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國強
黨的十九大做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重大政治判斷,這是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也是一項關系全局的戰略考量。深刻領會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要求廣大黨員領導干部必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高舉旗幟、堅定信仰,恪盡職守、勤勉工作,時刻銘記“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絕不是輕輕松松、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而是需要在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新征程中,付出更為艱巨、更為艱苦的努力,用實際行動答好新時代的“考卷”。
答好新時代考卷,必須強化思想引領。新思想引領新時代,新時代踏上新征程,奮力走好新時代長征路,首要的政治任務就是要全面系統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用這個最鮮明的理論旗幟凝聚信心力量,用這個最強大的思想武器解決矛盾問題,用這個最管用的行動指南推動改革發展。堅持在學懂精神、統一思想上下功夫,帶著信仰學、帶著責任學、帶著感情學,做到學而信、學而思、學而用,自覺強化政治認同、思想認同、情感認同和價值認同,不斷夯實“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思想基礎,進一步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真正把報告精神落實到改造客觀世界和主觀世界的實際行動上,切實激發投身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豪情壯志。堅持在弄通實質、融會貫通上下功夫,沉下心來、逐字學習,專心致志、仔細揣摩,全面準確深刻地領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理論體系、豐富內涵和精神要義,學會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分析形勢任務、解決突出問題,深刻領會問題實質,做到入腦入心,不斷提高攻堅克難、化解矛盾、駕馭復雜局面的能力。堅持在做實行動、務求實效上下功夫,切實把學習成果轉化為加快發展的強大動力,轉化為深化改革的決策舉措,轉化為謀劃工作的具體思路,轉化為解決問題的實際本領,特別是緊緊圍繞事關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課題,深入研究思考建設“強富美高”新宿遷、“江蘇生態大公園”等事關未來發展的重大問題,不斷在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征程中邁出新步伐,取得新成效。
答好新時代考卷,必須強化黨的領導。“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進入新時代,進行偉大斗爭、推進偉大事業、實現偉大夢想,必須毫不動搖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毫不動搖把黨建設得更加堅強有力。堅持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認真落實黨的十九大報告對堅持黨要管黨、全面從嚴治黨做出的新部署,堅決杜絕“差不多”、“松口氣”、“歇歇腳”的想法,擰緊管黨治黨“螺絲釘”,持之以恒、善作善成,不斷提高黨的政治、思想、組織、作風、紀律建設質量,切實增強各級黨組織的政治領導力、思想引領力、群眾組織力、社會號召力。堅持把政治建設作為根本性建設,堅持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推動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旗幟鮮明講政治,牢固樹立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嚴格遵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在政治立場、政治方向、政治原則、政治道路上始終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堅持抓好黨建這個最大政績,認真落實黨建責任,切實加強基層組織建設,不斷強化政治功能,提升組織能力,擴大組織覆蓋面,著力解決黨組織弱化、虛化、邊緣化的問題,讓黨組織特別是基層黨組織真正成為宣傳黨的主張,貫徹黨的決定,領導基層治理,團結動員群眾,推動改革發展的戰斗堡壘。堅持馳而不息、正風肅紀反腐,始終保持“在路上”的心態,“嚴到份”的狀態,“管到位”的常態,以上率下、抓早抓小、抓常抓長,推動作風建設步步為營、久久為功,切實防反彈防回潮防反復。堅持無禁區、全覆蓋、零容忍,嚴肅查處各類違紀違法行為,始終保持懲治腐敗高壓態勢,建立健全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長效機制,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
答好新時代考卷,必須強化為民擔當。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主要矛盾的變化,是關系全局的歷史性變化,對黨和國家的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也對我們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提出了新的標準。過去實踐中很多成功的手段與方法,在新的社會主要矛盾方面,可能已經不太適用,需要調整與優化、提高與完善。必須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深入研究和把握經濟社會發展規律和階段性特征,加快轉變發展思路、發展方式和發展動力,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江蘇生態大公園”為發展定位,以生態經濟示范區建設為重點,積極探索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新路子,不斷提高發展的質量和效益,著力解決好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焦點問題,更好滿足人民在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等方面日益增長的需要。必須堅定不移地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帶領人民創造美好生活作為始終不渝的奮斗目標,多謀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憂,拓寬增收渠道,興辦民生實事,千方百計讓人民群眾的“錢袋子”鼓起來。特別要把人民群眾關心的“醫教水住行”、“法訪文保收”等問題解決好,努力在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斷取得新進展,在發展中補齊民生短板,促進社會公平正義,使人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必須堅定不移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鎖定貧困村,瞄準貧困戶,根據致貧原因,針對不同對象,扎實落實低收入農戶大病補充保險,子女扶貧全程助學,殘疾人照護等制度,探索實施產業扶貧、電商扶貧、保險扶貧等幫扶舉措,著力增強貧困群眾和貧困地區的“造血功能”,做到脫真貧、真脫貧,確保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中一個不能少,在共同富裕的路上一個不能掉隊,使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得到人民認可,經得起歷史檢驗。
答好新時代考卷,必須強化狠抓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從現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期,從十九大到二十大,是“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期。同時高瞻遠矚地擘畫了之后30年的發展藍圖,做出了分兩個階段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戰略部署。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到基本實現現代化,再到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戰略安排。“一分部署,九分落實”。美好藍圖已經繪就,責任使命必須落實。我們要聯系實際抓好落實,想問題、作決策、辦事情,始終牢牢把握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最大實際,立足新時代,著眼新矛盾,從實際出發,說實話、謀實事、出實招、求實效。既要更大力度解決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又要合理引導人民對美好生活向往的預期;既盡力而為,又量力而行,一件事情接著一件事情辦,一年接著一年干,以久久為功的韌勁,馳而不息的精神,把黨中央的各項決策部署落到實處。要以改革創新精神抓落實,堅持以創新的思維來審視所處環境的變化,深刻分析自身的優勢與不足,保持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和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堅決與任何貪圖享受、消極懈怠、回避矛盾的思想和行為做斗爭,堅決打破一切妨礙發展的思想觀念,掙脫一切束縛發展的陳規陋習,持續激發改革動力、推動創新發展。堅持以改革的辦法來解決制約發展的瓶頸,面對體制機制弊端,面對利益格局藩籬,面對群眾反映強烈的“老大難”問題,勇于堅持真理、修正錯誤,永不僵化、永不停滯,不為任何風險所懼,不被任何干擾所惑,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取得新成效,真正以改革的力度加快發展的進度。要統籌兼顧抓落實,以系統化思維,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既要抓重點、求突破、打好攻堅戰,又要優生態、防風險、掌握主動權,更要觀大勢、謀全局、永葆先進性。注重把握“兩點論”和“重點論”的有機統一,既突出重點,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做好經濟發展、民生改善、生態保護等重點工作,又要統籌兼顧,正確處理好當前與長遠、重點與全面、局部與整體、速度與效益的關系,確保黨的十九大的各項決策部署落地生根、開花結果,不斷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勝利。
(作者系黨的十九大代表,中共宿遷市委書記)
責任編輯:張 杰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