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秉軍
摘 要 新媒體環境下廣播新聞要想求得生存和發展就需要想辦法在激烈的競爭中分得一塊蛋糕,必須在內容上求發展。本研究對廣播新聞的故事化思維發展轉變的必然性進行了分析,然后探討了廣播新聞故事化思維發展的途徑,最后進行了廣播新聞故事化運用的有效反思。
關鍵詞 新聞化;新媒體;廣播新聞;發展
中圖分類號 G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6-0360(2017)19-0117-02
從語言上來看,正統新聞語言過于嚴肅,而故事化的新聞語言則是繪聲繪色地利用故事來講述新聞,但是廣播新聞在利用故事化思維進行傳播的時候卻容易將新聞中的社會文化忽略掉。當然新聞廣播故事化思維發展必然會存在爭議,但是這是新聞廣播發展進程當中的探索階段,我們只有正視這些問題,才能尋求發展和解決問題。
1 廣播新聞的故事化思維發展轉變的必然性分析
1)廣播新聞故事化思維發展轉變是順應受眾心理的必然。從受眾的心理角度來看,當廣播新聞受眾在接受信息的時候,娛樂性的信息對受眾具有非常大的沖擊力,能夠使受眾工作中緊繃的放松下來。所以從心理需求的角度來看,受眾非常希望在接受信息中得到休憩,所以廣播新聞則應,利用全新的手段、故事化的方式給受眾講故事,這不僅能有效增強新聞美感,同時還能夠給受眾留下更為深刻的印象。廣播新聞故事化發展之后則更傾向在日常中通過播報展示普通人的故事和新聞,這些都是關乎民生的大事。所以故事化的廣播新聞節目的題材要和受眾興趣點緊緊銜接。
2)廣播新聞故事化思維發展轉變是媒體競爭的必然。新媒體環境下廣播新聞要想在激烈的競爭中求得生存和發展就必須在內容上創新。廣播新聞中加入故事化的文本,這種方式讓人放松、覺得有趣,可以使受眾在休息眼睛的同時接收信息,更容易理解和記憶。
2 廣播新聞故事化思維化發展的途徑
1)將故事與時代發展相結合。新聞的一項重要任務就是在時代進程中進行社會變遷的記錄,將時代發展及精神融入到新聞報道當中,每個時代的新聞價值是不同的,所以優秀的廣播新聞應該能夠把握好時代主流價值,找到時代發展中的典型新聞故事。所以在選題上我們可以選一些能緊扣社會熱點的話題,例如在高考期間廣播新聞可以選取一些鼓舞莘莘學子氣勢的新聞,表現出社會各界對高考足夠重視,同時還可以通過故事讓受眾對高考有重新的認識。再比如當前“80后”的婚戀話題是比較熱門的,那么在新聞廣播中我們就可以選取一些婚戀的故事,進而引發出當下很多“80后”婚戀中存在的虛榮婚戀觀的現象。那么在故事化的廣播新聞當中就可以利用一定的數據將這種非大眾化的相親作為依據,去深入進行評判,從而指出當前婚戀觀存在的弊病。
2)在本土文化當中進行故事挖掘。和自身相關的廣播新聞往往會和讀者之間產生共鳴,從而使得讀者在閱讀的時候有更為濃厚的興趣,所以本土文化類的新聞則是廣播新聞當中必不可少的部分,所以應該從市民的興趣點出發,選取一些民眾喜聞樂見的事情進行播報。另外這些內容在播出之后還能成為老百姓的飯后談資。而要想實現本土廣播新聞的深度挖掘,那么記者就需要走向街頭,深入到百姓中間,用新聞的觸角對周圍環境進行感知,然后利用手中的筆將已經發生的或者是正發生的事情寫下來,然后在廣播新聞當中進行播報。這樣形式的故事能和讀者產生共鳴,有效縮短百姓和廣播之間的距離,從而拉近廣播人和聽眾的心理距離。例如我們城市當中都有關于吃的回憶,那么我們在廣播新聞當中就可以將我們身邊百姓最熟知的吃記錄并播報下來,為聽眾去講述一個具有城市氣息的吃的故事。
3)在不同話題中進行故事挖掘。廣播新聞故事選題當中存在很多話題的影子,例如愛情話題,這種話題對于我們人類的生活來說是一種情感的寄托,是人性當中最真切的一種情感欲望。那么因為廣播新聞的受眾基本上都是普通人,所以我們在挖掘愛情故事的時候可以選取一些能夠打動人心的愛情故事,這樣才能夠真正的打動受眾。比如播報一則在火車上進行求婚的感人愛情故事,首先在廣播的最開始播放愛情歌曲,然后伴隨著歌曲聲廣播主持人開始時以倒敘的方式對兩位從相知到相戀的過程用優美的文字進行描述,最后描述整個求婚的場景。廣播新聞故事取材客觀的事實,那么讀者聽起來就猶如在品讀一篇非常優美的愛情文章,所以這類取材的廣播新聞故事是非常容易被受眾所喜歡的。另外我們還可以將話題放在奇聞異事、名人隱私等上,當然也可以嘗試著將名人、奇聞和普通人的故事結合在一起,從而使廣播新聞更具有戲劇化特點,吸引受眾的注意,并引起強烈的共鳴。
3 新媒體環境下廣播新聞故事化的報道結構分析
1)導語播報類型。導語是廣播新聞的核心要領,其不僅需要對整個廣播新聞的觀點進行表述,同時還需要對廣播新聞的框架進行闡述,那么當廣播新聞向著故事思維發展的時候就可以另辟蹊徑,重新實踐出一條適合自己的道路。當前廣播新聞導語應該更傾向于高感性思維、韻味及感染力的塑造,我們可以導語分為下面幾大類型。
(1)生動化的畫面導語:這種類型的導語在當前廣播新聞故事當中屬于較為常見的一種導語類型,此種導語既有內容提要也有審美趣味,所以是屬于受眾比較喜愛的導語類型。比如某廣播新聞當中所播報的一則導語:的哥王師傅猛地一踩油門,前面的紅色轎車一下子就被落在了后面,不了,紅色轎車也不示弱,馬上加大了油門,和緊挨著的出租車撞在了一起。這則導語沒有交代任何的時間、地點、事件起因。而是從整個故事當中截取了高潮片段,然后用故事的生動化語言對驚心動魄的場景進行了描述,使得讀者感覺自己置身在了車技現場一樣,只是幾行字就對整個新聞故事進行了簡明扼要的導讀,使得聽眾置身于電影場景中一般,可以說是將聽眾感興趣的點牢牢地抓住了。
(2)排比式的情感性導語:這種導語是以情感訴求為指引,摒棄掉了傳統新聞播報中冰冷化的語言,而是以旁觀者的姿態利用情感語言對新聞故事進行講述,這類導語通常會采用排比句式進行渲染。endprint
例如某一則關于高速追尾的廣播新聞,在整個故事講述的時候沒有提到任何車禍現場的場景,而是通過三個家人沒有等到的排比句作為導語,利用第三者的口吻講述了對親人等而無法歸來的感人情境,當聽到這的時候很多讀者就能感受到車禍現場的慘烈,通過排比句的層層遞進就能夠引發聽眾的淚點,從而引起讀者情感的共鳴。
2)故事結構類型。故事新聞相對于傳統的廣播新聞要更自由一些,其大量的引用了新媒體的優勢,形成了自己的故事結構。
(1)以點帶面的故事結構:首先這樣的廣播新聞會將一則則故事獨立出來,然后讓這些故事從側面去反映一定的問題,通過廣播使得聽眾能夠找到故事節點,從而對整個故事的發展做到快速的理解和認識。
(2)點面結合的故事結構:這種故事結構是廣播新聞當中較為常用的方式,是一種由淺入深的故事敘述形式,通常在最開始都會將故事落在最為平常的場景當中,然后再通過語言將事件的背景方法,這樣就能通過看似平凡的事情將非常大的主題表達出來,實現了將普通事件、宏大視角進行結合的目的,達到深化新聞主題的作用,從而使得新聞報道和聽眾更為貼近。
“簽了、簽了,城東的王大爺可謂是頭彩第一人啊!”昨天,城東青華社區傳出了陣陣歡呼聲,68歲的王大爺在合同上按上了自己的手印,這位有了68年農民身份的大爺,從今天起真正的成了一個市里人。
這則廣播新聞,從一個68歲的老大爺入手,從按手印的細微進行廣播,這樣就能從一名普通百姓的感受寫起,非常自然地和讀者拉近了距離,使得讀者有了親近感。
3)故事表達方式。
(1)平民化敘述視角:當前新媒體之所以大受歡迎,就是因為其徹底的擺脫了傳統廣播新聞播報的高姿態,使得讀者能夠得到更多的親切之感,所以廣播新聞故事思維發展則應該借鑒新媒體的這點優勢,在故事表達方式上走平民化的敘述形式,例如廣播新聞可以采用講故事的方式將公交車改道、停水停電等百姓關注的信息進行播報,也可以通過嬉笑怒罵的方式對社會當中的一些現象進行聲討,以此做到排憂解難。
(2)既要細微還要注意設置懸念:比如在廣播新聞需要對人物內心活動進行展示的時候,則可以通過對人物細微描寫來烘托情感;另外設置懸念對于聽故事者來說是非常重要的,能夠使得聽眾有繼續聽下去的欲望,從而增強廣播新聞的感染力。
4 總結
新媒體環境下,廣播新聞面臨著生存和發展的難題,而要解決這一難題筆者認為故事化思維是一個有效的路徑,一方面其能吸引很多的聽眾,另外一方面還能夠使得廣播新聞擺脫枯燥、乏味的無
聊感。
參考文獻
[1]劉秀梅.后現代社會中純新聞的尷尬境遇[J].新聞知識,2011(9):19-2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