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2017年中國碳交易市場的正式啟動,中國碳市場已成功超越歐洲各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碳交易市場。隨著參與碳交易的企業數量逐漸增多,中國的碳交易規模也將不斷發展壯大。然而,面對這樣一個大規模的碳市場,企業如果沒有發展相應的碳資產管理業務,將導致企業發展中出現嚴重問題,擴大企業發展成本,制約企業的進一步發展。此外,在發展碳市場的過程中,碳資產管理業務有助于確保企業成本控制在一定程度上,同時促進企業利潤的增長。因此,在發展碳市場的過程中,企業必須做好碳資產的管理工作。
【關鍵詞】碳資產;管理業務;風險;應對措施
一、我國碳資產管理業務的發展現狀
在一般情況下,碳資產管理業務主要分為碳資產綜合管理業務和碳資產保值與增值管理業務。其中,碳資產綜合管理業務始終貫穿企業碳資產產生與配置的全過程,而碳資產保值與增值管理業務,則是以碳資產來作為企業的擔保與增信手段來便于企業融資,從而推動碳資產管理業務的發展。隨著我國于 2014 年開展了碳市場試點運行業務,各類碳資產業務便逐漸出現在了業務之中。隨著中廣核的簽訂,同時湖北宜化集團于9月份進行了211萬噸的碳排放配額質押工作,年底湖北碳排放權交易中心完成了國內首單碳資產托管業務,以及上海四家電廠簽訂了國內首單拆借業務,促進了我國碳資產管理業務的發展。但是,由于多重風險的存在,我國碳資產管理業務發展緩慢,影響了企業進一步開展工作。因此,在發展的過程中,為了我國碳資產管理業務的順利發展,企業必須做好相應的規避與應對工作。
二、碳資產管理業務存在的風險
2.1 信用風險
由于我國的碳市場發展時間短,在市場建設方面仍存在著諸多問題。在我國企業發展碳資產管理業務的過程中,一方面企業碳排放信息缺乏,另一方面涉及到多個層面與排控企業的溝通與合作,從而造成我國企業碳資產管理業務存在一定的信用風險。目前,我國企業碳排放信息公開程度不足 50%,這是根據《2014 年 CDP 中國 100 強氣候變化報告》所得出的結果。我國企業碳排放信息嚴重缺乏,公開程度極其低下,主要源于我國缺乏相應的法律法規,沒有相應的制度指導企業何時公開企業信息,并且企業應該公開多少信息也沒有明確的規定。況且,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存在著一定的商業機密,如果企業公開的信息過多,將會導致企業的商業機密暴露在外,影響企業的正常發展。因此,在缺乏企業相關重要信息的情況下,碳資產管理業務中很難對排放企業的信用情況進行判定,從而在管理資產過程中會面臨信用風險,對企業碳資產管理業務的發展造成不良影響。
2.2碳資產管理業務面臨資產返還風險
以碳資產托管業務為例,一般需要短期內將碳資產從企業手中轉移到碳資產管理公司手中,到期前由碳資產管理公司將資產返還給控排企業。在此過程中,控排企業需要托管資產在碳排放履約的最后期限之前返還,并且保證企業有充裕的時間完成履約操作。而碳資產管理公司則希望碳資產返還越晚越好,返還期限盡可能接近履約期限,以充分利用碳資產的市場價格波動來交易、套利。因此碳資產的返還時間上二者存在利益沖突,需要合作雙方事前約定。然而具體返還時間的確定需要綜合考慮多方面的因素:比如主管部門對碳排放履約截止期限的設定、交易所對配額返還審批時所需要的時間以及企業內部完成履約的審批操作時間等方面。這些因素若沒有提前核實清楚或者中途出現了變化,都會造成返還時間的推移引起碳排放履約的延遲,因此資產返還風險值得重視。
2.3市場風險
碳交易市場的價格和碳資產的需求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在碳資產管理中,必須承受碳市場波動所帶來的不確定性。在各國之間,由于不同國家的發展模式不同,所以在經濟發展水平上也存在很大差異,導致發展過程中影響碳交易的價格和需求,從而影響碳資產管理業務的規模和效益。在碳交易市場,化石能源對企業碳資產管理業務有很大的影響。如果化石能源價格偏低,企業可以獲得大量的化石能源,而化石能源生產的廣泛使用,產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使碳配額的需求更活躍,促進碳資產管理業務的發展。此外,新能源的開發和應用以及新技術的出現也將影響碳交易市場的價格和供應,從而對碳資產管理業務的發展起到一定的限制作用。此外,新能源的開發也影響了企業碳資產管理的發展因素,包括流動性風險和資產收益風險兩個方面。這些因素的影響是中國碳資產管理業務發展的一大障礙。
三、碳資產管理業務風險的應對措施
3.1 積極進行碳交易和碳資產管理方面的工作
在發展碳資產管理業務的過程中,為了減少流動性風險和信用風險的影響,有關部門可以積極鼓勵企業進行碳交易和碳資產管理。流動性風險和信用風險的出現,主要是由于碳交易市場的流動性低,造成企業信息短缺。碳交易市場要積極宣傳碳市場的相關信息,幫助企業了解碳交易市場,減少如數據缺乏的問題,為進一步推動擴大碳交易和碳資產管理業務。
3.2 引入金融機構參與其中
由于銀行金融機構具有豐富的資產管理經驗和金融產品開發經驗,擁有雄厚的資金和良好的信譽,對企業發展過程中的信用狀況也有足夠的了解,如果在促進碳交易市場的發展過程中,積極引進銀行等金融機構的參與,對碳價格波動的平衡,進一步促進流動性交易市場的發展,吸引更多的企業參與碳交易,也有很大的幫助。此外,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的良好聲譽有助于增強企業信心,減少碳資產不能按期歸還的可能性,從而有助于企業正常發展。
3.3 完善和明確碳市場配套管理措施等制度
如果碳交易市場可以完善和明確碳市場的配套管理措施等系統,如碳排放控制系統、碳配額分配制度、信息披露制度、審查制度等,可幫助企業碳資產管理業務的發展,提高企業積極參與碳交易市場的積極性,促進企業的發展。
結論:
影響碳交易市場發展存在著諸多風險因素,從而為企業碳資產管理業務的開展帶來了諸多問題與不便,影響了我國碳交易市場的活躍度。因此,為促進我國碳交易市場發展,企業和相關機構必須采取相應的措施進行應對。這樣才能更好地促進我國碳資產管理業務的順利開展,促進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
參考文獻:
[1]高振娟,趙道致.基于碳交易的供應鏈碳資產質押融資模式探析[J].軟科學,2013,27(11):97-106.
[2]孫力軍.國內外碳信用市場發展與我國碳金融產品創新研究[J].經濟縱橫,2010(6):3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