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東阿縣以農業生產為主,區內水資源利用以農業為主。其農田水利基礎設施主要包括農田灌排渠系設施,由取水樞紐、輸水配水系統,田間調節系統,排水系統、容泄區以及各種灌排建筑物組成。加強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是我國農業發展的重要舉措。加強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是提高農業生產綜合能力的前提。本文闡述了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的制約因素及其存在的問題,對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對策進行了探討分析。
【關鍵詞】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制約因素;問題;對策
一、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的制約因素
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的制約因素主要有:(1)建設時的國情因素。當前很多水利基礎設施是上世紀六七十年修建的,或者是在這些水利基礎設施的基礎上改造而來,上世紀修建的水利基礎設施立足于當時國情及自然條件,缺乏勘測規劃設計技術,施工條件簡陋,導致完工后工程設施存在很多不合理的地方,工程質量差,安全隱患多,這些工程設施一直未能得到修復,導致存在安全隱患的水利基礎設施一直沿用至今。(2)專業修復人才缺乏的因素。農田水利基礎設施維護維護隊伍成分單一、工作經費不足,導致工作人員積極性不高,使農村基層農田水利基礎設施修復缺乏及時的技術指導,使許多農田水利基礎設施維護業務開展難度增大,導致農田水利基礎設施發現安全隱患后得不到有效的專業性的修復。
二、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存在的主要問題
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為:(1)農田水利設施投入不足。由于農田水利工程具有跨區域的特點,目前鎮村一級經濟薄弱,資金匱乏,大多數投入大型骨干水利項目,對小型農業水利基礎設施建設補助項目少,補助資金少,爭取項目比較困難。同時,對地方政府配套資金的嚴格規定,給政府資金增加巨大的壓力。由此造成農田水利基礎建設滯后,這是農民群眾最密切關注的焦點,同時也是基層干部最操心、最難搞的“心病”。(2)農田灌排渠系設施存在的安全問題。農田灌排渠系設施中,嚴重威脅人民生命財產的是人工水渠和坑塘奪命渠不斷涌現,這些水渠在設計之初未充分考慮安全隱患問題,大多數水渠缺少安全防護與應急設施。(3)農田水利基礎設施陳舊。有些地方的灌溉設施體系相對簡單,安全隱患相對較輕,農民一般從井中抽水通過毛渠或管道將水直接引人農田灌溉農作物,安全事故雖然相對較少,但是安全隱患同樣不容小覷。由于地下水位下降,上世紀修建的部分井被迫閑置一,甚至報廢,但是這些報廢的水利基礎設施未能得到相關安全處理,嚴重威脅農友的人身和財產安全。不僅如此,上世紀修建的水利灌溉輔助設施大都不能滿足現在灌溉的需要,一些設施仍然在超期超限使用。
三、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對策的分析
1、加強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的科學規劃。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要針對各地區的實際情況,全面考慮生活、生產及生態用水狀況,科學、合理地估計當地水資源的承載能力,并在這些基礎之上進行合理的建設布局,突出重點,實現科學合理用水,堅決杜絕對水資源的浪費。在制訂建設規劃時,還要考慮長遠的發展目標,并對潛在的不利因素進行完整而科學地分析與論證,使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做到科學規劃、科學建設,避免破壞現有生態環境,合理使用水資源。
2、積極引入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新理念、新模式。隨著農業生產的發展,傳統治水模式已經不再適應現代農業發展,政府必須從原有的理論、思路和模式出發,不斷創新,并結合各地的實際情況,積極積極引入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新理念、新模式。(1)加強農田水利工程建設,提升農田抗旱能力。通過對現有的中小型水庫等蓄水工程進行清淤、擴容、除險加固,全面增加其蓄水能力;而對于老化失修的機井等灌溉設備,應抓緊修復或更新,以提高抗旱能力。(2)完善農田水利管理制度。進一步加快對農田水利管理體制的建設或改革,對一些小型農村水利工程進行產權確認,并加快產權制度的改革,在明確所有權的前提下,進一步搞活經營權、放開建設權,使農田水利建設逐步向市場化靠攏。(3)提高農田水利基礎設施抗旱減災能力評價的準確性。客觀、科學地對農田水利基礎設施的抗旱減災能力作出評價,避免在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過程中出現治理性干旱,并要對水資源管理建立相應的管理和監督機制,以避免出現建設不合理或用水不合理的現象。
3、不斷加大農田水利基礎設施的投資力度。主要表現為:(1)地方政府可將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資金納入到政府財政預算中,并隨著政府財政收入的增長而增加,以達到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資金逐年持續增長的目的,從而加大對農田水利投資的力度。(2)全面發展民營小型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在不妨礙國家統一規劃建設的前提下,地方政府可以本著誰建設誰受益的基本原則,調動社會各界的投資積極性,吸引全社會的資金來進行民營水利建設。(3)提高農民主動參與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熱情與積極性。地方政府應本著共建、共享的理念,提高農民對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重要性的認知程度,鼓勵和扶持農民自愿出資、投資建設農田水利工程;通過地方政府的積極引導,讓農民自愿參與投資。
結束語:
綜上所述,農村水利的基礎設施作為農業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保證糧食安全、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的重要條件,但在我國現階段的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中都存在則設施老化失修,資金投入不足等問題,因此必須加強對農田水利設施建設的管理。
參考文獻:
[1]盧濤.農村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基層建設,2015(32)
[2]胡成博.水利節水灌溉工程的建設與管理[J].中國科技博覽,2015(47)
[3]張新等.略談山東聊城茌平縣農田水利建設的推進[J].科技與創新,20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