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波
摘 要:完善的財務管理標準體系,不僅有助于提供公司財務管理效率和質量,而且有助提高公司經營能力和風險防控能力。對此,公司要結合實際,在明確財務管理關鍵環節的基礎上,積極構建完善的財務管理標準化體系。本文在簡要概述財務管理標準化體系構建意義的基礎上,分析了具體的階段流程,并重點探討了評估機制的構建要點,以期為相關主體提供有益參考與借鑒。
關鍵詞:財務管理;標準化體系;階段流程;評估機制
當前,國內許多公司都構建了相對完善的財務管理標準體系,但由于缺乏有效的評估監管機制,造成執行不徹底,實踐難度大,最終未能發揮其應有的服務企業發展作用。再加上標準化改革不充分,無法滿足公司現代化發展現實要求。所以,進一步深化財務管理標準化體系改革,在企業生產、經營、管理、銷售等諸多環節都實現標準化建構,是當前國內公司應重點建設的環節。
一、企業財務標準化體系的構建意義
所謂的標準化,就是為了實現效益最大化目標,確保經營秩序和發展環境的穩定性,企業上下必須遵守的,可被反復使用的行為準則或技術標準。顧名思義,所謂的財務管理標準化,就是為了實現財務管理效益最佳化目標,對財務管理所涉及的相關環節制定具體的準則規范,以增強財務管理的規范性和有效性。企業財務管理標準化體系的構建,要以會計準則和會計制度為基礎,具體要涵蓋崗位設定、職權劃分、業務流程、行為標準等方面。企業財務管理標準化體系的構建,能夠對財務管理人員形成有效的約束、指導和規范,進而達到優化業務流程,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可以說,財務管理標準化體系的構建,是實現企業財務管理高效性,確保企業發展可持續性的重要途徑。因此,企業管理者必須對其有著明確的認知,結合自身實際,采取有效措施加快構建和完善步伐。
二、企業構建財務管理標準化體系的階段流程
企業財務管理標準化體系的構建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要堅持循序漸進的原則,從準備到實施,再到最后的驗收,都需要進行精心部署,以保證每一步都穩扎穩打,規范有效,具體的階段流程如下:
1.準備流程
財務管理標準化體系構建的準備階段,需要做好兩方面的工作,一方面是要做好文獻查閱工作,了解當前的學界研究現狀和前沿動態,然后對關鍵信息進行整合,明確體系構建的目標和方向。之所以要做好這一項工作,主要是為了學習和借鑒成功經驗,為后續的實踐部署提供重要依據,同時減少不必要麻煩,少走些彎路。另一方面是要做好企業實地考察工作,深入了解企業經營發展實際,及時把握現實發展中存在的問題,然后結合國家會計準則和相關制度確定標準化體系的核心要素,使其高度契合企業的戰略發展目標,增強其實用性。
2.實施階段
完成準備工作后,就要進行具體的實施工作,完成框架設定和構建。實施階段需要做好三點工作,首先要全面掌握企業財務管理的現狀特點,這是標準化體系構建的先決條件,具體包括明確企業財務管理的目標、需求、重難點和薄弱點;其次要深入分析企業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找出當前體制運行中的漏洞;最后要加強企業管理部門組織機構、崗位設定和業務流程的研究,以達到深層把握。上述的三點工作,就是財務管理標準化體系構建的主要內容,也是企業需要重點把握和全面落實的,因為這是實現高效構建的前提基礎。
3.驗收階段
當初步完成實施階段的所有工作后,財務管理標準化體系雛形也得以生成,這時就可以將其應用于實際,進行驗收評估,然后根據最終的評估結果,再次進行優化改進,以進一步完善整個體系,全面提高體系應用的實用性、針對性和高效性。
三、企業財務管理標準化體系的評估機制
1.指標構建
(1)明確輸入指標。要想客觀了解標準化體系的實施效果,就要對其構建過程和應用過程的輸入與產出效果展開對比分析,借此得到客觀全面的評估結果。而這里所講的輸入指標,實際上就是體系構建過程中涉及到的資本支出、人事支出和物力投入,以及準備階段所投入的成本,經過歸納分類后,我們可以將財務管理體系標準化評估機制中的輸入指標進行最終界定,包括資本支出、人事支出和其他投入。
(2)明確輸出指標。所謂的輸出指標,也可以稱之為產出指標,主要包括個體行為、工作效果和內控質量。而就財務管理標準化輸出指標來講,就是財務管理人員行為、財務管理效果和成本內部控制質量。在確定三個一級指標后,我們需要結合具體的崗位設定和職能特點,對其進行細化,一級指標下再次設定四個左右的二級指標。最后結合實際調查結果,構建二級指標判斷矩陣,并對其實施一致性檢驗。
2.效果評價
實踐證實,企業財務管理標準化體系的構建,在助推企業可持續發展方面有著顯著優勢,并集中體現為:
(1)促進財務管理人員行為規范化。企業財務管理標準化體系為財務管理人員的工作行為提供了一個標準的工作規范。建立財務管理標準化體系的首要目標就是使財務管理的工作規范化,而工作人員是完成財務管理工作的主體,因此,規范管理工作要從規范管理工作人員入手。財務管理工作繁雜、權限不一、職責各異,業務要求與標準也略有不同,而企業財務管理標準化中對財務管理人員的工作內容進行了梳理,對工作權限進行了明確,對不同的業務制定了有針對性的業務要求與標準,為工作人員提供了一個有價值的參考,工作人員依照財務標準化體系框架內的要求與標準實施,就可以成為一名出色優秀的財務管理人員。這些設想,也在對幾家企業的調研中得到了證實。
(2)改善財務管理工作效果。在眾多企業管理中存在著一個管理難點,即工作效果對工作業績的影響甚微。而工作效果的各項指標的實現需要健全的管理制度、完備的管理規范,優化的業務管理流程。將企業財務管理標準化應用于實際管理中的幾家現代企業都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以財務為核心,對財務管理工作業務流程進行了優化,業務流程的工作人員工作內容、工作時間以及工作程序等都進行了詳細的規定。在企業其他規范體制的作用下,財務管理工作規范性得到了全面增強,尤其是在業務要求細化標準的支撐下,財務管理效率得到了全面提升,為實現企業高效的內控管理奠定了堅實基礎。
(3)全面推進財務內控目標的達成。財務管理作為企業內控管理的核心構成,其標準化體系的構建自然具有重要價值和地位。因此在完成體系構建后,在實施過程中要對相關部門職權進行重新設定,并結合體系實施效果作及時調整,以實現財務管理與其他內控管理的深度整合與對接,充分發揮各自的優勢作用,共同推動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綜上所述,完善的財務管理標準化體系,不僅有助于提供公司財務管理效率和質量,而且有助提高公司經營能力和風險防控能力。因此,企業要結合實際,管在明確財務管理標準化體系構建重要性的基礎上,針對實際存在的問題,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改進優化,不僅要加強內部組織結構優化重組,為構建完善的管理機制創造有利條件。而且要以財務管理部門為主導,協調其他部門和單位,明確各自職權范圍和責任目標,避免發生徇私舞弊的問題,同時要規范日常財務管理流程,并以此為依據構建相應的標準化評估標準,加強對財務管理人員的行為監管,提高成本內控管理質量。
參考文獻:
[1]熊娜.營改增對高校稅負及財務管理影響的探討[J].會計之友,2017,(04):110-113.
[2]周志敏.試論我國中小企業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財會學習,2017,(03):35+37.
[3]孫晶琦.淺析中小企業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商業經濟,2017,(01):137-138.
[4]張明威.淺議“互聯網+”對企業財務管理的影響[J].商場現代化,2017,(01):201-202.
[5]陶然.中小企業財務管理探討[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7,(01):89-9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