷在著錄時可以直接在全引目錄上面分類標引而對那些特殊形式的檔案如“房檔”、“案件”等則可用計算機程序將人名、地址、時間用案卷目錄直接錄入然后用計算機統一給出分類號。這樣分門別類地充分利用檔案目錄的原有基礎可以減少著錄環節大大地提高著錄速度。
3在沒有成立地礦檔案信息交流中心以前,也可在適當場合,進行宣傳,并做一些試交易。 (下轉第頁)
(上接第頁)
4分清輕重緩急,循序漸進。地質科技檔案管理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要使檔案為社會所用,而實現計算機管理檔案的目的是為了提高檔案的利用率。在推進計算機管理的過程中,應先根據各全宗的重要程度、價值大小、利用率高低和是否開放的情況,對所有卷宗進行排隊,將那些可以開放的核心檔案和社會利用率較高的檔案進行優先加工整理。這樣就可以加快地質科技檔案管理計算機化的進程和提高社會利用的效率。
5編制檔案目錄索引。想提供交易的單位編制多種檔案目錄索引很有必要。到時可將目錄索引和必要的樣品(復制本)送到交易場所,為提供信息交流服務。
6培養一批高層次的地質科技檔案信息專業人才和新型化高層次管理人才。要盡快培養既懂專業知識,有懂信息技術,具有綜合工作能力的信息專業人才和新型的高層次管理人才,以適應企業和社會的需要。
7要科學地制定、貫徹和修訂各項標準,使地質科技檔案工作逐步實現標準化。計算機技術的應用是檔案工作技術現代化的中心,而電子計算機的高效率是以檔案管理業務標準化為基礎的。以為對于雜亂無章沒有系統整理的檔案,計算機是無法進行管理的,即使可以管理也會因運算程序的復雜化而使其效率大大降低。因此,要適應知識經濟發展要求,加快地質科技檔案現代化管理就必須實現檔案工作標準化。
結束語:
只要地質科技檔案部門不失時機的抓住機遇,加強信息交流,尤其地質檔案人員要不斷努力提高檔案信息的服務水平,充分開發利用地質科技檔案信息資源,為推動地質科技檔案信息資源早日進入市場,為市場經濟服務,為經濟建設和社會進步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王維娜.如何做好檔案管理的信息化[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 2013(18).
[2]程永平. 地質檔案信息資源開發利用芻議[J] 蘭臺世界. 2007
[3]王向明.檔案管理學原理[M].上海:上海大學出版社,20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