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睿
摘 要 在新的媒介環境中,社交網絡的聊天方式也在與時俱進,不少社交平臺、聊天軟件中出現的“表情包”深受人們喜愛。這種“以圖代文”的傳播方式慢慢融入人們的網絡社交圈。圖能達意、圖說事理,圖說,即表情包作為圖像,傳播和展現出來的“工具輔助性”“視覺審美性”“經濟文化”等功能值得關注。
關鍵詞 表情包;圖像傳播功能;視覺審美
中圖分類號 G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6-0360(2017)19-0011-02
“圖文并茂”在信息社會一直是一種最佳的信息傳播方式。在網絡發達、信息龐雜的網絡社交時代,“以圖代文”這種傳播方式逐漸侵占了人們的社交圈。無論是朋友圈你僅看到的一張張圖片,還是你收到的一個個表情包,你都能讀懂圖意,而不再需要一連串的文字贅述。圖像傳播已成為人們描述事物或將信息視覺化的有效載體。
如今,不少社交平臺、聊天軟件中出現的“表情包”深受人們喜愛,它成為了人們“炫圖”“斗圖”的資本。表情包由表情符號衍生而來,它以圖像化的符號形式出現在各大網絡社交平臺中,它在傳播和發展火熱的同時,也凸顯了其極強的傳播功能。
1 圖說:表情包的工具輔助性功能
1)為語言符號增色。微信已經把“表情”作為一個“菜單選項”,放在顯眼的位置,可見表情包已經等同于工具般的使用。除了微信、QQ等社交平臺,就連搜狗輸入法也將表情符號列入菜單欄,更增設了“斗圖”這樣的選項,更放大了表情包的非語言符號特性,為傳統的文字語言符號增色不少。霍爾認為“任何具有某種符號功能的,與其他符號一起被組織進能攜帶和表達意義的系統中去的聲音、詞、形象或客體,都是‘一種語言。”[1]那么,網絡表情符號也可以當作“語言”來進行表意。
網絡表情包通常會有具體的形象,附加上生動、夸張的肢體動作,通過活靈活現的表情動作展現自己的情緒,遠比一串干癟無味的文字要有趣的多。有時,也比晦澀含蓄的語言更直白、易懂。表情符號是對“人臉”表情的一種模擬,“它可以成為一種情緒的表達,以后還可以變成一種意義、一種思想的表達。”[2]因此,表情符號能為單一的文字對話增色、加強意義與深度。
2)為無聲話語傳情。張雷教授認為圖像傳播“能傳達信息與情感,喚起人們豐富的想象力,與文字傳播相比具有形象性、直觀性、明晰性、沖擊性等特點”。[3]因此,表情包的圖像式的傳播能打破文字記錄的慣常思維,將人們從單一乏味的文字符號中解放出來。同時,更能使距離遙遠的對方明了你的話語內涵,深切感受到非語言符號帶來的傳播力量,進一步拉近聊天雙方的心靈距離,豐富人們的情感世界。麥克盧漢發表過“媒介即人的延伸”言論,表情包就發揮了其有別于文字的非語言符號傳播功能,成為人的情感的延伸。
表情符號簡單勾勒表情或體態動作,相比靜態的語言符號,它更易將個人情緒、情感生動地傳遞給對方。一聲問候加上“打招呼”的表情,更讓人眼前一亮,心情爽朗;一句抱歉加上可憐巴巴的萌態表情,或許會讓對方一解悶氣,勝過更多的解釋。因此,表情符號的話語勸服效果更佳,具有語言符號不可比擬的話語優勢。表情包還充分地展示了其生動、趣味性,這些特性可以有效避免沖突、化解矛盾等。
2 圖說:表情包的視覺審美性功能
1)視覺沖擊效果顯著。表情符號屬于一種視覺符號,具有視覺表征功能。霍爾認為,“觀者對圖像意義的認知,是完全依賴于已經在頭腦中創造出來的視覺圖景而產生的反映。視覺表征不僅是對世界的反映,也在闡釋這個世界,通過闡釋對世界進行定義與建構。”[4]表情包作為符號化的展現,它的視覺表征性也體現在視覺審美上。相比網絡聊天時發出的語音、文字,表情包的視覺沖擊效果要明顯的多,色彩豐富、動感十足的表情包會給人視覺上產生一種眼前一亮的感覺。尤其是成套的表情包會涵蓋很多日常口語、肢體語言,乃至網絡流行語等,動物形象夸張的動作模仿、萌化的表情神態,產生視覺沖擊。其視覺效果還能有效地吸引傳播對象的注意力,消除文字所產生的視覺疲勞,有利于在網絡社交中溝通交流的持續性。
越來越多的表情包形象日漸深入人心,成為網友們爭相使用的“熱門表情”,如蘑菇頭、冷兔寶寶、真人表情民國三胞胎等,它們憨態可掬的樣子給網民們帶來了一種視覺審美的享受。就微信平臺來說,一套表情包會以類似連環畫的形式更新連載,這種畫面感、動態真實感,讓網友們大飽眼福,滿足了他們的視覺審美需求。
2)各路表情包“百花齊放”。表情符號經歷過多個時段的發展演變后,如今呈現在網絡中的表情包有的是萌系動畫,有的純搞笑、惡搞,有的是真人表情,有的則是網民自制的。無論哪一類別,呈現的視覺效果都各有千秋。萌系表情更為可愛活潑,迎合當下的“萌”文化;搞笑惡搞類的更能博君一笑,令人心情舒暢;真人表情更具畫面感,給人“見表情如見真人”的真實感……網民們在使用表情包的同時,個人的創作熱情也日漸高漲,網絡現有的表情包已經難以滿足他們的使用需求。于是,自制表情包油然而生。從《還珠格格》中的爾康到表情帝尤克里里、黃子韜,再到每個人身邊你想整的那個“他”。一個個應景的表情傳達的是身邊最接地氣、最熟悉的面孔,這樣的景觀世界何其多彩。
3 圖說:表情包的經濟文化功能
1)為影視、明星宣傳造勢。表情包的演變慢慢發展成為視覺對意義的爭斗或創造的一個場所,成為一種文化藝術品,也成為一種消費必需品。如今,影視娛樂業在新媒介環境的影響下,想盡奇招在新媒體宣傳渠道上大做文章,吸人眼球,圖像傳播在影視文化的宣傳語境中也越來越受重視。視覺文化所聚焦的對象是視覺圖像,影視片段縮影、明星真人表情被制作成表情包,以“微傳播”的形式滲入大家的網絡社交圈,必然會起到潛移默化的宣傳效果。在電影上映期間、電視劇、綜藝節目播放檔期,同步推出系列表情包,也成為影視業獲得更大傳播效益,獲取利潤的有效手段之一。
影視娛樂業利用表情包造勢宣傳,實現了它的大眾化、接地氣的傳播目的。這種類型的表情包成為了不少影迷、粉絲們在網絡社交中傳播和消費的必需品。endprint
2)IP素材集聚,商業價值顯現。“當文化借助視覺的表達走向大眾,視覺符號就成為消費社會和消費文化的重要方面。”[5]越來越多的原創表情包映入人們的眼簾,設計師們也更加推崇IP理念。為了滿足市場的需求,表情包的更新換代越來越快。尤其是年輕的網民群體,他們的消費能力日漸提升,個人喜好變化無常,表情包還要滿足這一“喜新厭舊”的需求。因此,這對表情包的創作要求會更高。設計師們在其職業化開端都被成為雇傭藝術家,而如今表情包的IP開發成為了他們新的盈利模式。
在微信平臺上,設計師們擁有自己的“藝術家”主頁,以支持原創的由頭可以獲得使用者的贊賞,由此IP理念日趨火熱。同時,IP素材的表情包已不再是純粹的表情了,一個個呆萌可掬的形象指不定就能創造更大的商業價值。早期,我國一款經典的“暴走漫畫”表情包被摩摩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注冊成為商標,主要發展漫畫產品,深受很多網友的追捧。再如,Line推出的“Line Friends”系列表情包著實為其品牌大肆造熱了一番。有些城市已經開設了“Line Friends”實體門店,網上也有官方旗艦店。如果國內的設計師們能創作出更多特色鮮明、深入人心的表情包,并意識到表情包的IP價值及其帶來的衍生產品的開發,今后表情包的市場發展前景是不容小覷的。
4 結束語
在新媒體環境下,表情包作為一種非語言符號,它不僅自身具有很強的存在價值,在圖像傳播的過程中也顯示出不容忽視的作用。媒介環境學派的代表尼爾·波茲曼認為,一種新的媒介技術會改變人的思維方式,從而改變社會結構和形態。當然,在肯定表情包的積極作用時,也要注意表情包的正確使用。表情包作為一種新生事物,它的發展也在經歷著一些非議、不良信息的干擾等。表情包在其圖像傳播的發展過程中也將一步步優化,讓一些雜亂無章的元素更有章法可循,讓表情包的非語言符號特性更直觀發揮,讓表情包的視覺審美效果更突出,讓優質的IP原創作品創造更多的可觀價值。這樣,表情包的未來發展才會讓廣大的網民群體擁有真正的集實用與審美體驗,感受到表情包更多的魅力。
參考文獻
[1]斯圖爾特·霍爾.表征:文化表象與意指實踐[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19.
[2]喬治·H·米德.心靈、自我與社會[M].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3:39.
[3]廖舉舉,趙發揚.社交網絡中表情符號的視覺影響[J].新媒體研究,2016(17):17-18.
[4]任悅.視覺傳播概論[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87.
[5]陳紅玉.消費時代的圖像傳播及其媒介權力[J].南京社會科學,2004(11):103-10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