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社會的發展,科技的進步,生態環境遭到了威脅,水資源受到了嚴重的污染,近十年來的自然災害的發生,如地震,致使水利水電工程一直在不斷加大資金來投入建設。水利水電工程為我們的生產生活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不過雖然水利水電工程一定程度上保護了生態環境,但是在施工過程中不可避免的對生態環境產生一定的影響。本文針對水利工程建設對于生態環境的影響以及對策分析,為實施水利工程建設提供些許建議。
【關鍵詞】水利水電工程;生態環境;影響;對策
前言:
在現代社會中,水作為一個重要的資源,影響著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水利水電工程作為一個重要的工程,它的好壞直接關系到我們人類自身,因此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我們要承認,雖然帶給我們極大的便利,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環境,破壞了生態平衡,因此,在水利水電工程建設的過程中,要準確認識到可能對環境造成的影響,并且積極尋找對策,確保水利水電工程能實施并持續發展。
一、水利水電工程建設的重要性
作為國土面積世界排名第三的國家,我國地域廣闊,水資源儲備量十分豐富,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的進步,水利水電工程顯得越發重要。我國是水利開發最早的國家,在戰國時期,著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誕生,并一直延續到現在。水利水電工程有多方面的功能,不僅體現在灌溉、發電功能,還能防洪、水利調配等,在現代社會中,在近兩年大力發展的旅游業、漁業、畜牧業、以及環境治理方面,水利水電工程都發揮著不小的作用,對于社會有著巨大的經濟效益。水電資源作為一種綠色能源,在當前的全球環境下,加大對水資源的開發與利用,有利于推動我國經濟的發展。我國水資源儲量豐富,南水北調工程充分說明了我國對于水利水電工程的重視程度。水利水電工程不僅肩負著國家能源供應的職責,同時還具備流域防洪、水量調配等功能。因此,在人們的生產生活,以及國家的發展當中,水利水電工程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二、水利水電工程對生態環境的影響
2.1對陸路生態環境影響
水利水電工程建設位于庫區周邊的土地可能產生淹沒的影響,如果建設面積過大,對附近陸路生態環境產生部分影響。對附近地區的氣候、降水量等都有一定的影響,主要表現為:水庫周邊水源的蒸發量增大,氣溫變化隨著不同的季節稍有減少。在水庫周圍的植被會面臨被淹沒的危機,使周圍的生態環境遭到嚴重破壞,以及大量的水土流失,嚴重的甚至是使周邊的野生動物被迫遷徙,尋找另外的棲息地。
2.2對水文情勢的影響
水文與物種兩者之間總是密不可分的,水流的位置影響著水流影響著物種對棲息地的選擇,水生生物賴以生存的環境與水資源的變化有著密切的聯系。河流、湖泊等影響著陸生生物及水生生物的種群與數量,河流的方向的變化則是由水流控制。在水利水電工程建設中,對河流的水量及水位的變化影響也很明顯。這些變化最后導致生態系統的完整性被破壞,對一些高要求的生物物種的存在產生較大的威脅。
2.3對氣候的影響
水利水電工程在建設的過程中,會建立建立許多的蓄水池和水庫作為儲存,因為需要長時間暴露在外面,在陽光的照射下水量被蒸發了一部分,所以大多水庫周邊濕氣很重,氣候濕潤。所以降水量普遍較少,但是在水庫周圍的區域降水量較多。隨著雨季的來臨,降雨情況隨之發生變化,較高地勢迎風面降水量增加,反之減少。在大氣流的作用下,使得冬季降水量增加,而夏季大氣流的作用減弱,則降水量減少。
2.4對水生生態影響
建設水利水電工程不可缺少的是建設電站,對于水庫內的流水生物來說有很大的影響。隨之衍生出水文、水溫以及水質的變化。魚類的產卵數量減少,甚至發生基因突變。在相對平穩的地區生活,數量猛增,在泄洪時致使魚類產生氣泡病。
三、生態環境保護對策
由于水利水電工程會對生態環境造成較大的影響,在建設過程中,更應該注重有效的措施加以保護。加強對環境影響的評估機制,在水利水電建設過程中,不光要評估對周圍水質、土質的破壞程度,還要對周圍的環境、及周圍的動物棲息地進行評測。在這些條件的基礎上,提前制定出優秀合理的解決方案,用來應對隨時可能出現的問題。通過對環境的監測,選擇最合適的位置建設水利水電工程的位置,最大程度的減少對生態環境的破壞。嚴格遵守環境保護優先的原則,合理的進行工程建設規劃。在選址的過程中,選擇合適的位置進行施工,盡最大可能減少占地面積,降低對周圍環境的影響。工程結束之后,采取有效措施,對建設中破壞的生態環境進行修復。增強法律約束和政府管理責任,制定水利水電總體規劃,通過構建法律確保相關負責人依法實施。強化有關部門職責,將保護環境的理念深入落實。
減少對水文情勢影響,確保蓄水池在工作中的泄流量在可控制范圍內,減少對下游生物的影響。棲息保護、放流等均會影響河流段的水生生態環境。根據實際情況布置相關有利于環境的裝置,為該地區的生態環境建設提供保障。為了防止某類水生生物種群受到影響,選擇合適的地址修建適合該物種生存繁衍的環境。
落實各項生產防護措施,要嚴格要求水利水電工程對生態環境的保護,對于施工建設中產生的石料、生活污水,采用無害技術進行二次處理,循環再利用。對施工器械、車輛安裝防塵設備,對砂石道路噴灑水除塵,減少污染。對廢棄渣滓進行有序堆放,防止占用管道造成排泄困難。 水利水電建設必須貫徹落實相關法律法規及環境保護政策,做好區域環境保護工作,嚴格審核是否符合國家標準。隨者社會的發展,人們對環境保護的意識逐漸加強,實現可持續發展是我們一直追隨的目標,也是今后發展的重中之重。
結論:
水利水電工程是當代社會發展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人們的生產生活、社會經濟的發展、生態環境的保護,都有著重要的意義。當然在建設的過程中免不了對原有的生態環境產生破壞,在建設過程中一定要充分了解相關方面可能產生的影響,才能制定有效措施加以保護,確保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圓滿成功。
參考文獻:
[1].王冰玉, 劉莉. 淺談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對于生態環境的影響及保護措施[J]. 科技與創新, 2016(20):31-32.
[2].譚文軍. 淺談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對生態環境的影響[J]. 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 2015(22):00228-00228.
[3].廖旭, 諶巧紅, 周進多. 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及保護措施[J]. 科研, 2016(8):00239-00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