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入推進“最多跑一次”改革中,針對基本建設項目審批涉及部門多、申報材料繁瑣、辦事時效不夠高等問題,江北區以“搶抓項目建設速度”為導向,把深化投資項目審批改革的重心放在推動企業投資項目快落地、快審批、快開工、快建成、快投產上,探索實行全過程統籌、全要素考量、全方位服務的“三全”審批機制,實現政府審批服務提速增效。
優化產業類項目“標準地”快速審批機制
制定產業類項目“標準地”快速審批工作原則。在項目招引洽談階段,企業向屬地政府提出申請,并簽訂投資協議書,承諾依要求做到各項準入標準。對現行法律法規允許采取承諾審批的事項,企業做出書面承諾后不再進行開工報建審批,事中實施監管,竣工驗收時加強監管審核;對現行法律法規不允許進行承諾審批的事項,企業在摘牌前及時提供相關申報材料,各部門完成相應的預審查。在企業競得土地后,各部門全面壓縮審批時間,快速完成審批服務,努力實現企業取得完整土地權屬證照后開工報建審批“零等待”。
重塑產業類項目“標準地”快速審批標準。江北在土地招拍掛前對擬出讓土地的產業準入、投資強度、畝產稅收、環境影響、能耗等級、建設指標、安全標準等20項指標制定標準,為產業類項目“標準地”快速審批建設奠定基礎?!皹藴实亍笨焖賹徟鷺藴实奶剿?,使得企業在拿地前,即已明確該地塊的使用要求和標準,拿到“標準地”,經受理后,即可直接開工建設,不再經過各類審批,建成投產后,相關部門按照既定標準與法定條件驗收。此舉大大減少了項目審批環節,從源頭上減少環境污染,提高土地利用率,有效升級招商模式。
創新實行全因素考量的快速審批法
構建全因素多維度考量機制。江北區從項目建設全過程來考量政府部門、項目單位、中介機構和公用企事業單位等多方面影響項目快速審批、高速建設的各種原因,著力梳理項目用地“清零”完整度、周邊環境影響度、供電供水滿足度、五方建設主體配合度等十大影響項目審批和建設的因素,努力破解項目建設“批而不暢”“圍而不建”“建而不快”等難題。
構建高效審批工作法。針對投資項目審批的復雜難度,江北以“搶”的意識和舉措,研究制定了審批流程優化編制法、審批要素分析法、審批溝通協調法、鄰避風險管控法等10個高效審批工作法,有效解決或預防審批過程中的問題及難點,提高審批服務效率。
推行清單式全流程代辦機制
一站代辦,推進審批服務集成融合。江北區靈活運用集成服務、統籌聯動的理念,在區行政服務中心設立“一站代辦”綜合受理窗口,對散落在發改、規劃、住建等部門涉及投資項目審批受理實施集成收件,按照系統謀劃的最優審批方案分步流轉相應部門,充分發揮審批資源的統籌管理作用,采取單一觸點的審批受理、發證,基本實現了投資項目審批“一頭受理、內部流轉、一尾發證”。
個性定制,構建項目審批精準清單。江北區相關部門在項目招商洽談時即提前介入,點對點為項目提供個性化精準服務。根據各審批部門的權力清單、責任清單、投資負面清單和具體項目特性,為項目量身定制項目化審批事項清單、中介機構服務清單,上門服務指導準備申報材料,一表告知項目企業開工報建所涉及的部門、人員、事項、材料,實現審批代辦從單一坐等“保姆式”向系統謀劃式引領審批代辦的轉變。
科學激勵,打造“通才型”專業代辦隊伍。江北區依托行政服務中心平臺,高薪招聘人員組建專業代辦隊伍,建立了一支掌握具體項目審批事項、中介服務、審批流程、利益協調等專業技能的“通才”型審批代辦專業隊伍,在市區兩級審批職能部門之間構建起連接各個“孤島”的“新干線”。同時,定期開展代辦人員審批業務流程、中介服務、利益協調等方面的技能培訓,為投資項目審批提供精準、快速、專業的服務。
責任編輯:張逸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