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黑臭水體不僅對城市的水景觀造成嚴重的影響,而且還給人帶來不愉悅的觀感,使水體功能性喪失,將人們的親水和取水需求機制,同時還對周圍居民的身體健康造成影響,對人們的呼吸系統、循環系統、消化系統都有不良影響。因此,將城市河流的污染問題解決、恢復河流的生態和社會功能不僅與城市整體形象的提升息息相關,更是與居民健康和生活息息相關,是十分必要且迫切的,所以對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技術的研究加強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黑臭水體;治理技術;問題;應用
1、黑臭河道治理現存的問題
1.1協調機制問題
黑臭水體的治理工作涉及到政府多個職能部門的協調以及各職能部門之間的聯動機制。由于黑臭水體綜合治理體系還沒有完善,所以,對黑臭水體的治理工作協調難度比較大。治理協調機制的不完善直接影響黑臭水體的治理效果,城鄉結合處及區縣交界處居住人員情況比較復雜,所以,也增加了黑臭水體的治理難度。
1.2污染源頭問題
目前影響城市中心區域河道水質的主要因素是城區居住小區特別是老小區雨污混接嚴重、部分改造工程截污納管不到位等以致大量污水排入河道。另外城區邊緣和郊區、工業園區的情況更加復雜:禽畜養殖污染物、企業私自接管、私排亂接行為比較普遍。
1.3治理效果問題
黑臭水體治理一般以一定時間內的整治效果進行考核,沒有從長期治理的角度考核工程,治理不能長期保持良好的效果,導致水體只能在考核期限內的一段時間得到有效改善,而后又反復惡化。
1.4區域河道交叉污染問題
目前,全國各地都在進行黑臭水體治理工作,很多地方治理河道片面性,一條河一條河的被動的治理:為應對上級考核任務而治理,沒有統籌計劃,沒有從整體治理角度結合區域性治理的遠見。所以會出現治理完成河道又反復黑臭的現象。
2、黑臭水體治理技術的應用
2.1活水循環等其他技術
活水循環技術主要是將清潔水補入黑臭水體中,從而促使水體的流動效果,促進污染物稀釋、分解及擴散等。清水補給措施既可以作為一種臨時措施,也可以作為一種水質維持的長效措施。此外還有就地處理和旁路處理技術,適用于不具備截污條件時的黑臭水體治理,將黑臭的水凈化后再進入水體,也適用于突發性水體黑臭事件的應急處理。
2.2控源截污技術
控源截污技術主要是防止各種外來污水、污染物直接或間接進行城市水體中,主要由城市面源污染控制及截污納管技術兩種構成,其中利用鋪設污水管道收集污水措施效果最好。控源截污是黑臭水體治理的根本措施,也是采取其他技術措施的前提,但實施起來難度大、周期長,這些措施的實施,需要城市規劃建設整體上統籌考慮。
2.3生態修復技術方案
為了加強對水體內源污染的治理,相關人員可以利用微生物對腐食食物鏈進行重建,加強對生物修復工程面積的合理控制,在河底及坡岸同時均勻投灑菌劑,菌劑投量充分考慮啟動底棲生物鏈構建的先鋒種群的種群優勢和底質礦化速率。第一,加強對人工水草的布置,降解上覆水體中的有機物,提高水體透明度,為沉水植物種植提供條件,由于治理區域水質較差,在目前的水質條件下,達不到沉水植物存活要求;第二,對黑臭水體進行微孔曝氣,在河面下方30cm左右進行微孔曝氣設備的安置,從而增加水體中溶解氧,提高水體透明度,從而促進好氧微生物的良好生長;第三,在水體中利用生態調控對水生植物群落進行重建,主要包括沉水植物、挺水植物及漂浮植物等,實現提升河道景觀,建立營養鹽輸出途徑的目的;第四,對水生動物群落進行重建,主要目的是延長食物鏈,構建水體生態系。
2.4離心脫水技術
在河道清淤過程中可以選擇合適的清淤方式,如在周邊沒有棄土區的地段可以選擇采用污泥脫水的方式進行妥善處置,同時避免了清淤造成的周邊環境污染。針對黑臭水體的疏浚底泥處理工藝主要是利用水上絞吸船及路上絞吸車將底部淤泥輸送到篩分系統中,對大顆粒物質進行分離處理,經均質調配后,泵送至離心機入口,與投加的絮凝劑混合,由離心脫水機進行固液分離。同時,濾液可以用作調配水或者直接再次利用。
3、黑臭河道整治對策分析
通過總結黑臭水體治理存在的問題,建議考慮從以下幾方面開展河道水體治理工作。
3.1明確指導思想,創新管理模式
城市黑臭水體的治理過程具有一定的系統性,要想從根本上治理實現對黑臭水體的治理,就應該加強在該工作中加強政府職能。首先,加強對黑臭水體治理思想的指導,政府部門應該根據城市水循環系統及水系統建設的具體情況,加強對黑臭水體治理方案的設計及規劃,避免傳統的城市黑臭河道治理只局限于城市區域河段或者整條河道的某一條段的狀況;其次,部門協調方面,市級建設行政管理部門是綜合管理的主體,應積極發揮主導作用,設定統一目標,協調城市城管、環保、規劃、水利、公安等部門的工作,發揮部門之間聯動;最后,加強對工程的協調工作,對不同河道整治工程進行綜合協調,對不同的工程特點及實施目的進行充分掌握,進而促使綜合性整治網絡的形成,形成區域化治理避免整治后的周邊水系交叉污染。在對河道進行整治過程中,不僅要提高河道環境衛生質量,而且要加強其防洪抗旱及水系溝通的功能。
3.2集成綜合技術,完善生態修復
現階段,針對黑臭水體進行治理的關鍵技術主要是控源截污技術、離心脫水技術、活水循環技術等,從實質上來說,對城市黑臭水體的治理其實就是對水生生態系統進行的修復及完善,所以,要從根本上解決黑臭河道問題,就要從水生態系統的結構和功能入手,具體河道具體分析。首先,建立相對完善系統的污水截流與污水采集系統,加強河道截污網絡的構造;其次,對各種黑臭水體治理技術進行綜合分析,根據河道的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治理技術進行生態修復工作,促使水體生物多樣性的恢復及水生態系統的完善。對于土地資源豐富的郊縣可采取河道景觀和濕地建設相結合的方法,建成公園式的休閑場所。對土地資源緊張的市區,篩選耐污性和適應性強的水生生物物種,優化工藝組合參數,逐步構建完善的水生生物食物鏈,這對于尋找適合城市穩定有效的黑臭河道治理技術是最佳的選擇之一。
4、結束語
城市黑臭水體整治工作任重道遠,在治理方面要一河一策、一河一方案、區域化治理,從長效保持角度綜合治理。我國向環保可持續發展轉型的重要一步就是城市河道水體污染治理工程,經濟產業結構發展的必然就是對其采用長期可持續治本的處理技術。國家應對相關環保治理民生工程大力相應,從而為建造健康和諧綠色的中國,采取一些強有力的政策手段以及技術扶持。
參考文獻:
[1]張列宇,王浩,李國文,熊瑛.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技術及其發展趨勢[J].環境保護,2017,05:62-65.
[2]崔曉冰,蒲文鵬,劉旭.黑臭水體治理技術研究[J].廣東化工,2017,06:118-119.
[3]俞利楠.離心脫水技術在城市黑臭水體綜合治理中的應用[J].中國水利,2017,1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