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誠
摘 要 目前,新媒體視覺文化審美語境擁有廣闊的發展空間。文章從生活與思維方式、審美標準、網絡技術三方面闡述產生新媒體視覺文化審美語境的原因,探究新媒體視覺文化在審美語境的特點,分析新媒體視覺文化的審美語境發展趨勢,旨在發揮新媒體的優勢,拉近生活與藝術的距離,引領視覺文化的發展。
關鍵詞 新媒體;視覺文化;審美語境
中圖分類號 G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6-0360(2017)19-0115-02
隨著多媒體技術、影像技術的發展,使得人們在圖像傳輸、數字形成、影像制作等方面的手段都有了顯著提升,而新媒體視覺文化作為發展的必然趨勢影響著人們的生活。新媒體視覺文化在辨識度、語言和傳遞方式上與以往的視覺傳達方式存在一定的差異,能夠更好地滿足社會的發展與人們的需求。
1 產生新媒體視覺文化審美語境的原因
1.1 生活方式與思維發生變化
網絡極大地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方式與思維,使我們如今生活極少有原來嚴謹的氛圍,而更多表現出一種娛樂性,因此新媒體視覺文化審美語境逐漸形成。例如當下的人們更愿意以圖文的方式接受新鮮的事物,在對某一問題思考時,也不再是原有嚴謹的氛圍,而是更加趨向于娛樂性與戲謔性,所以人們也更愿意接受這種娛樂性的文化,使原有的文化氛圍逐漸消失。同時,網絡使人的生活節奏更快,所以人們逐漸更依賴于這種快速的文化傳播。而且文化也充斥著更多的商業性,所謂的文化演變成一種賺錢的工具,失去了原有的文化氛圍,使人們無法再通過文化來進行心靈溝通,只能停留在文化消費的表面。
1.2 審美標準發生變化
網絡衍生出了一大批快餐文化,這些快餐文化極大地改變了人們的審美標準。原有的“英雄主義”“現實主義”逐漸被平民化與精神缺失替代,社會風氣日益浮夸,人們更多地開始求新、求異,使得越來越多的文化呈現出個性化的特點。然而這種個性化良莠不齊,一部分成為人們逃避生活和排解壓力的“良藥”,一部分為迎合人們低級趣味而大行其道,由此便逐漸形成了一種“淺白”“無深度”的時尚,而這種時尚正是新媒體視覺文化產生的根本。在新媒體視覺文化的審美語境中,人們過分地追求“小資的浪漫情懷”“玩世態度”“波普藝術”,造成這些所謂的藝術也逐漸偏離了藝術中心,新媒體視覺文化審美語境出現惡性循環。
1.3 網絡傳媒技術的發展
當今社會是影像技術飛速發展的階段,尤其是近年來網絡媒體的迅速發展,使得視覺文化在傳輸、處理、生成等技術方面有了顯著的提升。具體來說,人們能夠通過3DMAX來營造仿真的環境,能夠使用PhotoshopCS來處理圖片中的瑕疵,這樣的技術方式已經全面顛覆了傳統技術的水平,甚至使得新媒體環境中信息出現泛濫的現象。當今社會中,新媒體技術在視覺文化中具有重要作用:1)網絡技術為圖示閱讀提供了技術支持,同時為視覺文化的全球化提供了保障;2)傳輸技術、影像制作技術為文化傳播消除了地域、國家之間的界限,并且推動了圖示文化向著大眾化的方向發展[1]。
2 新媒體視覺文化中審美語境的特點
2.1 奇觀化
大眾的審美趣味越來越趨向于個性化,由此影響了人們從生活觀到價值觀,直至審美品位等都相應發生了轉變。人們對影像與圖片的興趣在新媒體視覺文化中得到了充分的滿足,進而推動了新媒體視覺文化在文化體系中的迅速擴張,甚至一度動搖了文字的至尊地位。電視節目中的電腦特技越來越多,LED技術等的應用,使畫面效果更加的完美、精致;電影中的驚險奇幻情節也不再是難題,隨著科技水平的提升,新媒體的奇幻水平越來越高,運營成本卻越來越低,而在市場經濟的驅使下,審美體驗的創造卻受到了更多因素的制約。
圖像以及文化信息的多維形態呈現,是新媒體視覺文化審美語境的重要呈現手段。如今的新媒體文化當中,利用其審美語境的奇觀化特點,利用個性語言重新展示出傳統文化的美學規范與秩序,將互動與交流作為審美的重點,以實現新時代的全新審美體驗。新媒體視覺文化的審美語境常常與傳統視覺文化拿來對比,相對來說,新媒體的視覺文化更加自由化,拼貼與嫁接等手段的應用能夠使觀眾從虛擬世界中得到更為真是的情感體驗,促使獲得更多的精神愉悅,這種充分利用影像圖示的手段方法,即是利用新媒體視覺文化中審美語境的奇觀化特點。
綜上所述,對當代新媒體視覺文化的審美語境進行相關探究,有利于規范當代新媒體視覺文化的正確發展方向。通過相關分析,能夠明確當代新媒體視覺文化對圖像書寫形式帶來的重要促進作用,同時也明確了傳統文化藝術邊緣化的現狀,需要在未來加以重視,通過改變傳統的審美接受方式,推動整個文化體系的正向發展。
2.2 通俗化
我國的古典文化崇尚情、景、神的結合,通過形式、形象來彰顯媒體的審美境界,引導審美語境向著“境生像外”的方向發展,即借景生情,使用現實環境中的事物來表達自身的情感。另外一方面,通過筆墨之間的趣味實現身體體驗,構建全新的“心靈空間”,而這樣的方式主要是通過個人的意識來評價客觀的現象。但是,當前流行的新媒體文化已經打破了審美主體、審美對象之間的距離,將以往的“陽春白雪”轉變為大眾化的行為,全面提高了審美語境通俗化,保障更多的群體能夠參與至審
美中[2]。
2.3 商業化
在當今社會中,文化藝術與科學技術融合在一起,使得當前的新媒體視覺文化呈現工廠化、產業化的發展趨勢,滿足了人們的消費期待,促進了新媒體行業的快速發展。如今,新媒體的商家使用文化折中的方式輕松的“游離”在道德、法律之間,產生了大量的“復制版”文化藝術,在一定程度上麻痹了神經,而其自身的商業化特征則給新媒體帶來了審美泛化、直白化的發展趨勢。另外,還在一定程度上轉變了交流方式,使得新媒體的信息具有更多商業符號。
3 新媒體視覺文化的審美語境發展趨勢endprint
新媒體視覺文化審美語境的發展改變了人們的傳統意識以及生活方式。在電子產品的包裝下,視覺文化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為人們帶來新鮮感的同時,也對人們的正常生活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利用高科技技術能夠對歷史信息進行重演、將歷史中的人物形象以全新的方式展現在人們面前。以上種種現象都表明在新媒體視覺文化的沖擊下,人們的審美已經發生了明顯的變化。從美學的角度來看,由于新媒體視覺文化的出現,人們現在的審美與傳統審美之間產生了較大的差距。以色彩的變化為例,幾十年前人們服裝的顏色普遍為藍色、白色以及黑色等,而在現在,人們對服飾顏色的審美逐漸走向多元化,如今,各種各樣的顏色都能夠被設計師運用到服裝設計中。由此可以看出,在新媒體視覺文化的基礎上,大眾可以通過各種方式參與到文化建設中,為人們提供了良好的參與條件。
當今時代,新媒體視覺文化不僅僅能夠借助媒體手段對視覺文化進行了解,同時還將新媒體視覺文化融入到人們的實際生活中去。這種方式不僅能夠為人們時刻帶來新鮮感,同時還能夠將生活中平淡普通的元素進行不斷深化,使其變得多樣化。在新媒體視覺文化的背景下,雖然審美方式多種多樣,但是人們不能過度沉迷于休閑娛樂,如果長時間沉迷于多媒體文化中,會導致人們的審美價值逐漸變得冷漠。
如今,隨著新媒體視覺文化的到來,傳統的圖像審美方式已經無法滿足當今時代對審美文化的要求。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我們的審美方向已經被新媒體視覺的發展方向所左右,多數人們已經對平淡樸實的審美失去興趣,取而代之的是具有較強視覺體驗的審美文化。當一個個制作精良的畫面從人們的眼前閃過,除了給人們帶來強烈的視覺體驗,還從另一個方面表現出人們對傳統審美文化的冷漠[3]。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對當代新媒體視覺文化的審美語境進行相關探究,有利于促進當代新媒體視覺文化朝著正確方向發展。通過相關分析,能夠明確當代新媒體視覺文化對圖像書寫形式帶來的重要促進作用,同時也明確了傳統文化藝術邊緣化的現狀,需要在未來加以重視,通過改變傳統的審美接受方式,推動整個文化體系的正向發展。
參考文獻
[1]黃麗霞.福建當代本土漆畫的審美特征研究[D].杭州:浙江理工大學,2017.
[2]袁華.涂鴉藝術的圖式在視覺傳達設計中的應用研究[D].深圳:深圳大學,2017.
[3]劉暢.中國風運動圖形動畫MV研究與實現[D].北京:北京林業大學,201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