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茗露
摘 要:時代的變遷,新的社會意識形態的發展對設計思想的滲透和影響,使得“民族形式”的設計有時會變的力不從心。改革開放,打開國門,“現代主義設計”像開閘的洪水,一瀉千里,遍地生根。大量西方設計理念沖擊著中國傳統思想,“形式服從功能”的思想方式設計理念,使得實用經濟設計思想持續相當長的時間。
關鍵詞:時代變遷;社會意識;改革開放
中圖分類號:TU98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7)33-0181-01
一、現代小區規劃的含義
從20世紀70年代后期開始,國際上居住環境設計早已從早期單純強調朝向和功能性,轉向包涵藝術性、功能性、科學性等新的設計思路發展。住宅小區景觀設計發展到以空間審美為主導的藝術與工程相結合的涉及面非常廣泛,并與多門學科交叉還受到建筑學、生物學、生態學、土壤學、植物學、材料學、美學等學科影響的綜合性科目。怎樣在有限的空間里感受自由輕松、自然的愉悅感受是小區設計的主要目的之一。
住宅小區景觀設計是以空間審美為主導的藝術與工程技術相結合涉及面非常廣泛,并與多門學科交叉受到建筑學、生物學、生態學、土壤學、植物學、材料學、美學等眾多學科影響的綜合類科目。怎樣在有限的空間里感受到無限自由輕松、自然的愉悅感覺是小區設計的主要目的。現在生活的快速、浮躁、高壓使人的精神狀態長期處在緊張的情況下,好的生活環境,能夠在家門口可以感受到自然、放松、舒適、愜意的生活的環境是設計的目的。受到中國文化影響,中國古典園林就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代表。
二、小區的主體建筑
在居住環境中住宅建筑設計在房屋的外形和結構都可以采用中式的古典元素。
1.例如上海的江南心城小區的建筑在房頂的設計處理上就表現出對古典元素的大大量運用。彎曲兩頭翹起的檁,滿鋪的瓦面,簡化的傳統硬山式屋頂。雖然在實際的設計中都簡化或者改變了原本的結構或是簡化的利用一些元素做為表達,但是整體保留了中式建筑風格的典型特點。使現代的小區設計中既保留了實用的基礎作用,還兼顧了所要表達的中國風的風味和神韻。
2.例如在公共建筑方面,上海的江南心城在小區入口的登記處建筑屋頂就是簡化的四角攢山、硬山式特點的園林建筑風格。在上海的水岸茗苑小區各種秀麗的亭閣更是將中國風建筑之美表現的淋漓盡致。
三、小區內的道路和場地裝飾
1.區的道路也是居民環境的重要著稱部分但是也是規劃中較為靈活、有趣的部分。除有一般道路交通的主要功能性作用,還需要為居民提供一個觀賞的作用。在小區的規劃中,在區分主干路和次要道路和休閑道路后。在次要道路和休閑道路的鋪裝我們同樣可以加入古典的元素。(1)例如用碎磚片,碎陶瓷片,卵石等構成幾何圖案、動物、植物等。這些地鋪的代表又以江南的私家園林為特色。揚州園林、蘇州園林的魚鱗為形象的鋪成的魚鱗紋道路,猶如片片魚鱗,層層波浪,層層疊疊,既整齊又美觀。(2)獅子林的多彩鵝卵石鋪成的海棠花與玲瓏山相映成趣。還有不同顏色堆砌成的六方形花朵,模仿自然的冰裂紋樣式的地鋪等等都是在園林中經典的地鋪形式。
2.區中可以根據需要的合理安排,給單一的地鋪帶來不一樣視覺感受。這些外觀形態優美,充滿濃郁自然風,趣味性又很強的地鋪還包含著深刻,美好的寓意。有的寓意長壽,有的寓意平安,還有的寓意幸福安康,花色不同,目的卻一致。希望給人帶來賞心悅目的景觀和增加環境的自然情趣,生活氣息。在小區的規劃中根據需要直接用古典樣式,也可以將不同的材料綜合利用,產生新的表現形式為小區的地鋪帶來新感受。
四、小區內的綠化
中式風格的綠化是最有韻味的處理方式。普通的植物在設計者的安排下,可以表達出思想和感情。已經不僅僅是環境的點綴,對空間起起到凈化的作用。同樣的植物在不同的時間,不同的角度,產生不同的景色。而不同的景致又在不同心情的觀賞者眼中產生不同的意義。與建筑或聯或分,觀看景致的觀賞者因為年齡、經歷、心情的不同都會產生不同的心理體驗。這就是中式風格的綠化產生意境的作用。這是與中國獨特文化相傳承的結果。中國古典環境景致設計常常使用的小中見大的手法。造成一種軟環境,模糊綠地與建筑物的邊界。中式的自然式設計,活潑、自由、富有詩情畫意,很容易表現出別致的環境氛圍,給人不同個人體驗。
五、結語
中國藝術具有把欣賞者引向“言外之意、竟外之景、象外之象”的誘導性審美功能。所以在中國古典園林中僅僅是一洼水和幾塊石頭,在經過設計師的精心布置下都可以產生同頭的景致和引起觀者的無限遐想,這是中國藝術的精髓,也是中國藝術的獨特魅力,是中國勞動人民五千年文化智慧的結晶。我們有責任去傳承,去發展,去體味。將中國的文化藝術發揚和傳承下去不僅僅是將文化留給自己,是將民族文化永遠保留在世界文化藝術之林的必然要求。
參考文獻:
[1]王謝燕.中國建筑裝飾精品讀解[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8.
[2]楊文會,宋鴻筠.環境藝術概論[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