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曉遲
關于小額貸款公司發展的若干思考
◎文/李曉遲
過去十多年,我國小額貸款公司在支持小微企業和涉農領域等經濟相對薄弱環節的資金融通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形成了對金融市場的補充。但近年來隨著市場環境變化和競爭日益加劇,小額貸款公司面臨的問題加速暴露,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行業的持續發展,尤其是在行業立法建設、監管有效性提升、業務發展方向等方面需要引起重點關注。
小額貸款公司;外部約束;內部發展
我國的經濟建設,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的經濟快速發展,借鑒了很多發達國家的歷史經驗及教訓。但因發達國家少有向小額信貸傾斜的經驗可供參考,故而我國在發展小額信貸業務時難有發達國家的歷史經驗可研究。并且,作為目前GDP世界排名第二位的最大發展中國家,我國在很多經濟領域,例如:小額信貸業務,是其他發展中國家的重要借鑒對象。有鑒于此,我國在小額貸款公司的發展問題、監管問題、風險研究方面尤須謹慎。
經濟全球化的大趨勢下,很多發展中國家在融入世界經濟的過程中處于弱勢的競爭地位。為發展本國經濟,一些國家將重心轉向小微企業和涉農經濟,為其提供信貸資金,提高經濟活力,進而促進本國經濟發展。
1993年,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成立了“扶貧經濟合作社”,率先開展小額信貸項目。1996年至2000年間,中國政府和農業銀行(農業發展銀行)主導的“政策性小額信貸扶貧項目”開始實施。2000年之后,國內一些農村金融機構也進入了小額信貸領域,嘗試發放“小額信用貸款”和“農戶聯保貸款”。此后,我國小額信貸進入到全新階段。
2005年,我國率先在山西、四川、貴州、內蒙古和陜西開啟了小額貸款公司試點工作。2008年5月出臺的《關于小額貸款公司試點的指導意見》,進一步促進了我國小額貸款公司在全國范圍內的建立。截至2017上半年末,我國共有小額貸款公司8643家,從業人員約10.8萬人,基本形成了多層次的小額信貸機構體系。
在經歷了2015年之前的一個快速發展期后,近期我國小額貸款公司數量和從業人員開始出現下降,部分機構逐漸退出市場。與2015年末相比,2017年6月末機構數量減少267家,從業人員減少9216人,實收資本減少187.89億元。
我國小額貸款公司在成立初期貸款余額快速增長,但近年來增速已明顯放緩,由此造成行業總體規模依然較小。2017年6月末,貸款余額僅為9608.2億元,尚不足同期金融機構各項貸款余額的1%。故而,我國小額貸款公司若想實現最初的設計初衷,發展成為金融業的重要補充仍需經歷較長時間的錘煉。

表1 2016年各地區小額貸款公司貸款余額與地區生產總值的對比情況(按比值降序排序)
將各地區小額貸款公司貸款余額與地區生產總值的比值進行排序可以看出,小額貸款公司的發展程度在區域間呈現出較大的差異性。其中,比值最高的為重慶市,已達5.64%,而最低的湖南省僅為0.33%,之間相差16倍之多。進一步分析發現,小額貸款公司發展水平與當地經濟發展水平并無明顯的相關性。
從小額信貸發展的起始目標來說,主要是為了扶持小微企業和涉農經濟,尤其是經濟欠發達地區的農戶等在傳統融資渠道中很難獲得信貸的群體。因此,目前實際數據表現出來的小額貸款公司發展水平與當地經濟發展水平無明顯的相關性,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國小額貸款公司的發展過程有可能偏離了其起始目標。
1.行業立法缺失,導致發展缺乏有效支撐。目前,我國國家層面尚未完成對小額貸款公司的立法建設,行業管理工作開展的主要依據為2008年下發的《關于小額貸款公司試點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長期缺乏行業立法,造成小額貸款公司在持續發展的同時,面臨一些法律和監管方面的障礙。如,小額貸款公司管理的法律體系不夠健全、各地區制定的監管標準不完全一致等問題。行業立法的缺失,形成了小額貸款公司較快發展與管理體系相對落后之間的不平衡。
2.管理要求不一致,造成轉制升級存在難點。按照《小額貸款公司改制設立村鎮銀行暫行規定》的要求,小額貸款公司在符合特定條件下,可以申請改制設立村鎮銀行。一旦轉制成功,小額貸款公司就可以吸收公眾存款、擴大業務范圍,并享有金融機構的各種優惠政策。然而,轉制升級執行中存在一些難點。如,按照《村鎮銀行管理暫行規定》和《村鎮銀行組建審批工作指引》的要求,村鎮銀行的主要發起人為銀行業金融機構,且持股比例不低于20%。而《指導意見》中關于小額貸款公司設立的規定為,“單一自然人、企業法人、其他社會組織及其關聯方持有的股份,不得超過小額貸款公司注冊資本總額的10%”。持股要求上的區別,造成非銀行系小額貸款公司在轉制過程中面臨兩難境地,或為謀求機構發展放棄控制權,或勉強維持原有模式繼續經營。
3.地方監管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限制了對行業發展指導作用的發揮。一是監管人員數量較少,難以實現對機構的全面管理。目前,小額貸款公司的日常監管主要由各地區金融局(辦)負責。與銀行業、證券業和保險業動輒幾十人、乃至上百人的監管隊伍不同,部分地區金融局(辦)只能配備幾名專職人員負責小額貸款公司的日常管理,因此監管重點側重于準入、退出、業務資質等方面,監管的深度有待加強。二是配套建設不夠完善,制約了監管職能的充分發揮。為解決監管人員緊缺問題,多數地區有針對性地開發了電子化監管信息系統,用于提高對小額貸款公司的日常監管效率。從管理效果上看,信息系統建設提高了監管數據的采集效率,但個別地區系統開發還處于起步階段,一些智能化功能建設還有待完善,一些如擔保方式等重要信息仍需依靠人工匯總。三是管理要求操作性有限,難以實現既定目標。如,某地區管理辦法中要求,小額貸款公司要建立審慎的資產分類制度,但未明確資產分類的劃分標準,造成制度執行可能會流于形式。
1.機構綜合實力較弱,行業競爭壓力不斷增大。統計數據表明,盡管小額貸款公司總體規模不斷提升,但個體機構的發展并未能實現跨越式進步。從單家機構的平均貸款余額看,2017年6月末為1.11億元,與2010年末相比僅增長47.13%。機構規模小、綜合競爭力弱仍是困擾小額貸款公司發展的突出問題。在此背景下,近年來互聯網金融技術不斷進步,其市場定位與小額貸款公司有部分重合,已形成一定的替代運用。加之,商業銀行對普惠金融的重視程度日漸加深,勢必會加大其在小微企業貸款上的投入。在兩者的夾擊作用下,小額貸款公司如何突破重圍、發揮優勢,立足產品特色、捕獲消費者信心,將會成為今后一段時期的重要任務。
2.主營業務不突出,貸款大額化、集中度高。小額貸款公司的設計核心是為了解決小微企業和涉農經濟融資難問題,但受市場環境變化和業務管理能力等因素限制,一些機構經營逐漸暴露出產品類型單一、資金定價過高等問題,造成主營業務偏離最初方向。據了解,這部分機構有的涉足于房地產、產能過剩等限制性行業,有的為流動性緊張的企業提供了過橋貸款。上述兩個領域貸款的共同特點是金額大、集中度高,易受市場環境變化的影響,小額貸款公司將大量資金投向這類領域可能會加劇其風險暴露,進一步通過融資鏈條還有可能形成風險的外溢效應。
3.管理體系不健全,加大風險合規管控壓力。一是制度建立流于形式。為規范發展,小額貸款公司應結合自身的發展定位和業務特點,有針對性地制定管理規定和操作規程。但在實際操作中,個別機構簡單照搬監管規則或直接套用其他公司管理規定,造成制度操作性較差、無法有效落實。二是制度執行力相對薄弱。在小額貸款公司的對外宣傳中,快速和靈活的放貸方式作為宣傳點被不斷放大和渲染,卻從一個側面體現出其風險意識不足的問題。小額貸款公司貸款投放與否,應基于授信管理要求,對客戶的風險水平進行全面評價后,再做出判斷。而實際操作中,一些機構的授信管理仍停留在書面分析評價層面,貸款發放與否主要依靠業務人員的主觀判斷,造成管理制度形同虛設。
4.人才隊伍建設不理想,易延緩機構發展進程。截至2017上半年末,平均每家小額貸款公司僅有12.5人。人員配置不足,造成部分小額貸款公司在日常經營中,無法實現前、中、后臺的有效隔離,既做業務又進行審批的現象時有出現,盡職調查、持續監測操作性較低。與此同時,小額貸款公司的員工素質與傳統金融業相比,也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現為:除部分高管和業務骨干外,多數業務人員從業經驗較少,金融知識和技能相對薄弱。而一些機構又未能及時建立人才培養計劃,造成員工培訓機會較少、業務能力提升較慢,難以在機構持續發展過程中發揮有力的推動作用。
1.加快推進立法建設。建議積極推進小額貸款公司的立法工作,制定明確的行業準入、業務經營和市場退出要求,引導機構在不同地區間的科學配置。明確行業監管主體,理清監管職責,統一監管要求,落實監管責任制,督促小額貸款公司堅持服務小微企業和涉農經濟的設計初衷,實現科學發展。
2.明確長期發展方向。建議適當放寬小額貸款公司向村鎮銀行轉制的條件,引導其建立合理的經營預期,鼓勵其不斷加強內部管理體系建設,提升核心競爭力,走長期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形成對金融業的有力補充。
3.健全地方監管體系。建議地方監管部門采取多維度手段,強化對小額貸款公司的日常監管:一是持續開發電子化信息管理系統,加強對機構的監測統計分析;二是建立健全指標評價體系,對機構實施分類管理;三是進一步加大現場檢查力度,做好風險的早期發現和應急處置。在此基礎上,針對可能引發的風險外溢效應,建議不斷完善監管協同機制,定期交流行業發展趨勢,探討下一步的監管重點。
4.營造良好輿論氛圍。目前,市場上有部分金融消費者對小額貸款公司存在著一定的認識誤區,可能會對行業的長期發展形成不利影響。為轉變此局面,建議地方監管部門采取多種形式,普及小額貸款公司的基本知識,加強公眾對行業經營特點的認知,為機構進一步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1.積極服務于實體經濟。建議小額貸款公司以服務實體經濟為導向,聚焦主業、規范運營,不斷豐富業務種類,擴大服務范圍,主動走進小微企業和涉農經濟,滿足其日益多樣化的融資需求,將小額貸款公司的設計初衷落到實處。
2.健全內控制度建設。建議小額貸款公司認真梳理事前、事中、事后全流程管理的各個環節,重新調整和充實各項內控制度,提高制度的準確性和可操作性。在此基礎上,健全激勵約束機制,完善員工績效考核辦法,明確崗位職責,樹立員工的責任意識和使命感,強化制度的執行力。
3.提高風險管理能力。建議小額貸款公司結合自身的業務經營特點,建立起更有針對性的風險管控體系,從源頭上規范貸款資金的使用用途,盡可能地降低貸款質量向下遷徙的風險。對于問題貸款,及時調整風險分類并計提撥備,弱化其對經營所可能形成的沖擊。
4.加強人才隊伍培養。建議小額貸款公司充分意識到員工專業素質對機構發展的重要性,將員工培養計劃列入機構發展的重要日程。可嘗試通過業務培訓、參觀學習、專業資格考試等多種形式,增加審核經驗,提高業務素養和綜合能力,打造出一支專業化的經營團隊。
[1]李連俊.小額貸款公司的制度設計問題 [J].中國金融,2012,18.
[2]劉志堅,周維.小額貸款公司發展現狀、問題與對策研究[J].金融教育研究,2013,5.
[3]劉鴻偉.小額貸款公司可持續發展的主要問題與出路選擇——基于“小額、分散”和服務“三農、小微”情況調查與思考[J].武漢金融,2016,6.
[4]畢鵬翾.我國小額貸款公司面臨的威脅分析及對策研究[J].浙江金融,2013,1.
[5]吳星澤,劉珈.我國小額貸款公司發展研究[J].金融與經濟,2011,6.
F832
A
1006-1255-(2017)12-0025-05
李曉遲(1983—),中國人民銀行天津分行。郵編:300040
虞冬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