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華
摘要:現階段很多學校班主任在對學生進行教育的過程中僅僅關注文化課的教學效果,對于班會并不重視,使得班會的價值并沒有得到真正的發揮。要想使班會實現學生素質的提升,老師需要從內容和形式等方面下功夫,并做到及時的總結和記錄,真正發揮出辦回應有的價值和作用。
關鍵詞:班會課 提高學生素質 舞臺
班主任對學生進行教育和對班級進行管理有多種形式,其中班會就是較為重要的方面。班主任需要對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科學合理的分析,綜合考慮班級文化建設的需要,真正實現學生課余生活的豐富和自我價值的發揮。雖然說現階段很多學校把班會課作為重要的部分,但是很多班主任在班會方面依然存在偏見,甚至認為班會是教學的沉重負擔,有的班會課直接變為聊天大會或者是批斗大會。本文主要對班會課的方向進行了分析,并在分析基礎上提出了改進建議,希望為之后的實踐提供經驗和借鑒。
一、班會課的作用和價值
班會課作為課程的重要部分之一,不僅僅可以對學習情況進行分析,還可以實現班級的有效管理,并且在提高學生素質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和關鍵的價值,具體如下:
(一)實現學生多種能力的培養和綜合素質的提高
班會課的主持人不僅僅可以是老師,也可以是學生本人,這對于學生來說是一個極佳的鍛煉機會。從班會的主題確立到召開,老師可以指定兩個或者一個學生作為負責人進行討論,選擇主題并進行相關資料的查找,并在此基礎上形成基本的策劃方案,與老師進行及時的交流和溝通,采納老師的合理意見實現困難的克服。一次班會下來,學生的交際能力、口語能力都會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實現多種能力的培養和綜合素質的提高。
(二)實現學生思想認識水平的提高
中小學生在學習和生活過程中不可避免出現一些問題,比如與同學的相處上可能會出現矛盾,甚至是出現打架斗毆的現象。在出現這種情況的時候,家長的擔心和過分著急的教育方式可能會引起學生本人的反感或者是抵觸心理,一旦任由發展將會對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產生不良影響。班會課可以對學生進行及時的教育,幫助學生對自己的行為進行反思,實現良好學習和行為習慣的養成,并進一步學會與人相處的方式,及時發現自己的不足,取長補短,學會自我管理和教育。
(三)加強學生之間的交流與溝通,實現班級凝聚力的增強
班會課實際上是學生和學生之間以及師生之間進行交流和溝通的形式,在師生的共同努力下可以營造出寬松活躍的課堂氛圍,學生自由表達自己的看法和觀點,真正感受到班集體帶給每個人的溫暖。同時學生之間還可以進行交流和探討,形成合作學習的意識,提高團隊合作的能力,進一步實現班級凝聚力的增強。
二、發揮班會功能和價值的建議
對班會課缺乏一定的重視是導致班會課功能難以發揮的重要原因,要想創造出效果優良的班會課,就要從準備階段和設計階段開始下功夫,當然除此之外還有許多需要注意的地方,具體如下:
(一)創造出有針對性的班會主題
為了實現合理主題的挖掘,班主任需要對本班學生的日常學習和生活進行細致的觀察,并采取一定的方式進行調研,進一步掌握學生的思想動態和喜好。除此之外,班會的主題應該堅持系統性的原則,比如在剛入學的時候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自我介紹,緊接著對學生的心里變化和想法開展下一次的主題班會。與此同時需要注意的是,班會的結束并不意味著主題的結束,班主任應該繼續班會的主題進行深入的教育,并在學期結束之時對半年來的班會進行總結,同時提出下一年的計劃。
(二)實現班會課形式和內容的多樣化
中小學生具有好奇心強的特點,正處在心理和身體變化的關鍵時期,只有豐富的內容和多樣的形式才能吸引到學生的興趣,老師枯燥的說教對于中小學生來說沒有實質的意義和價值。首先節日可以作為進行班會的契機,比如國慶節可以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其次是針對學生在某一時期出現的問題進行綜合性的班會,比如早戀或者是考試作弊和誠信的問題;第三,班主任可以定期進行班級內部的競爭,知識或者是職務,調動學生參與本班事務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最后,展示型的班會可以幫助學生充分展示和發揮自己的特長,比如樂器或者是舞蹈方面的特長,通過這種方式樹立起學生的自信心,同時還可以在班級范圍內營造出積極學習的氛圍。
(三)成分尊重學生的主題地位,發揮學生的主導作用
班會課作為課堂形式的一種,需要主持人對主題和過程進行基本的維持,老師可以擔任主持人的角色,學生也可以。如果班會課只是班主任在進行生硬的說教,那整體的氛圍一定是壓抑的,也難以實現良好的教學效果。要想真正發揮出班會的價值,班主任可以在全班范圍內對班會主題進行征集,調動全部成員的參與積極性和主動性,同時在進行過程中發揮學生的主導作用,只有學生才是最了解學生的,實現觀點的充分表達。
(四)對班會課的內容進行及時的記錄分析和總結
班會課需要進行記錄和總結是十分重要的,首先是為了滿足學校和年級進行基礎檢查的需要,包括班會的主題和思想;其次是對學生和老師的思想變化進行及時的記錄,在班會進行過程中必然會涉及到對學生行為的獎懲,對這些行為進行記錄可以實現經驗教訓的總結,幫助實現學生素質的提高,并給學生和老師留下深刻的印象。除此之外,在記錄的基礎上班主任可以對班會的效果進行總結,分析是否達到理想的效果,哪里存在不足需要改進,哪里是值得下一次繼續沿襲的。班主任還需要對班會中表現出的思想偏離進行及時的糾正,幫助學生堅持健康的思想路線。
三、結語
總而言之,一堂精彩的班會課離不開豐富的形式內容以及科學合理的課后總結,只有充分發揮老師的指導作用,同時堅持學生的主體地位才能使班會課真正成為提高學生素質的大舞臺,實現學生視野的拓展和班級凝聚力的增強,培養學生進行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調動學習興趣并進一步促進身心的健康發展和綜合素質水平的提高。
參考文獻:
[1]王必勇.初中生綜合素質評價實施的問題與對策[J].課程教育研究,2013,(07).
[2]王雙喜.初中生綜合素質評價問題及對策研究[D].重慶:西南大學,2013.
[3]吳熙龍.新課改背景下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成效及問題審視[J].教育測量與評價,2009,(06).
(作者單位:麓山國際實驗學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