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以來,寧波海關堅持監管與服務并重,采取創新固體廢物和整車進口通關模式、提升查驗效能、優化通關時效監控評估等改革舉措,壓縮進出口通關時間,提高通關效率。截至2017年底,進口平均通關時間已壓縮至13.52小時,較2016年平均進口時間減少了60.87%,超額完成“壓縮通關時間三分之一”的目標任務;2017年出口平均通關時間為0.71小時,繼續保持全國領先水平。
創新固體廢物和整車進口模式。根據對2016年數據的研究分析,發現固體廢物報關單和整車報關單分別拉低寧波海關進口平均通關時間9.97小時和3.96小時,是制約關區整體通關效率的主要因素。在固體廢物報關單通關方面,從2017年5月26日起,寧波海關推廣實施先報檢后報關的固體廢物進口通關模式,減少特殊通道接單等人工干預環節,改變過去固廢報關單須全部進入人工審單環節、納入全國一體化風險參數統一分揀的做法,實現通關無紙化。截至2017年12月底,進口固體廢物通關時間已壓縮到30.91小時,較2016年平均水平減少了53.87%。在整車報關單通關方面,通過審價后置、單證驗估、具保放行等途徑,優化高資信企業的通關流程;建立集中驗估中心,提高進口整車驗估環節的準確性,縮短驗估時間;優化汽車風險選查模式,降低進口整車重復查驗率。截至2017年12月底,整車報關單通關時間已壓縮至50小時以下,較2016年平均水平減少了80%以上。
優化口岸通關流程。通過業務改革,使通關環境便利化,通關效率得到提升。自2012年8月率先實行通關作業無紙化改革以來,隨報隨審的自助申報方式不僅拓寬了報關的時間和地域限制,方便了報關人員,更方便了企業,對企業提升競爭力、開拓國際市場有積極意義。查驗是海關對進出口貨物所采取的監管手段。在“最多跑一次”改革中,寧波海關依托技術升級和模式創新切實提升查驗效能,讓廣大進出口企業在辦理查驗業務時少跑腿、少等待、少擔憂,不斷刷新查驗速度。優化現行查驗貨物100%過磅稱重模式,取消對機檢自拼箱報關單下達“核對重量”的查驗要求,機檢查驗對于拼箱貨物重量不再驗核;對于一票多箱的機檢報關單,通過增加移箱過機查驗的方式來進一步核實;糾正機檢轉人工查驗集裝箱必須進行二次過磅的做法,通過規范“箱自重”的核扣方式和“車重”的核扣標準,解決稱重標準不統一問題,提高機檢過磅與人工過磅數據的一致性。2017年,寧波海關通過研發升級“智能化機檢圖像分析系統”功能,對申報為“三廢”的貨物識別度達到90%左右;擴大“企業產品信息備案系統”的試點范圍,引導相關生產型企業及高資信企業積極申請備案,對備案企業須查驗貨物優先選擇機檢查驗,提高貨物通關速度,目前已備案147家企業,備案產品1236個。2017年共查驗107334票,其中機檢52546票,占48.95%;查驗自然箱116350個,其中機檢68239個,占58.65%。
實施稅收征管機制改革。推廣和完善匯總征稅,創新擔保提供方式,減少企業稅款繳納耗時對通關時間的影響。自2015年海關總署全面推行匯總征稅以來,寧波海關集中匯總征稅企業達51家,匯總征稅報關單8907份,稅款共計41.16億元。推行“自報自繳”稅收征管模式,進出口企業在報關時可利用海關計稅服務工具自行計算、自行申報相關稅費,減少報關單的流轉環節,縮短繳稅時間。2017年“自報自繳”報關單累計16233票,征收稅款228.9億元。擴大電子支付稅單的覆蓋面,簡化稅收征管手續,提高稅收征管效率。2017年12月的電子支付比例為90.98%,同比增加了3.84%。稅費電子支付的實施,與全國通關一體化、通關作業無紙化和匯總征稅等改革形成合力,為企業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通關環境,為外貿發展和經濟發展提速增效帶來了新的活力。
完善通關時效監控評估機制。運用督審、風險、統計三大平臺實時監控已申報未審單、已審單未接單、已接單未放行、已布控未查驗等長期未放行報關單數據,全面清查兩年內未放行結關報關單數據,對通關時間超長的報關單及時下發處置單限時督辦,建立健全“日常監控—月度檢查—季度評估—整改反饋”的長效機制。2017年共下發處置單146份,核查報關單1667票。
責任編輯:毛思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