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使得各行各業中出現了大量的新興技術,促進了工作與經濟效益的提高。在水土保持監測技術方面,由于傳統監測方式無法有效的滿足現代化的發展,因此無人機遙感技術逐漸被應用到了水土保持檢測工作當中。基于此,本文就談談無人機遙感技術在生產項目水土保持監測工作過程中的有效應用,以供參考。
【關鍵詞】無人機遙感技術; 水土保持監測; 應用
無人機遙感技術指的是無人機和遙感技術的結合,前者為載體,通過無線電來對其予以操控,再運用搭載的傳感器來對具體的圖像信息予以獲取,并結合計算機技術來對獲取到的圖像信息進行加工處理,以此來將其制作成精密度較高的三維圖像。因為無人機可以抵達人類無法前往的危險的區域,同時和傳統衛星遙感技術相比,其不會受到空間與時間的限制,并具有機動靈活與分辨率高的優點。
一、水土保持監測存在的問題
我國由于存在較為特殊的自然地理與社會經濟條件,使得水土流失成為了我國在環境方面的主要問題。并且,水土保持監測工作方面存在的問題嚴重制約著水土保持工作的有序開展。盡管大部分管轄區域均采取實地調查的方式來對水土保持工作予以監測,但這一方式只能夠在較小的范圍內進行,精確度較低,且極易受到人為等相關因素的影響。其次,部分區域由于較為險惡,人類無法安全的踏足,因此對其的監測較為困難,使得該區域的相關數據信息獲取不到。而衛星遙感技術則極易受衛星軌道的前置,再加上經常性的自然因素影響衛星的作業,如云層遮擋等,進而存在著大量的漏洞,嚴重影響監測的準確性。
二、無人機遙感技術在水土保持監測中的應用
(一)具體目標和技術創新
將無人機遙感技術應用于水土保持監測工作當中是為了對生產建設項目予以全過程與全方位的監管,其中主要涉及上報、審查和審批水土保持方案以及監測、驗收和評估水土保持等,進而確保全部生產建設項目都具有相應的動態信息,同時各級水土保持管理部門也可以隨時掌握與了解水土保持的工作進展,這樣就可以及時發現問題,并在第一時間制定解決措施。
技術創新指的是對空間技術、水土保持監管業務以及信息技術等予以深度融合,通過無人機遙感來對生產建設項目在水土流失方面的棄渣場設置、防治責任范圍以及擾動地表面積等予以實時的監控。并在生產項目開始建設之前,通過無人機遙感技術來對邊界與位置予以明確,同時在開始施工后結合監控邊界的具體變化以及未編制方案等相關情況,然后采取自動報警等方式來提醒有關部門及時到現場對進度予以核實。
(二)生產建設項目的水土保持動態監測
水土保持動態監測主要指的是通過多種方式,來對生產項目建設過程中的水土流失數量、強度以及分布等予以動態監測,以此來檢驗項目建設區在水土保持方面所采取防治措施的具體效果。無人機遙感技術,屬于“空基”的主要手段,其將逐漸成為“天地一體化”監測系統當中的中流砥柱。無人機遙感技術可以通過其所具備的高空間分辨率、高精度以及高效率等優點,來對直接影響區與項目建設區予以拍攝,以此來獲取測定范圍的DEM以及地形圖等相關數據。現階段,無人機遙感技術在水土保持領域主要應用于生產建設項目監測。例如運用無人機遙感技術來對新建鐵路的水土保持工作予以監測時,可以通過其來提取不同施工階段的擾動面積、棄渣量以及水土保持工作量等相關數據。并運用無人機記錄的多期影像數據,來對項目建設前后的相關數據予以對比,進而有效掌握監測重點區域當中棄土棄渣以及取土石料的實際動態變化,和植物、工程以及臨時措施等的具體防治效果與數量,以此來對擾動土地整治率、林草植被恢復率以及防治責任范圍等予以有效的明確,進而實現對生產建設項目水土保持情況的動態監測。
最后通過DEM來對相應項目區域當中的大比例尺地形圖進行更新,并結合具體影像運用相關軟件來繪制三維模型圖,以此來將項目所在區域的實際狀況展現出來,這樣既能夠為觀察者帶來較為真實的感受,還能夠詳細的將項目水土流失治理情況呈現出來,進而讓有關部門能夠更為直接的了解水土現狀,有利于及時對存在的問題進行針對性的解決,消除隱患。
結語:
綜上所述,在信息化不斷發展的背景下,水土保持監測技術也在不斷的推陳出新,高精度、低成本以及高效率成為了主要發展方向。作為在信息時代中誕生的一項新技術,無人機遙感技術在水利工程事業方面得到了極其廣泛的應用,使得監測更為準確、便捷,拖動了社會和經濟效益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張雅文, 許文盛, 韓培,等. 無人機遙感技術在生產建設項目水土保持監測中的應用——以鄂北水資源配置工程為例[J]. 中國水土保持科學, 2017, 15(2):132-139.
[2]趙靜嬌, 楊磊, 張欣. 淺談無人機遙感技術在水土保持工作中的應用[J]. 工程技術:全文版, 2017(1):00287-00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