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劍娟
(福建衛生職業技術學院,福建 福州 350606)
福州地區社區護士開展健康教育現狀調查與分析
連劍娟
(福建衛生職業技術學院,福建 福州 350606)
目的 了解福州地區社區護士開展健康教育現狀及影響因素,為提高健康教育效果提供理論依據。方法 采用問卷調查法,調查福州地區69個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護士健康教育開展情況,并分析其影響因素。結果 福州地區社區護士健康教育開展總體狀況一般,社區護士沒有經過正規健康教育培訓是影響健康教育效果的主要因素。結論 社區護士開展健康教育態度積極,但健康教育實施技能有待進一步提高。
福州地區;社區護士;健康教育
“健康中國2020”已經成為國家戰略,通過健康教育提高社區居民健康素養,從而使其養成良好的行為與生活方式是實施“健康中國2020”戰略的必經之路。為了解福州地區社區護士健康教育開展現狀,本文調查了福州地區69個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現報告如下。
隨機抽取福州地區69個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共發放問卷385份,回收有效問卷378份,有效回收率為98.18%。
采用問卷調查法,參考相關文獻[1~3]自行設計問卷,內容包括:(1)社區護士一般資料;(2)社區護士健康教育開展情況;(3)社區護士開展健康教育的內容;(4)社區護士開展健康教育的形式;(5)影響社區護士開展健康教育的因素。問卷經6位專家反復修改及預試驗而成,最終得出重測信度為0.91,內容效度為0.88,可以使用。
雙人核對錄入數據,應用Epidata 3.1軟件對數據進行核實,采用SPSS 16.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和處理。
本次調查的69個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其中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護士228人,社區衛生服務站護士150人。結果顯示,福州地區社區護士年齡普遍偏小,小于30歲的社區護士占61.38%;工作年限偏短,5年以下工作經驗者占62.17%;護士隊伍仍以女性為主,占95.50%;學歷層次偏低,以中專為主,占61.38%;職稱不高,以護士為主,占59.79%,還有部分社區護士無職稱,占 8.99%(見表 1)。

表1 福州地區社區護士一般資料
調查結果顯示,所有社區機構有開展健康教育,說明福州地區社區健康教育已經基本普及;開展原因主要是社區護士認為健康教育非常重要(63.23%);社區衛生服務機構(55.29%)成為大部分社區護士開展健康教育的場所,此外,健康教育場所正向社區、家庭、學校甚至工作場所延伸,這對普及健康教育與提高健康教育效果非常重要。

表2 福州地區社區護士健康教育開展情況

表3 福州地區社區護士開展健康教育的內容

表4 福州地區社區護士健康教育開展形式

表5 影響福州地區社區護士開展健康教育的因素
慢性病防治知識(94.44%)與健康生活方式和行為知識(93.12%)是福州地區社區護士開展健康教育的首選內容,這可能與當前社會慢性病發病率高,不良生活方式又是直接影響慢性病發生的因素以及健康教育目標人群相對固定有關。青少年保健知識(87.83%)也成為近年來福州地區社區護士健康教育的重要內容。通過訪談發現,青少年健康教育可與各級學校聯合開展,既滿足學校需求,又能將社區衛生知識傳授給青少年。因此,以后可以探討如何將健康教育搬進課堂,以實現學校知識教育與健康教育的融合,在提高青少年學習成績的同時使其形成健康生活方式,最終實現學習成績與身體素質的共同提高。健康教育內容中癌癥的早期識別與護理占70.63%,這與現階段癌癥發病率較高、社區護士對癌癥認知度提高、社區居民對這方面知識有相關需求有關。而健康教育內容中婦幼保健知識占59.79%,這與二孩政策開放后人們對婦幼保健知識需求增加不協調,可能與社區居民對社區護士信任度不高有關。因此,應提高社區護士健康教育能力和健康教育知識掌握程度,可以考慮開展個體分類式健康教育,在普通護士基礎上培養健康教育專科護士,提高社區居民對社區護士的信任度。健康教育內容中中年人保健知識占12.96%,中年人是社會的中堅力量、是家庭的支柱,社會的激烈競爭、事業的發展需求、自身能力的提高需求、贍養長輩與撫育子女的重擔等使得中年人超負荷拼搏,不注重自我保健,容易積小恙成大病。因此,社區護士應加強對中年人的健康教育,使其學會防病保健,調節身心,應對壓力,從而維護健康。健康教育內容中衛生政策與法規僅占12.43%,將來應加大衛生政策與法規宣傳力度,將近幾年的各項新型醫療保險制度等納入健康教育內容,提高社區居民對各項政策的知曉度,從而享受衛生政策帶來的福利。
調查發現,福州地區社區護士健康教育開展形式以知識講座(97.88%)為主,這可能與知識講座受眾對象多、覆蓋面廣有關。就診時健康咨詢(92.33%)和發放衛生宣傳手冊(92.06%)也是常用的健康教育開展形式,這主要與社區護士人力不足、無法經常進入社區工作有關。本次調查發現,福州地區社區護士醫護比為 1∶0.955,社區護士人口比為 1∶3.147[4],低于《中國護理事業發展規劃(2010—2015年)》中的社區護士醫護比。調查還發現,社區健康教育櫥窗(84.66%)目前獲得了較為理想的效果,教育櫥窗一般設置在社區顯眼位置,便于社區居民獲得健康相關信息,這是一種進步,今后就如何對櫥窗內容進行及時更新并且宣傳到位還需進一步探討。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微信公眾平臺成為社區健康教育中一個非常重要的開展形式。城區社區居民文化程度較高,加之手機互聯網使用方便,決定了微信公眾平臺(53.17%)將會越來越受居民喜愛。以上健康教育開展形式大多偏向單向知識傳播,雙向交流較少,將來應該增加一對一、面對面的有針對性的健康教育形式,以提高健康教育效果。
調查發現,目前健康教育開展覆蓋面廣,但健康教育內容及形式有待完善。當前社區護士大多未接受過專業的健康教育培訓,社會上還未有方便實用的健康教育參考教材,社區護士大多為中專學歷,在校受教育時間短,在綜合性醫院實習,缺乏獨立的社區實習經歷,因此對社區健康教育不太了解。此外,健康教育目標人群相對固定(84.66%)是社區護士開展健康教育遇到的一個難題,這可能與社區居民保健意識淡薄、對社區護士信任度低有關。如何提高社區健康教育宣傳效果和社區護士健康教育能力,是急需解決的問題。當前社區建檔率要求高,很多社區護士忙于應付建檔,將健康教育作為一件額外的負擔;單位未將健康教育納入績效考核,無法激發社區護士積極性,使健康教育流于形式,最終影響健康教育效果。
(1)社區衛生行政管理人員應建立完善的健康教育評價體系,找準自己的定位,明確政府考核目的與社區居民需求的一致性,培養一批健康教育專職護士;加大經費投入,建立健康教育專用場所。
(2)在健康教育初期,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應在宣傳知識的同時宣傳自己,社區護士要加強團隊合作,改變只有目標人群入社區聽課現象,提高社區居民信任度。工作中期,要在評估居民需求的前提下有針對性地開展工作,采用多樣化的健康教育形式,對不同對象采取不同教育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在工作后期,既要重形式又要重結果,使社區居民學有所獲,養成健康生活習慣,提高健康素養。
[1]馬春紅,王錚錚,王凌云.社區護士開展健康教育現狀調查與分析[J].中國保健營養,2012,11(4):514-515.
[2]賈麗娜,洪梅.社區護理[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4.
[3]李曉翠,萬曉琴,張躍紅.社區護士開展健康教育的現狀調查與分析[J].中國護理管理,2011,12(11):23-24.
[4]謝濤,劉登蕉,賈麗娜.福州市社區人才現狀調查與分析[J].中國農村衛生事業管理,2016,3(36):308-309.
R193
B
1671-1246(2018)01-01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