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實訓基地是促進職業技術教育發展,培養社會高素質創新型、應用型和技能型人才的關鍵,結合我院情況對省級建筑工程開放實訓基地目標、內容組成、主要運行模式進行探討。
關鍵詞:建設目標 建設內容 社會服務
一、建設目標
(一)總體目標
目前,學院立足教學、服務行業與地方經濟、產學研結合、校企共贏的原則,強化建筑工程技術專業相關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企業行業實際需求銜接。以建筑“八大員”崗位職業能力要求為導向,整合校內現有實訓室,用3-5年時間分批分期構建基于建設項目真實環境的實訓中心。在此基礎上加強校企合作,努力拓寬校外實訓基地建設質量及數量,實現校內外實訓基地互為補充,相互促進,又集教學、培訓、技能鑒定、科研、服務五位一體的建筑工程開放性綜合性實訓基地,逐步在貴州區域內具有較強的示范性和引領作用。
(二)具體目標
1.構建認知中心
為了改良傳統教學模式,認知中心就重點培養學生的基本技能、專業技能認識感知。對于建筑工程技術、建筑設備工程、造價工程、建筑室內設計等專業,都是本著立足教學、服務學生的原則,為相關專業課程及章節提供建筑實體展示,讓教學同步,更為直觀,又滿足學生對建筑實物認識了解,也增強學生對相關專業知識學習興趣。
2.構建教學仿真中心
很多建筑工程方面的實踐教學平時都受到時間、工期、施工現場和生產安全等限制,學生在認識實習、生產實習環節只能參觀或參與部分施工環節工作,無法從現場全面了解整個建筑施工工藝、施工過程,也缺乏對建筑材料和施工技術工藝的整體性認識。而該中心主要服務于建筑工程技術專業的認識實習、生產實習、施工課程設計課程等環節。滿足課程的單項技能訓練、綜合技能訓練以及學生職業技能競賽的集中訓練任務和面向社會開放。
3.構建實踐操作中心
工程實操中心由校內教師和聘請的校外高級技工共同完成,校內老師相互搭配進行現場實操指導。該實訓中心服務于建筑工程專業群,讓學生在掌握理論基礎上,自己動手實操,更易于理解與掌握相關施工要點,從而對施工現場涉及到施工工藝、施工規范、安全規范、驗收規范得到更深層次的理解。
4.構建技術研發與服務中心
在實際的建筑工程項目認知、仿真和實操的基礎上構建技術研發與服務中心,更好為教師、學生、企業的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研發提供了良好的平臺,對學生創業項目孵化提供條件,同時為企業的技術需求提供了更大服務支持。
二、建設內容
(一)實訓基地系統組成
建筑工程開放性實訓基地緊緊圍繞建筑工程技術、建筑設備工程技術、建設工程管理、工程造價、建筑室內設計、給排水工程技術、風景園林技術這七個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及課程體系建設,服務于整個建筑工程產業鏈所需專業的主要實踐環節,主要以認知實習、模擬仿真、實操為主要實習形式,輔以技能競賽等其他實訓形式進行建設。
(二)工程認知中心建設
按照真實環境下建筑工程項目材料、技術目標,來建設建筑工程技術認知中心。該認知中心有:建筑技術認知、建筑工程認知、室內設計認知、給排水及建筑設備認知實訓室。建筑技術認知項目為建筑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節能環保等;建筑工程認知實訓室項目為基礎工程、砌體工程、鋼筋混凝土工程、模板工程、鋼結構工程、防水工程等。室內設計認知實訓室項目為裝飾裝修各節點施工工藝,家具構造模型等;給排水及設備認知實訓室項目為給排水管道及設備、建筑電氣綜合布線、消防管道及自動報警系統。基于工程實際的項目認知,讓學生較為直觀的了解各種施工流程,也提高了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和實踐能力培養。
(三)工程防真中心建設
基于工程實際環境目標,建設具有虛擬現實效果仿真教學實訓室。該仿真作中心有:設計繪圖仿真、工程造價仿真、建筑工程施工技術仿真、工程管理仿真、施工監理仿真,完成繪圖仿真、建筑施工模擬仿真、建筑施工監理、預算及招投標仿真、模擬仿真建筑信息模型(BIM)創新實踐等項目。同時,還可以為社會承擔制圖員、造價員、施工員、資料員等職業崗位的職業資格培訓與鑒定等功能。
(四)工程實操中心建設
按照真實環境下的工程實際施工工藝流程目標,進行實踐操作。該中心能滿足以下課程實操:力學、工程造價、工程管理、建筑施工技術、室內方案設計、給排水、建筑設備、工程識圖、建筑測量、招投標、工程預算、施工組織管理、鋼筋加工等。
該實操中心建設有:砌筑工程實操、抹灰及鑲貼實操、腳手架工程實操、模板工程實操、無損檢測實操、室內設計方案實操、智能樓宇供水系統實操、編制施工組織設計實操、園林風景栽培實操等。
(五)技術研發與服務中心建設
高等職業教育突出培養高技術應用型人才特點,而作為高職院校在辦學過程中如何發揮實踐教學基地的高新設備、科技優勢和技術優勢,把應用科技推向市場,把項目、產品的開發來引導市場。教學、科研、生產三者相互促進,為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需要而培養應用型人才服務,充分發揮實踐基地的社會化功能。提高實訓設備利用率,服務社會,建設成為社會的行業技能培訓、考核與鑒定中心。
三、社會服務
目前,學院已經與省屬多家建筑企業簽訂了戰略合作關系,推動了省內建筑業的發展,為建筑行業不斷地輸送專業合格人才。大力推進技能鑒定和教育培訓等工作展,同時也是建筑行業“八大員”培訓基地和建筑職業技能鑒定站,為部分建筑企業提供專業技術支持和服務,加大教育培訓服務的力度,積極承擔短期職業技能和崗位培訓任務,加強建筑技能鑒定工作,為建筑工程建設提供全方位服務。
四、結語
該建筑工程實訓基地建設主要以就業為導向,真實的實踐實訓為基礎,生產性實訓建設為突破,資源共享、輻射周邊,重點自主發展校內外實訓基地建設,堅持產學研結合,為進一步提高高職院校的社會實踐教學水平,做到學校與社會的無縫連接。它是本地區具有示范引領作用的開放性綜合實訓基地,也是培養創新型、應用型和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平臺。
參考文獻:
[1]黃新倫,陳雄輝.高職院校建筑實訓基地建設問題思考[J].北京:中國建設教育,2011,(Z3).
[2]鄭偉.建筑工程技術專業實訓基地建設探討[J].河北:教育教學論壇,2011,(03).
(建設項目:2016年貴州省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質量提升工程項目;作者簡介:龍熠,貴州職業技術學院,副教授,高級工程師,研究方向:建筑學專業。)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