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雪琴
摘要:閱讀教學是初中語文教學的重點內容,是讓學生掌握語文知識,促進學生各項素質全面發展的過程,閱讀水平的高低可以體現出學生思維能力、語言能力以及知識水平的好壞。因此,在初中教學中,有效的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對于學生的學習和探究有著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設計提出一些淺顯的見解,供大家參考。
關鍵詞:初中語文 閱讀教學 設計
初中階段的學生認知已經完善,是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的關鍵時期,結合學生的心理特點和教學時間,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閱讀教學的設計:
一、加強閱讀材料的背景介紹
對閱讀材料進行背景介紹是提高語文閱讀教學效率的有效途徑,可以為學生進行閱讀前做好鋪墊,讓學生了解文章所處的時代背景,結合材料背景進行材料的閱讀,更有助于學生理解材料內容,體驗作者所以表達的思想以及滲透的感情,讓學生更好的把握材料主題,提高學生的閱讀效率。比如在進行“阿Q正傳”教學的時候,教師可以運用一些有關文章時代背景介紹的文字、圖片或是影視作品片段,幫助學生理解阿Q所處的時代,讓學生從那個時代出發,進行文章的閱讀,理解辛亥革命后的鄉村狀況,具有農民代表性的阿Q的革命意識與落后思想的矛盾統一,反應出時代的特征。教師通過加強閱讀文章的知識背景介紹,可以讓學生更容易的樹立起閱讀的信心,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在教學中實現知識的遷移,用原有知識去促進新知識的學習,有效的提高教學效率。
二、體現學生的主導性
語文基礎知識的教學是緊扣教材內容的,通過教師的引導,讓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掌握知識并能進行運用。而在進行語文閱讀教學的時候,教師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導性,讓學生在閱讀中,有疑問就要提出,根據學生的閱讀興趣和愛好進行探討。教師在閱讀教學中,也要從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形式對學生進行訓練,讓學生在閱讀訓練中,探索適合自己的閱讀方法,幫助學生理解文章的內容,建立學生自己的學習方法和體系。教師應該多關心學生,和學生多進行交流和溝通,理解學生在閱讀中存在的問題,針對性的對學生進行訓練,讓學生熟練的運用閱讀的技巧和方法,從而有效的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這就要求初中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設計的時候,要站在學生的角度進行思考,學生在閱讀中,怎么做才能快速準確的把握文章內容,如何才能更有效更容易的理解文章的內涵,只有立足學生,才能更好的引導學生,體現學生的主導作用,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三、引導學生學會反思
在學生進行閱讀以后,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反思:在閱讀的過程中,那些技巧和方法是有用的,那些是無效的,運用什么樣的閱讀技巧可以更好的理解文章。因此,閱讀教學不僅是讓學生掌握語文知識,讀懂文章的內容,而是要讓學生通過閱讀,掌握閱讀的方法策略,知識如何去閱讀文章,如何去進行文學鑒賞。教師在閱讀教學中,要遵從學生的認知規律,引導學生進行這樣的閱讀過程:“掌握理解——進行運用——反思總結”,先讓學生理解文章的表面意識,掌握文章的大意,學生這是并不能真正的體會到文章的內涵,而是一種表面的理解,知識的陳述。讓后引導學生進行實踐,結合文章的風格,進行仿寫、擴寫等,讓學生更深入的理解知識,進行認知的升華,上升到寫作、構思的高度。最后,教師還需要讓學生進行反思,進行知識的遷移,不斷的改進知識的運用能力,將閱讀內容轉化為自己的知識體系。初中教師在閱讀教學中,應該以運用語言為目標,進行教學的設計,在課文中進行語言運用的教學環節,可以有效的提高學生的語言素材,學生的語言質量隨之也會提高。
四、進行閱讀的拓展
目前,隨著科技的發展,人們以及進入了一個網絡的時代,語文的閱讀資源也極大豐富,為教師教學和學生閱讀提供了便利。這就要求初中語文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的時候,要以教材為根本,對教材素材進行挖掘,幫助學生打好語文的知識基礎,在此前提下,教師要積極的讓學生進行拓展閱讀,加強學生的網絡資源利用意識,合理的運用豐富的閱讀資源,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促進學生的語文素養發展。語文教材是教學的依據,但是其中閱讀資源有限,只能讓學生掌握閱讀方法和技巧,不能讓學生進行閱讀的積累,如果不進行閱讀的拓展,就很容易讓學生陷入死讀書的狀態,脫離了現實意識的知識是單薄的、狹窄的。如果以拓展內容為主,又容易讓學生失去閱讀的方向,語文的知識不能形成一個完整的體系,很難促進學生各方面的綜合發展。因此,初中語文教師要以教材為依托,進行相關資源的拓展,采用多樣化的教學形式,有益的進行閱讀資源整合,讓學生在掌握教材的基礎上,進行閱讀廣度和深度的拓展,豐富學生的知識面、拓展學生的知識深度,有效的利用網絡的優勢,提高閱讀水平,有效的促進閱讀教學效率。
五、加強學生合作學習意識
新課標積極倡導以學生為主體的學習模式,因此,加強學生之間的合作學習,既可以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有可以培養學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團隊意識、協作能力等。初中語文教在閱讀教學中,應該結合閱讀內容提出一些具有知識性、開放性、探究性的問題,讓學生進行合作探究,讓學生進行充分的思考,彼此之間進行交流和溝通,互相分工合作,為了共同的目標而一起前行。人多力量大,合作學習可以有效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促進學生的探究欲望,發揮學生的集體智慧,對于一些問題的探究,可以有效的避免學生單獨思考而陷入困難的境地,通過學生之間的思路分析,判斷、驗證和總結,可以找出解決問題的最佳思路,順利的解決問題。
總之,初中語文教師在閱讀教學中,要有創新的精神,本著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原則,運用先進的教學手段,不斷在實踐中進行教學設計的改進和完善,有效的促進閱讀教學質量的提高。
參考文獻:
[1]馬青香.初中語文教師的靈魂轉向研究[D].中南民族大學,2015.
[2]封云.初中語文課堂生成性資源的開發與利用研究[D].南昌大學,2016.
[3]陳彥廷.百年課程標準中初中語文課程目標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6.
(作者單位:浙江省寧海一市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