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水利資源是可再生資源,其對于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并且水利工程是我國最重要的基礎設施之一,對整個社會發展和經濟建設具有重要作用。水利工程的防洪、發電、供水、灌溉和養殖等效益必須通過安全生產的標準化管理才能實現,基于此,本文闡述了水利工程安全生產標準化管理的必要性,對水利工程安全生產的主要特征以及加強水利工程安全生產標準化管理的策略進行了論述分析。
【關鍵詞】水利工程;安全生產;標準化管理;必要性;特征;策略
1、水利工程安全生產標準化管理的必要性
水利工程運行具有技術性強、涉及面廣、人員素質參差不齊等特征,如果平時管理工作沒有做到位,就會造成安全隱患。因此水利工程企業在安全生產運行過程中,需要不斷提高水利工程安全生產運行水平,同時還要增強防范、化解設備風險的意識以及加強對水利工程安全生產運行的標準化管理。
2、水利工程安全生產的主要特征
(1)涉及工種多。水利工程建設涉及面廣、工程量大、生產難度大、受環境干擾多,因此生產過程中需要涉及的工種非常多.并且水利工程安全生產建設又是一個統一的不可分割的整體,各不同種工種、工序之間存在著千絲萬縷的影響,如果發生事故,往往會發生連鎖效應,將導致不可挽回的重大損失,因此水利工程安全生產必須經過多重比較和反復論證,同時根據現場實際情況進行有效的動態控制,在安全生產過程中不斷調整、不斷優化,確保生產安全和工程質量。(2)安全生產難度大。水利工程建設由于生產場所的特殊性,一般位于江河之上,地形復雜,安全生產難度大。生產過程中往往需要對河流進行安全生產導流或者圍堰截流, 這些既是生產正常進行和保證安全生產質量的必然措施,也是發生事故的原因。
3、加強水利工程安全生產標準化管理的策略
3.1嚴格水利工程設備安全生產標準化管理。水利工程設備安全生產運行需要嚴格設備運行過程中的檢修維護工作,減少缺陷率,保證相關設備的可靠運行。水利工程設備的修檢質量高于一切,特別是設備運行狀態中要采取合理的檢測方式,這樣才能保證水利工程運行設備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3.2加強生產現場安全設施的標準化管理。(1)生產區域主要進出口處應設有明顯的施工警示標志和安全文明規定、禁令,與施工無關的人員、設施不應進入生產區域;在危險作業場所應設有事故報警及緊急疏散通道設施。(2)生產現場必須設有“五牌一圖”,即工程概況牌、管理人員名單及監督電話牌、防汛消防責任牌、安全生產無事故牌、文明施工牌和生產現場平面圖。(3)生產現場所有人員必須正確佩戴安全防護設施,進入生產現場應佩戴安全帽;高空作業佩戴安全帶,并做到高掛抵用;臨水作業應穿好救生衣;其他作業人員配備相應防護用品。臨邊、洞口、樓梯口、井口等按要求設置防護欄桿或進行封閉,并掛設安全網;進出入口和通道搭設安全防護棚。(4)施工設施、臨時建筑、管道線路等設施的設置,均應符合防汛、防火、防砸、防風、防雷以及職業衛生等安全要求,須經驗收合格后方準使用。(5)項目部應根據工程實際,編制臨時用電施工組織設計,并嚴格按方案進行操作?,F場施工用電須實行三相五線制,采用標準電箱,實行三級配電二級保護,沿線線路應采用架空或埋地敷設,嚴禁亂拖亂拉。(6)生產現場所使用的所有施工機械設備軍營進行驗收檢查,合格后方準投入使用,而對挖機、樁機等大型設備應按規范要求委托有資質的第三方檢測機構進行檢測,確保所用機械設備性能良好,操作安全。
3.3強化水利工程周邊災害監測設施的管理。水利工程安全生產運行過程中,強化大壩或者廠房周邊的災害防護設施的管理也是一項重要保護措施.其一,要加強監測周邊地質和氣象災害,盡量做到能夠提前預警異常情況,這樣可以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其二,為了防范暴雨、山洪、落石、塌方等自然外力的損傷,需要提高防范設施的等級,做好妥當的維護管理工作。其三,對于水利站廠房外的截排水設施,以及廠房內的抽排水設備,它們的容量都要足夠且要完好無缺。最后,設計標準范圍內遇到突發性災害時,一定要保證水利工程的安全,一旦超過設計標準的情況,抵御能力也要強,以便降低其損害程度,從而獲得后續處理機會。
3.4加強水利工程安全運行風險標準管理。(1) 加強風險回避管理。關于風險回避方案,第一、在汛期來臨前,依據當地年平均降水量做好水庫調節,與調度協調發電將高水位降至汛期控制水位,如遇臺汛期來水較大緊逼設計洪水位時,嚴格執行水力部門精神及時泄洪,從而為水工建筑的安全度汛和機電設備的安全提供有力保障;第二、如果雷暴中心處于廠區的位置,這時只能帶廠用電,可以有效防止雷電波侵襲機電設備;第三、針對那些前景好但不成熟的生產技術和設備,水利工程企業不可進行推廣使用,為了防止不必要的損失;其四,在上報電力生產計劃的時候,水利工程企業一定要清楚全年來水量和機組的運營狀態,最好按照下限電量報計劃,這樣可以杜絕枯水年,減少機組檢修期,避免形成“倒扣電量”的損失現象。(2) 加強損失的管理。損失管理實際上是“預防損失”和“減少損失”的有效結合,其是一個完整的、周密的計劃系統,具體包括預防、災難、應急等三種計劃,即對水利工程企業制定的防洪預案、防雷生產預案以及水利工程生產技術部門的事故處理預案等等管理。
4、結束語
綜上所述,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使得水利工程建設不斷增多,同時也出現了一系列的安全生產運行事故。并且水利工程安全生產運行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水利工程建設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所以對水利工程安全生產標準化管理進行分析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朱才慧.水利工程施工中的安全管理措施[J].建筑知識,2017(05)
[2]穆娟.水利工程標準化管理創新方式解析[J].工程技術,20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