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草
內容摘要:作業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環節,新課程對于小學的課堂的語文作業設計有了更高的教學要求,怎樣在新課程的要求下,對小學的語文課作業設計進行改革,也成了每個教師所要思考的難題。在小學的課堂上,語文是一門比較重要的課程。對于語文教師來說,通過語文作業的布置,使得學生能夠收獲知識,提高思想,也就實現了教師的教學目標。也因此,語文教師要根據教學目標進行作業的設計,使得課堂教學的質量得到了更好保障,也使得教學目標能夠更好的落實。
關鍵詞:語文課堂 作業設計 策略
語文作業是學生們用來鞏固以及掌握書本內容的一個重要途徑,也是學生們查漏補缺的重要方式。通過精心的設計學生的作業,教師去批改作業,一方面有助于幫助教師去梳理自己的教學內容,把握學生的教學效果,找出自己在教學中的優缺點,也能夠及時的對自己的內容進行鞏固。為了能夠去提高教師的教學效率,去提高學生們的學習效果,教師也應該合理的去設計學生的作業,認真批改,查漏補缺。
1.學生的差異及教師作業設計的基本策略
1.1學生差異形成的原因。在學習的過程中,我們會發現學生之間是存在著個性的差異的。對于每個人,不管是先天因素所造成的個體差異,還是后天的成長中家庭教育以及學校教育所造成的個性差異,都會對學生產生相對較大的影響。這導致了學生在智力、興趣、性格、氣質以及學生風格上都產生了較大的差異。學生的學習不僅受到教學活動的影響,也會受到自身的因素的制約。這也就造成了有的學生學習效果好,有的學生教學效果差一點。因此,教師也必須了解學生的不同的差異,并且根據學生的興趣來采取分層教學的方式,從而來進行因材施教,提高教師的教學效率。這些差異雖然很難處理,但是需要教師來采取方法靈活的去處理各種各樣的情況。了解了學生的情況之后,可以幫助教師理解學生差異的原因,又可以幫助教師針對學生的情況進行有效的教學。
1.2教師作業的基本設計。教師應該根據語文課程的要求來展開自己的課堂作業設計。根據新課標所提倡的新理念,語文教師也應該及時的轉變自己的教學理念。因此,在進行作業設計的時候,教師應該根據新課程所要求的新的導向和概念,從多個層面去計劃和設計,包括以下價值觀、方式和能力等方面的要求。但是,教師所展開的一切的設計必須應該扎根在語文教材的基礎之上。語文課本是根據大綱的要求所編寫的,而語文課堂的教學目標也需要在每一節課的實際內容之上去體現。小學生的身心發展都相對的不夠成熟,各種思維模式都沒有定性,教師更要因材施教,綜合考慮學生們的興趣愛好。教案是作業設計中的最重要的一部分,進行有效的教案設計需要教學次序安排夠妥當,教學程序計劃合理,教學方式分類妥善,教學形式和教學媒體的應用恰當。實際上改善怎么教學和怎么學習的問題,采用了恰當的教學方案,就能夠解決一部分的難題,達成教學目標。
2.小學語文課進行分層教學的策略
2.1合理的布置作業數量。教師應該放棄這種學科作業布置的越多,學生也就越來越重視自己這門學科的想法,在布置作業的時候需要相互協調,統籌兼顧。教師不應該只考慮增加自己這門學科的作業量而忽視了其他學科也可能布置很多作業。如果每個教師都只是爭先恐后的去增加自己的作業量,學生需要去完成的作業就會變得越來越多,增加學生的負擔。因此,數學教師在布置作業的時候應該把給學生布置作業的時間控制在一個小時左右,這樣加上其他的學科作業,學生都需要可能有三四個小時的作業。學生在完成作業之后,也需要留下來一些時間去預習或者復習其他的學科的內容。學校也可以對學生進行一部分的問卷調查,了解學生每天學習所要花費的時間如果感覺學生作業時間過長,影響了學生的休息時間,教師們應該采取一定的措施,合理安排布置數學作業的數量。
2.2布置不同的學習任務。教師可以布置多種可以讓學生選擇的作業和練習方式。我們可以把練習和學生的作業分成三個層次,分別為基礎作業和練習,提高作業,和拔尖的作業與練習方式。每一個學生應該根據自己的學習情況,結合自己的學習時間來選擇自己想要的作業和練習方式。在每一個做作業的批改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對做拔尖題的中等的學生進行一倍加分,對學習困難的學生做那些提高題進行一倍加分,如果做提高題做對了的話可以進行二倍加分。學生如果做錯了題目則不進行加分評分,如果能夠弄清楚題目的來源,然后再次進行評分。就這樣,學生根據不同的分數,切實的經過自身的努力,能夠真正的沉入到學習中去。
綜上所訴,教師作為一個教育者,有一定的責任也有一定的義務來認真的對待每一個學生,促進每一個學生都能夠得到個性發展。只要教師能夠采用恰當的方法來引導和教育學生,因材施教,就能夠激發學生的潛能,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
參考文獻
[1]鄧瑞春.小學語文作業分層設計方法與途徑[J].中文信息,2015(7).
(作者單位:重慶市渝北區龍溪小學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