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澳大利亞特派記者李鋒 本報記者高雷
跨年之際,美國《紐約時報》給本已出現裂痕的美澳關系“傷口上撒鹽”。年前,該報披露,美國聯邦調查局(FBI)之所以啟動對總統特朗普團隊“通俄門”的調查,是因為澳大利亞外交高官向美方打了特朗普的“小報告”。“對于這項美國正在進行調查的事件,澳大利亞政府不便發表更多評論”,據英國《衛報》報道,曾被特朗普摔過電話的澳大利亞總理特恩布爾1日在接受澳媒采訪時對澳官員的“高密”角色并未否認,但他同時堅稱,這不會損害自己和特朗普以及澳美之間的關系。
《紐約時報》年前援引美國和其他國家4名前任或現任官員的消息報道稱,2016年5月,特朗普競選團隊成員帕帕多普洛斯邂逅澳大利亞前外長、時任澳駐英國高級專員的亞歷山大·唐納,并對后者透露俄羅斯政府握有特朗普競選對手、民主黨候選人希拉里·克林頓的“黑材料”。同年7月,互聯網上開始爆出大量民主黨內部電子郵件。《紐約時報》稱,唐納向美國聯邦調查局通報了與帕帕多普洛斯的對話內容,并直接促成后者對于特朗普是否在美國大選中勾結俄羅斯操控大選的調查。帕帕多普洛斯是“通俄門”調查第一個向特別檢察官團隊認罪的特朗普前團隊成員。
澳媒分析稱,很難想象唐納當時的行為只是出自個人意愿,澳大利亞政府很可能在2016年的美國總統選舉上押錯了寶。但是,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打了澳大利亞人一個措手不及,事實上也讓澳政府相當尷尬。從去年上任之初與特恩布爾通話時“怒摔電話”,到美國駐澳大利亞使館一年多空缺大使,特朗普一系列有意無意疏遠和羞辱澳大利亞的行為讓澳方如坐針氈。
特恩布爾1日安慰澳大利亞民眾稱,在美國現行體制下,當一個新政府上任后,對外委派大使通常會有所延誤,因此對大使空缺一事不需過度擔憂。他還表示,自從《紐約時報》曝光唐納告密事件以來,他沒有和特朗普政府中的任何人談論過此事,但他強調,該事件不會損害他本人與特朗普的關系,澳大利亞與美國的外交關系非常穩定。《衛報》稱,反對黨澳工黨也未對報道真實性提出質疑,似乎是默認了《紐約時報》此前的報道。
澳大利亞“News”新聞網的報道認為,唐納告密事件給已冷淡了很長時間的澳美關系增加了新的不確定性。“這一爆料可能會對我們與美國的關系產生深遠影響——眾所周知,特朗普對此一直懷恨在心——這讓我們處在一場全球矚目的爭議中心,而這場爭議只會在2018年變得更大”。特恩布爾的外交進退失據,日前遭到澳前總理基廷的猛烈抨擊。《澳大利亞人報》去年12月31日報道稱,基廷認為特恩布爾缺乏理想和遠見,沒有將與亞洲國家的關系放在首位,反而以犧牲澳經濟發展和國際地位為代價走反華路線。澳大利亞前貿易部長羅布去年也曾對澳大利亞廣播公司表示,特朗普政府對澳大利亞及周邊地區根本不感興趣,中國將在東南亞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這對于已經習慣從屬于過去的大英帝國和現在的美國聯盟體系的澳大利亞來說肯定是不舒服的,但這就是事實的真相”。對此,基廷認為,澳大利亞只有在憲法上放棄承認英國君主為國家元首,建立共和政體,才有機會成為一個偉大的國家。▲
環球時報2018-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