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混凝土的應用中受其性能的影響極易出現裂縫問題,因此在水利工程中其一般都會采用相應的抗裂技術來對大體積混凝土進行施工,以此來降低其結構裂縫出現的幾率。本文針對水利工程大體積混凝土裂縫的特點進行分析,在此基礎上指出這些裂縫問題形成的根本因素,以此作為依據研究了在水利施工中可以采用的抗裂技術,從而提升大體積混凝土整體的質量,避免裂縫問題對水利工程的穩定性造成影響。
【關鍵詞】水利工程;大體積混凝土;抗裂技術
引言
目前在水利工程施工中大體積混凝土的應用非常常見,其作為水利工程的主要結構部分出現開裂情況將會使工程整體的質量降低。本身水利工程其應用環境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若是大體積混凝土存在裂縫問題將會使其抗滲性能下降,在長時間作用下可能會引發較為嚴重的工程事故,進而為水利工程帶來負面的影響。在此情況下就必須要做好對大體積混凝土的抗裂工作,為此必須要對其所應用的技術進行嚴格的控制。
1、 水利施工中大體積混凝土裂縫的形成因素分析
1.1 大體積混凝土中溫差裂縫的形成因素
溫差裂縫的形成主要是由于混凝土其內外部出現的溫度差值所導致的,一般此類裂縫的出現都是在混凝土澆筑完成后的初凝階段發生,其一般是在第三天后開始出現,溫差裂縫主要是由于混凝土中的水泥在水化熱反應下產生的熱量所導致的,此種熱量釋放會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因此一旦即出現延遲的問題將會導致內外內外溫差過大而產生裂縫情況。當溫差擴大到一定水平,內部承受應力持續增強,外部應力也隨之共同變大,如果外邊的應力超出混凝土本身所能承受的范圍,外表就會在這樣的情況下出現裂縫。假如自然環境的溫度減少,混凝土遇冷收縮,內部出現各種物質,導致混凝土收縮能力增大,拉應力也會在此時出現,導致裂縫。
1.2 大體積混凝土中干縮裂縫的形成因素
混凝土干縮裂縫的形成主要是因其在硬化過程中,水分流失而產生的,在此過程中其內部應力狀態會發生改變,在硬化中其所產生的應力作用可能會導致混凝土結構無法承受而出現裂縫情況。收縮的力道集合在一起,就會形成具備拉扯作用的應力,原來狀態相對穩定的混凝土在這種拉扯之下就會逐漸無法承受,最終導致裂縫出現。這種情況剛發生不久,拉扯的作用力非常集中,甚至直接作用在一個點上,隨著拉扯時間的延長,這種拉扯的強度也逐步增強,裂縫也就越來越大。
2、 水利施工中大體積混凝土的抗裂技術分析
2.1 對原材料的應用進行控制
在大體積混凝土的施工中其原材料是造成裂縫問題形成的主要因素之一,混凝土存在的水熱化問題是導致溫差裂縫形成的原因,因此為了控制混凝土溫升所產生的裂縫問題必須要對其材料的選用進行嚴格的把關。在混凝土的配制之前需要針對水泥的水熱化特性進行分析,針對水利工程實際的施工條件及施工需求來選用一些水熱化較低的水泥原材料,現今礦渣硅酸鹽水泥其水熱化程度較低。并且針對實際的大體積混凝土應用情況來看,一般其水熱化產生的溫升情況與水泥用量成正比關系,針對此種情況,可以根據實際的施工要求來降低水泥的應用量,并對骨料的級配進行調整,通過對骨料粒徑的加大來提升混凝土整體的穩固性,同時還需對材料的含泥量進行控制,其一般需要控制在百分之一以內。
2.2 對大體積混凝土表面裂縫進行修補
在水利施工中大體積混凝土表面出現裂縫情況則可以根據其影響程度來選擇適當的修修補技術進行處理,一般程度較輕的裂縫可以采用補強灌漿技術來對其表面進行修復,其主要是在出現裂縫的部位進行鉆孔灌漿的方式來進行裂縫填充,以此來對混凝土結構進行加固,從而使其裂縫部位得到有效的填補及修復,保證其處于一個較為穩定的狀態。同時在裂縫修補中還需注意如果裂縫問題較為嚴重,則灌漿技術使用效果無法達到有效修復的目的,此種情況則需要對結構中出現裂縫的部位進行移除來進行重新施工,同時需要注意對混凝土連接部位進行控制保證其與原本的混凝土結構進行有效的結合。
2.3 大體積混凝土的振搗技術
為了保證大體積,混凝土及密度可以達到規定的要求來避免出現裂縫問題,必須要對其振搗施工進行嚴格的控制,根據水運施工的實際需求來看,現今所采用的振搗技術為三道振搗的方式,此種處理方式可以有效的緩解裂縫問題的產生。首道程序開展的位置是坡角,第二道在坡的中間段,第三道則需設定在坡頂。為了確保動能達到足夠的水平,在每道上安置兩個振搗器。正式開始振搗時,做好三道振搗的配合工作,保證坡面整體都能得到良好的振搗。同時振搗棒進入下層混凝土的深度要超過50mm,也要開展400mm左右的橫移。使用振搗棒需要按照快插慢撥的準則進行,如果出現泛漿的情況,表明振搗發揮的作用較佳。振搗完畢之后,使用刮杠對結構整體實施整理。
2.4 對溫度及時間進行控制
首先,在混凝土的溫度控制中,主要是為了避免溫度過高等情況對混凝土結構造成影響,因此在實際的施工中需要針對施工環境的條件來對溫度進行控制,在原材料溫度過高的情況下,可以采用風冷的方式來進行降溫,以此來避免材料的標號降低,從而對裂縫問題進行控制。其次,對拆模時間進行控制,針對大體積混凝土的特點來看,其拆模時間應當以實際的情況來進行確定,同時為了保證混凝土結構,其強度可以得到有效的提升,在實際中可以延長拆模時間,這樣可以有效的提升其結構整體的強度,在拆模完成之后,還需對其表面的溫度進行控制,這樣可以有效的防止溫度過高使其產生干縮裂縫的情況,一般其表面的溫度需要控制在15℃左右。
3、 結語
為了保證水利工程其穩固性、耐久性等都得到有效的提高,必須要對其大體積混凝土的施工進行嚴格的管控。尤其是在混凝土裂縫的處理上必須要采用適當的技術來提升其整體的抗裂效果,進而有效的防止裂縫隱患的出現及存在。同時在實際中還需對其對相關的抗裂技術不斷的進行完善,并對其使用的技術方案進行補充,以此來使抗裂技術的應用效果在最大限度上發揮出來,進而有效的提升整體的水利工程質量。
參考文獻:
[1] 姚錦淵.大體積混凝土抗裂技術在水利工程施工中的應用[J].華東科技:學術版,2017(5):182-182;
[2] 何昭寬,薛兆營.水利施工中大體積混凝土抗裂的技術研究[J].工程技術:全文版,2017(2):00175-00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