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邁
今年兩會期間,在北京國宜賓館七樓,當湖南省委書記杜家毫接過筆者精心畫的習主席水墨畫像時非常高興,他一邊認真地看,一邊連聲說“謝謝、謝謝!”看了一會兒,他小心地把畫像交給他的秘書,秘書也愛不釋手。兩會期間,筆者在會場多次與杜書記相遇,每次他都親切地與筆者打招呼,筆者不由得想起杜書記在黑龍江省任職時的情景。
栗戰書的得力助手
“劍閣蜀道險,龍江情更濃。”2008年9月2日至5日,受時任黑龍江省委書記吉炳軒的委托,時任省長栗戰書、常務副省長杜家毫代表省委、省政府趕赴四川省劍閣縣,實地考察災情,慰問檢查指導黑龍江省援建工作。
劍閣縣受汶川地震和強余震影響,城鄉居民房屋成片垮塌和開裂,學校、醫院損失慘重。栗戰書一行從哈爾濱出發,乘機直抵成都,而后換乘汽車,一路輕車簡從,穿山越嶺,深入到劍閣縣的村屯、學校、居民臨時安置點。
栗戰書、杜家毫來到劍閣縣北廟鄉孤玉村災后居民小區集中建設點,栗戰書走到村民劉學民的房屋前,詢問有關情況。栗戰書、杜家毫還深入到災民陳琳瑛的過渡房中,仔細了解家中受災、收入和建房準備情況,并送上慰問金,鼓勵陳琳瑛一家人堅定信心、克服困難,爭取在有關方面支持下,早日恢復正常的生產生活。
學校和醫院等公用設施是災后重建優先考慮的重點。在劍閣期間,栗戰書、杜家毫來到沙溪中學和劍閣縣人民醫院住院樓開工現場進行考察。沙溪中學是一所擁有4000多名學生的重點中學,汶川大地震中,沙溪中學遭到破壞,部分教室變成了危房。9月4日上午,栗戰書、杜家毫來到這里實地考察。栗戰書勉勵孩子們努力學習,盡快成才,為建設家鄉貢獻力量。在援建的劍閣縣人民醫院住院樓開工儀式上,栗戰書、杜家毫與當地干部、醫務工作者和村民代表一起揮鍬培土,為新住院樓奠基,并對周圍的同志說,援建工作中,要始終把住房重建擺在首位,按期完成建設任務。栗戰書、杜家毫還先后來到劍門工業園區、劍門關古鎮、縣城龍江大道建設改造現場,與大家一起研究推進援建項目建設工作。
帶著對援建同志的牽掛,栗戰書、杜家毫一行專程來到四川省援建指揮部和疾控隊、公安干警隊、農民自建房指導隊、青年志愿者服務隊、衛生監督隊、教育支援隊駐地,慰問辛勤奮戰在抗震救災、恢復重建前線的同志們。栗戰書、杜家毫進帳蓬、看食堂,同各路援建隊員熱情交談,認真詢問大家的生活和工作情況,關心大家的困難和要求,希望大家發揚“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互助精神,真正把劍閣當成自己的家鄉來建設,把劍閣恢復重建當成自己的事業來奉獻。栗戰書、杜家毫一行同援建隊員一起住活動板房,與前線指揮部成員一起吃自助餐,一起沿著蜿蜒崎嶇的劍門古道跋涉,在短短幾天的時間里,實地考察了省援建劍閣的20余個項目。
紅色熱土 不忘初心
在黨的十九大代表團討論時,杜書記說,“習近平同志的報告氣勢恢宏、主題鮮明,體系嚴謹、一氣呵成,通篇閃耀著馬克思主義真理光芒,承載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貫穿著中國共產黨人的強烈歷史擔當,既是政治宣言,又是行動綱領,極大振奮黨心軍心民心,我堅決擁護、完全贊成。報告回顧總結了過去5年黨和國家事業發生的歷史性變革,作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重大政治判斷,旗幟鮮明地提出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基本方略,莊嚴發出了邁向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新征程的動員令。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所取得的一系列理論、實踐、制度創新成果,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提供了堅強保障。最根本的思想保障,就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最根本的組織保障,就是確立了習近平同志在黨中央、在全黨的核心地位;最根本的政治保障,就是把堅持黨的領導作為當代中國最高政治原則,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杜家毫說,湖南是毛主席的家鄉,是一片紅色的熱土。我們要繼承和發揚光榮革命傳統,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繼續前進。要堅定維護習近平同志的核心地位,堅決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把黨建設好,把道路堅持好。要始終堅持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方略。要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堅決服從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堅持黨的領導,確保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堅持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不動搖,不折不扣執行黨中央決策部署;始終對黨忠誠,做到心中有黨、心中有民、心中有責、心中有戒。要深入踐行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適應把握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堅決糾正思維慣性、路徑依賴和政績觀偏差,切實轉變發展方式,從過去的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
治理湘江 壯士斷腕
“要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十八大以來,習總書記60多次談到生態文明,曾提出“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既要金山銀山,也要綠水青山,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習主席的話現在已是杜家亳治理湖南的重要理念。
2013年3月,杜家毫履新湖南。到任后,他主抓的第一件大事就是落實習主席的理念,狠抓湖南省政府“一號重點工程”——湘江保護與治理工作。從2013年9月至今,湘江保護與治理已從起初的堵源頭,到如今全面推開第二個“三年行動計劃”。
“要么不干,要干就要想清楚、看明白、干到底,干一件成一件、積小勝為大勝,不獲全勝、決不收兵 !”這是杜家毫的口頭語。從大年初二獨自騎自行車暗訪調查湘江水質,到率隊督戰郴州三十六灣、衡陽水口山、湘潭竹埠港、株洲清水塘、婁底錫礦山等湘江流域五大重點區域環境綜合整治,再到乘船逐一調研“一湖四水”的保護治理和開發……3年下來,湘江水更清了、兩岸的風景也更綠了。“既要金山銀山,又要綠水青山;若毀綠水青山,寧棄金山銀山”這也是杜家毫的口頭禪之一。這背后,是他長期以來對于綠色發展的踐行和對綠色生活的向往。“功成不必在我、建功必須有我”。杜家毫在主持召開湘江保護和治理委員會2016年第一次全體會議時正式提出:以湘江保護與治理為突破口,帶動“一湖四水”和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體的保護與治理,努力建設青山永駐、綠水常流的生態環境和富饒美麗幸福新湖南!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