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年,浙江省政府提出了“聚焦杭州寧波一體化發展”“推動杭州寧波一體化發展和重大生產力優化布局”的戰略決策。這是在科學把握世情國情、促進省域協調發展提出的重要論斷,符合浙江經濟社會發展的階段性特征,對加快浙江“四個強省”建設具有重要意義。對如何推進杭甬一體化發展,各方看法不一。筆者認為,從區位條件、資源稟賦、現實基礎和發展趨勢來考量,強化重點領域突破發展,著力實施“五個一體化”,對高水平推動杭甬一體化發展尤為關鍵。
實施灣區發展一體化戰略,推動杭州灣經濟區協同建設
推進灣區發展與城市群建設有機融合,在參與大灣區建設進程中提升城市核心功能,是國際上典型灣區城市建設發展的成功經驗。浙江省第十四次黨代會提出謀劃實施大灣區行動綱要,重點建設杭州灣經濟區。以杭州灣經濟區建設為載體,搭建合作平臺,推進重大項目,是當前推動杭甬一體化發展的重中之重。近年來,杭州實施“城市東擴、旅游西進、沿江開發、跨江發展”戰略,制定了《關于實施“擁江發展”戰略的意見》和《杭州市擁江發展四年行動計劃(2018—2021年)》,城市發展格局正在從“西湖時代”邁向“錢塘江時代”。寧波正在加快建設杭州灣新區,加大接軌融入大上海力度,擁抱大灣區發展。為此,要順勢而為,重點推進以下幾方面:
完善灣區的交通網絡布局。以灣區重大交通設施建設為依托,打造內聯外暢的立體交通圈,重點打造大灣區環線快速交通,加快滬嘉甬鐵路建設,推進杭甬高速復線,謀劃建設環杭州灣沿線地區城際鐵路,提高重大交通設施的連接效能。
建設環杭州灣產業創新走廊。推進制造與創新融合發展,堅持高端化、智能化、服務化導向,聚焦產業綠色轉型、智能制造和創新體系建設,發揮杭州、寧波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集聚輻射效應,協調推進城東智造大走廊、中意寧波生態園、寧波杭州灣新區等重大平臺,大力引進培育高端企業、高等院校、高端人才和重大創新載體,構建高質量發展的區域產業創新共同體。
探索建立杭甬一體化核心示范區。以重大功能區規劃建設帶動杭甬一體化發展,建議在慈溪市或寧波杭州灣新區劃出一定范圍的區域作為杭甬一體化的示范區,以智能經濟、科技創新為發展重點,承接杭州非省會城市核心功能的疏解,引進知名高校、科研院所、醫院等,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打造支撐全省大灣區建設的核心功能平臺,代表浙江參與高水平國際競爭合作。
實施設施建設一體化戰略,推動基礎設施聯網互通
實現區域一體化發展,基礎設施同城化是前提與基礎。為此,要將杭甬基礎設施特別是交通同城化建設放在重要的位置。目前,寧波與杭州間交通聯系相對單一,主要依靠高速公路,快速交通通道建設已經成為制約杭甬一體化的短板。
打造高效的交通設施網絡。構建由公路、水路、鐵路、民航和城市軌道交通組成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重點推進城際鐵路連城,促進杭州與寧波信息、人才等要素充分交流,實現在更大范圍、更廣領域統籌資源。
加快構建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加快智慧城市建設,形成高速寬帶、天地一體、泛在智能、安全可控的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為經濟社會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提供堅實的網絡基礎。
創新基礎設施聯網項目建設模式。對于以企業為投資主體的項目,如電力、通信等基礎設施,兩地政府合作重點是做好規劃對接以及項目實施時的推進、協調和配合工作。對于政府主導的基礎設施項目,兩地要本著互惠互利的原則,創新建設模式,引入市場機制,實行多元化資金籌措方法,著力破解基礎設施建設的資金制約。
實施產業發展一體化戰略,打造產業發展共同體
加強區域產業分工合作,促進產業共興,是實現兩市一體化發展的重要路徑。經過多年發展,寧波和杭州都形成了明確的產業定位和優勢產業。2017年,寧波三次產業構成為3.2∶51.8∶45.0,杭州三次產業構成為2.5∶34.9∶62.6。寧波的優勢產業集中在第二產業,如汽車制造業、石油加工、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紡織服裝等。杭州形成了以高端服務業為主導、信息經濟引領、先進制造業支撐的現代產業體系。兩地產業呈現出明顯的互補性。杭州能夠為寧波產業結構的優化調整提供示范引領,且杭州信息技術產業、互聯網金融和文化創意產業發達,可以為寧波的制造業轉型與創新發展提供有效支撐,而寧波的實體經濟則為杭州發展現代服務業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
優化重大功能性項目建設布局。堅持全省一盤棋統籌謀劃,按照優勢互補和錯位發展,科學確定兩市主導產業,根據產業優勢布局重大項目,強化產業協調,優化空間布局。爭取與寧波產業密切相關的省級管理服務機構、行業協會、科研院所、重點實驗室落戶寧波,支持寧波做強做優石化、汽車、高端裝備、海洋產業等,推動智能經濟創新發展,促進高端航運服務和貿易物流高端發展。
加強產業配套合作。按照產業集聚與專業化發展的合作思路,通過城市間的分工促進產業鏈完善,強化產業鏈條合作,強化和突出杭甬兩市在產業鏈中的分工,在智能經濟、汽車制造、跨境電商等領域構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產業集群。
推進跨區域產學研合作。推動在杭高校、科研院所的創新成果外溢,促成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孵化器等科研機構與寧波企業的合作,強化科研成果在寧波的產業化應用。聯合建立公共創新平臺,建立資源信息共享機制。共同推動品牌戰略,制定市級品牌互認政策。
實施優質公共服務一體化戰略,推動資源要素充分流動
實現公共服務一體化是推進區域一體化的“指揮棒”。隨著寧波與杭州交通網絡的緊密對接,兩地居民通勤往來以及跨市居住、就業、消費等日趨頻繁,突出表現為兩個城市在住房、醫療、養老等多方面越來越呈現出同城化效應。但由于兩地基本公共服務供給區域差異較大,服務制度及標準不統一,地區之間協調難度較大。
著力提供區域無差異的公共產品。杭甬公共服務的一體化應以改善民生為重點,共建優質的同城化都市生活圈,打造高品質的社會事業發展示范區。近期要建立跨區域人口流動信息溝通機制,逐步推進教育、醫療等社會服務體系的跨市對接,進而探索推進戶籍的區域統籌,構建統一的就業服務平臺、聯合征信平臺等。加強專業資格互認、異地人才服務,多渠道推進聯合培養人才。同時,建立無區域歧視的各種規章規范、政策措施等,創造要素跨區域自由流動的外部環境。
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堅持市場導向,進一步開放兩地要素市場,消除要素流動壁壘,推動企業投資自由化和競爭公平化。充分利用中介機構和民間組織的協調網絡和組織優勢,發揮行業協會在制定共同市場規則、架設企業與政府之間橋梁等方面的作用,促進地域間要素的自由流動。
實施機制體制創新一體化戰略,推動行政管理高效
推動杭甬一體化發展,是浙江省的重大發展戰略,也是一項長期的、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多層面、各主體的協作協同。在新的起點上推動杭甬一體化發展,應該更關注機制和體制的創新。
強化組織領導。要從服務全國大局、提升城市群國際競爭力的角度出發,統籌協調區域發展問題,建議在省政府層面設立杭甬一體化建設領導小組,加強對杭甬一體化發展的宏觀指導,研究制定區域發展重大政策。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具體負責杭甬一體化發展日常工作,開展重大規劃的編制實施,推動落實重大項目實施,增強區域合作的整體行動力。
加強規劃編制與對接。推進區域一體化發展,形成區域整體合力,加強兩地規劃聯動是前提。爭取由省政府牽頭協調兩市共同編制杭甬一體化發展規劃或行動方案,著力提升區域綜合實力,發揮地域比較優勢,優化重大生產力布局。加強兩地城市發展、基礎設施及產業發展等專項規劃的對接,按照一體化規劃方案提出的方向和思路作進一步深化細化,為項目落地和建設提供保障。
建立協調推進機制。探索建立杭州與寧波市決策層、協調層、執行層三級對接機制,形成多層次、全方位的互動工作體系。建立健全高層領導定期會晤制度,協調、決策重大合作事項,評估合作進展情況。建立健全兩市政府部門的協調推進工作機制、監督考核機制,根據部門職能分解落實工作任務。建立健全民間團體、企業之間的交流溝通機制,充分調動社會各界參與兩市一體化發展的積極性,鼓勵建立各類非政府的一體化發展協調機構,承擔研究、規劃、協調、監督評估等功能,支持組建跨地區的行業協會、商會等社會團體聯盟,共同探索解決杭甬一體化發展的深層次合作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