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秀才,王 蕊,榮鼎慧
(國家軟件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江蘇 南京 210012)
淺談我國軟件測試行業人才現狀及培養體系
程秀才,王 蕊,榮鼎慧
(國家軟件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江蘇 南京 210012)
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加快及兩化深度融合,各行業對軟件產品質量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尤其體現在軟件安全和性能方面。這必然帶動了軟件檢測行業的興起。在我國一些重要應用領域,如電子政務、金融、安全、航空、軍方等,都逐步將軟件檢測和質量監督通過合同委托第三方承擔,以確保軟件產品的質量符合用戶的預期效果。在此大環境之下,軟件產品檢測必將迎來蓬勃發展,也導致專業的軟件測試人才需求缺口巨大,軟件測試,已經成為最有市場前景的朝陽行業。本文將重點探討我國軟件測試人才的現狀、培養體系、職業發展等。
軟件測試 人才培養體系
受益于經濟轉型和產業升級,我國軟件產業呈現加速發展態勢。2006年以來,隨著國民經濟的持續高速增長,我國軟件行業一直保持快速健康發展,“十二五”期間,軟件行業收入年均增速達31%。2016年,在整體經濟增長放緩的條件下,軟件行業依然保持快速增長態勢。2016年,中國軟件行業共實現業務收入4.9萬億,同比增長14.9%。受益于軟件產業的發展,軟件測試領域也呈現出了較為廣闊的職業發展空間。
2007至 2016年我國軟件業務收入及增長情況如圖1所示。
軟件測試雖屬新興,但在軟件產業起步較早的發達國家, 軟件測試不僅早已成為軟件開發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而且在整個軟件開發的系統工程中占據著相當大的比重。目前,國內軟件產業規模也越來越大,突破了傳統的作坊式生產,從單打獨斗的開發模式升級為工業化、流水線式的生產模式,使得專業的軟件測試人才需求缺口巨大。據悉,中國IT人才缺口超過100萬名,其中30萬名以上為軟件測試人才。目前國內軟件測試和開發人員比例大約在1:4~1:5之間,而國外測試和開發人員比例為1:1甚至更高。

圖1 2007至2016年我國軟件業務收入及增長情況Fig.1 Revenue and growth of software business in China from 2007 to 2016
由此可見,我國的IT行業人才結構正處于失衡狀態,缺口巨大,這不但成為影響中國軟件產業健康發展的瓶頸,制約著軟件整體質量的提高,也加重了軟件產業的開發和服務成本負擔。因此,如何盡快建立軟件測試人才的系統培養機制、進而保障軟件產業的健康發展已成為現階段亟需解決的當務之急。
軟件測試工程師作為軟件產品質量的把關者,必須具備以下職業素養:
1. 過硬的技術能力。軟件測試是一項技術性很強的工作,作為軟件測試工程師,必須掌握黑盒、白盒等軟件測試基礎理論,熟悉應用邊界值分析、等價類劃分、決策表、因果圖法等技術,編寫全面實用的測試用例,然后選擇合適的測試工具,執行測試、提交并跟蹤問題。要熟悉功能、性能、安全等測試工具和測試平臺的使用甚至定制化二次開發,具有編寫自動化測試腳本的能力。因為行業的不同,其測試用的工具和方法也不太一樣,例如手機 App、數通產品、C/B-S應用等,這些產品的差異性很大,其用到的測試工具和方法也很不一樣,但萬變不離其宗,其基本的測試理論還是一致的。
2. 溝通協調能力。一名合格的測試工程師應能夠與所有測試項目干系人進行有效溝通。干系人是指與測試活動、測試工作產品、最終系統或交付物的質量有利益關系的人。干系人的利益可能是直接或間接地介入測試活動、直接或間接地接受測試工作產品,或者直接或間接地受到項目生產的交付物的質量的影響。測試干系人取決于項目、產品、組織或其他因素,包含但不限于開發人員、系統設計師、市場業務人員、高層管理人員、項目經理、直接或間接用戶等等。軟件測試貫穿于軟件開發的整個生命周期內,需要與項目中所有干系人進行有效溝通,而測試工作本身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找出程序、系統中的缺陷,并推動其修改完善,這就有可能與開發人員等項目干系人發生直接或間接的沖突對抗。所以,測試工程師不僅應具備站高看遠的統籌規劃能力,更應具備良好的溝通協調能力、分析能力、組織能力,可以促成團隊有效合作,保障項目順利開展。
3. 洞察力、懷疑精神與強烈的責任心。一名合格的測試工程師應具有強烈的責任心、敏銳的洞察力,能夠及時捕獲到軟件缺陷各類蛛絲馬跡的表象,由表及里,把握問題出現的規律性和重現性,探索各種測試用例、測試工具及測試方法,最大限度地暴露系統出現的各種問題。同時,應具備對軟件系統高風險區的判斷能力,遵循集群效應和殺蟲劑悖論等客觀規律,能夠在有限的資源環境下高效發現更多的嚴重質量缺陷。能夠將質量意識貫穿到軟件生命周期的各個階段,善于從用戶角度、質量角度、系統整體的角度思考和解決問題。
軟件測試人才技術能力的提高,通常有以下幾個階段,如下圖2所示。
軟件測試人才的職業發展規劃,通常分為專業技術與綜合管理兩大通道,以及相應的延伸崗位,如下圖3所示。
如圖3所示,軟件測試工程師一般有兩大發展方向,一是走技術路線,成長為高級軟件測試工程師,甚至自己開發測試工具。二是向管理方向發展,從初級測試工程師或項目協管,到項目主管、項目總監,以至更高更多的管理職位??傊涍^軟件測試崗位鍛煉的人才往往是行業中的多面手,在技術、管理、市場甚至其它非IT領域都能得到良好的發展。這當然也離不開個人的長遠眼光和合理的職業生涯規劃。
1. 高校專業培養理論基礎。在大專院校傳統的軟件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信息網絡等大專業下,開設軟件測試專業作為補充分支,讓在校學生系統學習軟件測試知識體系,軟件測試體系主要內容如下圖4所示。

圖2 軟件測試人才技術能力層次Fig.2 Technical competence level of software test personnel

圖3 軟件測試人才的職業發展Fig.3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software testing talents
2. 產學研結合培養實戰型人才。高??梢砸劳行袠I,與知名軟件企業、研究機構、培訓機構聯合培養,建立“學校-企業-研究院所”人才綠色通道或實習、實訓基地,合作辦學,這是培養應用性人才的重要方式,通過學校、企業、科研院所的有機結合,充分利用學校和社會兩種不同的教育環境和資源優勢,把以課堂傳授理論知識為主的學校教育與直接獲取實際經驗和提高實踐能力為主的生產實踐有機地結合起來。學生在教師和企業工程師的指導下,參與實際測試項目,既能為企業解決部分測試人力資源緊缺問題,又能使學生在實戰中得到鍛煉,通過考察、選拔,直接為企業或科研院所輸送具有一定理論和技術技能的合格的軟件測試人才。

圖4 軟件測試體系基礎理論Fig.4 The basic theory of software testing system
3. 與第三方軟件測評機構、國家軟件質檢中心合作。
第三方測試是指獨立于開發企業和用戶自身的測試。其目的是為了保證測試工作的客觀性。第三方測試機構也是一個中介服務機構,它通過自己專業化的測試手段為客戶提供有價值的服務。第三方測試機構除了發現軟件問題之外,還有對軟件進行科學、公正的評價的職能,這就要求第三方測試機構要保持公正、廉潔、客觀、科學、獨立的態度。
從國外的經驗來看,測試應逐漸由專業的第三方來承擔。第三方測試工程主要包括需求分析審查、設計審查、代碼審查、單元測試、功能測試、性能測試、可恢復性測試、資源消耗測試、并發測試、健壯性測試、安全測試、安裝配置測試、可移植性測試、文檔測試以及最終的驗收測試等十余項。
第三方測試機構面對的是各種各樣的系統,而且大多與具體的業務相關,這就要求他們不僅有寬廣深厚的軟件測試技術功底,還需要積累行業知識和經驗,并且融會貫通。目前,我國涌現了很多的第三方測試機構,雖然它們處于不同的發展階段,但是它們的存在必將對我國整個軟件產業的健康發展起到巨大的促進作用。
因此,將高校充裕的人才資源與第三方測評機構深厚的技術、設備、資金、業務資源有機結合,簽署人才引進協議或定向培養協議,選拔部分高校優秀學生作為實習生,直接參與各類第三方測試項目。利用雙方的互補資源優勢,相互學習、協作、促進,實現雙贏。
隨著軟件產業的快速健康發展,我國中高級軟件測試人才的需求量會進一步加大,而初級測試工程師的上升潛力也是非常巨大的。與其他IT職位相比,軟件測試人員最大的優勢就是發展方向的多元化。由于工作的特殊性,測試人員不但需要對軟件的質量進行檢測,而且對于軟件項目的立項、管理、售前、售后的等領域都要涉及。在這過程中,測試人員不僅提升了專業的軟件測試技能,還能接觸到各行各業,項目管理、溝通協調、市場需求分析等能力都能得到很好的鍛煉,從而為自己的多元化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軟件測試人才的未來,前景可期。
[1] 王象剛. 基于云計算的軟件測試[J]. 軟件,2013,34(12):246.
[2] 王象剛. 軟件測試過程管理工具的設計與實現[J]. 軟件,2014, 35(2):96-97.
[3] 王云.《軟件測試》課程教學探索與思考[J]. 軟件,2015,36(7):129-131.
[4] 王慶喜,鐘家民. 《軟件測試》教學平臺的設計與實現[J].軟件,2016,37(5):15-17.
[5] 蘭景英.《濰坊工程職業學院學報》,2011(4): 71-73.
[6] 李兆翠,殷曉峰,趙淑芳.《科學時代》, 2013(24).
[7] 鐘素芬,葉明芷. 《北京聯合大學學報》, 2007, 21(3): 89-92.
[8] 季玉茹,張續贏,王金宏,王德忠.《吉林化工學院學報》,2013, 30(4): 43-46.
[9] 陳曉竹,王德林,道克剛,陸慧娟,黃俊.《技術監督教育學刊》, 2005 (1).
[10] 趙俊彬.《青年時代》,2017(1): 171-171.
Talent Status and Training System of Software Testing Industry in China
CHENG Xiu-cai, WANG Rui, RONG Ding-hui
(National Center of Supervision & Inspection on Software Products Quality (Jiangsu), Nanjing, 210012, China)
With the acceleration of the global economic integration and the deep integration of the two industries,the quality of software products in various industries is becoming higher and higher, especially in terms of software security and performance. This will inevitably lead to the rise of software testing industry. In our country some important applications, such as e-government, finance, security, aviation, military etc., gradually the software testing and quality supervision by contract to entrust the third party to bear, to ensure that the expected effect of the quality of software products with the users. In this environment, software testing will usher in vigorous development, but also lead to a huge gap in the demand for professional software testing talents, software testing has become the most promising sunrise industry. This article will focus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software testing personnel, training system, career development and so on.
Software testing; Talent training system
TP311.56
A
10.3969/j.issn.1003-6970.2017.12.050
本文著錄格式:程秀才,王蕊,榮鼎慧. 淺談我國軟件測試行業人才現狀及培養體系[J]. 軟件,2017,38(12):254-257
程秀才(1979-),男,博士,副高,主要研究方向:軟件及智能化檢驗檢測公共技術服務平臺的建設與運營;王蕊(1983-),女,碩士,工程師,主要研究方向:軟件及智能化檢驗檢測技術。榮鼎慧,女,(1983-),碩士,工程師,主要研究方向:標準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