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水利工程項目在是我國現階段經濟發展中占據著重要地位,水利工程項目的施工質量是衡量項目整體的標準,需要引起有關部門的重視。在水利工程項目的施工過程中,鋼筋混凝土施工技術影響著整個水利工程的施工質量,因此需要對混凝土施工技術做出提升進而促進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本文介紹了在當前我國水利工程中占據著重要地位的鋼筋混凝土技術,并對其技術要點做了一定分析。
【關鍵詞】水利工程;混凝土技術;分析
鋼筋混凝土材料是將水泥和骨料等建筑材料按照合適的比例進行絆制造成的,其最大的有點在于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高度的穩定性,目前在已經廣泛應用于建筑施工中,尤其適用于大型水利工程的施工建設,可以充分發揮出其優點。鋼筋混凝土施工技術的運用步驟是,首先利用鋼筋材料將主體框架構建出來,然后在依據框架結構在內填充各類混凝土材料,在混凝土完全凝固后就形成了鋼筋混凝土,其結構十分堅固,可以滿足作為建筑工程項目支撐作用的要求。在水利工程中,鋼筋混凝土結構在起到了支撐作用的同時,還發揮了其優秀的防滲效果。
一、水利工程中應用的主要混凝土施工技術
(一)鋼筋施工技術
鋼筋施工技術指的是在施工過程中,在進行混凝土澆筑前利用鋼筋材料對需要施工的對象進行必要的處理,該技術的運用主要包括三個環節:第一,進行鋼筋的初步加工,這是鋼筋施工技術的首要環節,技術人員要截取原始的鋼筋材料以備后續使用;第二,進行鋼筋材料的鏈接,對符合尺寸標準的鋼筋材料進行焊接從而滿足水利工程的施工要求;第三,進行鋼筋的安放工作,這是鋼筋施工技術的最終一步,其中嚴格控制鋼筋的安防位置是最為重要的,這也可以為施工效果提供保障。
(二)模板施工技術
模板施工技術也是水利工程項目中的一項重要環節,該技術的核心就是按照施工要求構建合適的模板結構和支撐結構。現階段我國模板施工只要采用木模和鋼模兩種模板結構,具體形式的采用需要根據水利工程的施工現場狀況和施工要求進行選擇,模板的強度和完整程度是該項施工技術的評判標準。模板是進行混凝土澆筑是的膜殼,在整個混凝土施工技術中占據著相當主要的地位。工程成品是將混凝土向膜殼進行澆筑,按照膜殼的尺寸形狀形成樣品,進而形成合格的鋼筋混凝土建筑成品。模板的設計必須經過專業 的技術測試,要保證其剛度、強度和穩定性要滿足測試要求,通常情況下,模板具有有規定的變形范圍,若超過變形范圍混凝土無法保持原狀,則完成的混凝土成品難以承受住各種高強度的施工負載。要保證模板表面的干凈、平整、拼縫密合以及光滑程度,否則很容易造成混凝土漏漿現象的產生,進而使混凝土多孔粗糙,混凝土的強度也會下降。最后要按照混凝土的結構、形狀和施工條件相匹配,這樣有利于混凝土的制作過程。
(三)混凝土施工技術
混凝土澆筑技術無疑是整個水利工程中最為重要的一個方面,在施工操作中,有關人員要嚴格控制混凝土材料的配置,嚴格管理混凝土澆筑和養護過程,對施工人員的操作也要進行相關的技術規范,保障施工的效果。混凝土在水利工程的適用過程中常常會出現出現一些問題,對工程的整體質量產生了不利影響。
二、混凝土施工技術中的常見問題
(一)裂縫和凍脹現象
水利工程的混凝土具備一定的獨特性,其建筑表現形式呈現出多樣化的特點,隨之出現了一系列問題,其中一種比較常見的混凝土問題就是裂縫的產生。該現象的產生原因有很多種,包括了混凝土的材料、環境條件、施工技術以及施工程序等。外部自然環境很容易導致混凝土凍脹,尤其實在北方地區,由于晝夜溫差較大使得混凝土膨脹產生一定壓力,在超出混凝土的強度范圍后,混凝土結構就受到了破壞。
(二)沖磨和空蝕現象
沖磨和空蝕現象主要出現在混凝土建筑靠水或者與水直接接觸的情況中,由于建筑體長時間被水沖刷和侵蝕出現的。由于水體中夾雜的砂石較多,且水流的高速流動形成了強大的沖擊力,二者相結合長期作用很容易破壞混凝土表面,進而導致混凝土內部鋼筋材料的外露,對混凝土的內部結構產生了破壞,導致混凝土建筑的強度受到影響。
(三)侵蝕和碳化現象
侵蝕和碳化現象是由多種自然因素共同作用產生的,嚴重影響了水利工程的強度和質量。空氣中存在微量的二氧化碳氣體,再加上水體的作用就會損壞鋼筋結構的表面鈍化膜,鋼筋生銹從而侵蝕了混凝土,鋼筋的抗壓能力隨之大大降低,很可能會承受不了建筑物的重量,產生一系列的損壞現象,嚴重時可能會威脅的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
三、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技術的完善措施
(一)認真挑選混凝土施工的原材料
保障混凝土施工質量的基礎性工作是原材料的挑選,混凝土的構成要素有很多,一般包括砂石、水泥和水等。現階段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進步,一些新型混凝土也逐漸出現在市場上并不斷投入應用,例如聚合物混凝土、加氣混凝土、混凝土外加劑等,混凝土的種類不斷增加,這就使得根據實際施工環境對混凝土做出合適的選擇顯得至關重要。建筑單位一定要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則選取材料進行混凝土的配置,具體分為三個方面:第一,要結合建筑物的結構類型和當地環境條件選擇達到強度等級的混凝土;第二,施工過程中技術人員應對混凝土的流動性、保水性、粘聚性和和易性等指標進行有效控制;第三,要考慮到當地的氣候條件,注意溫度、濕度等環境變化,在必要條件下及時采取措施保護混凝土的表面,以防凍裂等現象的產生。
(二)提升混凝土施工的技術水平
施工人員在澆筑混凝土前,要對模板的標高、尺寸和位置等因素進行仔細的檢查與核對,并做出有效記錄。在雨雪等惡劣天氣條件下,要注意避免露天施工,進行豎向水泥澆筑時要在模板底部填充一些水泥砂漿。在施工進行過程中,應保證混凝土振搗的連續性與均勻性,避免離析現象的出現。若混凝土澆筑的高度超過了3m,應采用溜管進行工作,澆筑過程中還應對每一個構件進行及時仔細的檢查以防構件出現移動或者變形。施工人員應縮短澆筑過程中的停歇間隙,保證混凝土在初凝時間內從而確保構筑物的完整性,考慮到實際施工中很容易因為多種因素導致間歇時間過長,因此施工人員應嚴格按照施工技術要求預留出設施工縫。新舊混凝土常常存在結合性欠佳的問題,導致剪力承受力不強,因此施工縫的承受剪力應相對降低。完成澆筑工作后還應充分進行振搗使模板整體填滿混凝土,還要排除混凝土的氣泡,這樣才能增強混凝土的強度,提升其質量。
(三)混凝土施工的裂縫處理
采用寬幅攤鋪機將混凝土進行攤鋪處理可以預防縱向裂縫的產生,但是在橫向裂縫上的處理效果不好,一般情況下會在每個施工日產生一條作業縫,作業縫一旦未能合理處理,就會影響到混凝土構筑物整體的平整度,導致凸起和下洼問題的產生。若接縫處的混凝土沒有實現有效的壓實,混凝土的結合強度就滿足不了要求,容易產生裂紋導致混凝土的質量下降,因此施工人員應提升混凝土裂縫處理技術。對于橫向裂縫的處理,可以采用平接縫方式,施工人員要在攤鋪機倒入最后一車混凝土攪拌材料前仔細觀察熨平板前部和輸送器中攪拌材料的量,要保證斷面和路中線盡量保持垂直,必要情況下采取人工方式進行有效修正;對于縱向裂縫的處理,可以采用熱接縫的方式,即在混合料鋪好的狀態下,預留十公分左右不采取碾壓處理,最后通過跨縫碾壓方式消除接縫的痕跡,多余邊角可采用冷接縫處理。
(四)重視混凝土養護工作
有關單位應在混凝土澆筑工作完成后安排管理人員對混凝土進行及時的養護管理,混凝土固化溫度標準一般在18攝氏度到22攝氏度,相對濕度為90%以上,標準養護時間應達到28d。施工單位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采用經濟性養護措施,主要包括溫度和濕度的控制,最好采用緊密覆蓋的方式來避免混凝土因為長時間暴露造成的水分蒸發的問題,進而保證最為理想的養護效果。
在冬季進行混凝土施工時,較為容易因為溫度過低造成水分蒸發過快,致使混凝土產生干裂現象,降低其抗滲透性,給整個工程造成負面影響,針對此問題,有關單位可以采用灑水養護、涂膜養護和包膜養護等。
結語
現階段,隨著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水利工程作為一項與國民經濟相關的基礎性工程對社會和人民做出了突出貢獻。水利工程的一項重要組成部分為混凝土施工,該施工極易受到溫度和氣候等自然因素的影響,存在這一些不足之處。因此,水利施工單位應認真分析和研究混凝土施工的技術要點,及時找出問題的處理措施,合理選擇原材料,嚴格按照施工標準完成施工工作,提升工程的整體質量,進而提高水利工程的經濟社會效益。
參考文獻:
[1]龔華.提高水利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質量控制探討[J].中國建筑金屬結構,2013(18):161.
[2]王瓊.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術[J].江西建材,2012(06):102-103.
[3]郭永青.土木工程項目的質量控制與加強施工管理[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3(04):59.
[4]張玉俊.水利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術的應用及質量管理要點分析[J].農業科技與信息,2016(10):126+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