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蕊 韓慶山
摘 要:雨課堂作為近兩年新興起的新型混合式教學模式受到了廣大一線教師的歡迎。在互聯網+時代,雨課堂的教學改革實踐改變了傳統教學。本文針對雨課堂的應用現狀,面臨的問題和未來發展方向等方面進行闡述和分析,為一線教師更好的利用雨課堂進行線上線下的混合式學習特供參考。
關鍵詞:雨課堂 混合式教育
引言:
大學英語教學改革從2003年起就在不斷的進行嘗試和探究,從2000年起進行互聯網輔助教學到2011年慕課、微課、翻轉課堂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大學英語教學一直走在教育教學改革的前沿。
一 、雨課堂介紹
雨課堂是非常易學易用的教學軟件,通過師生經常使用的powerpoint和微信構建起新型的課堂學習環境。通過這一平臺,教師可以在課前向學生推送包含視頻、錄音、習題的PPT,布置課前預習任務,了解學生的預習情況,進行有針對的備課。
課上,學生打開手機微信掃描幕布上的二維碼登錄線上課堂,同時老師可以快速實現課堂考勤與簽到。學生通過自己的手機端實時看到老師的授課課件,完成老師的測試習題。課上的測試習題可以分為主題式、習題式和混合式三種。在課堂學習中,每個同學還可以通過彈幕和老師以及其他同學們進行交流,對于課堂上沒有理解的知識點可以及時按下手機屏幕上“不懂”按鍵向老師反饋信息。教師可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態和掌握情況,適當調整教學進度。
課下,老師和學生的手機端都會收到每次課的課后小結。老師可以查看學生出勤情況、回答問題的情況以及用手機來批改學生的作業。學生們在課下仍可以通過手機在雨課堂中回顧老師的授課課件,復習課堂相關內容。對于不理解或者想繼續探討的地方,可以通過雨課堂的“報告老師”板塊給教師留言,與教師進行實時回答、互動探討。
二、雨課堂教學平臺的優勢與成就
1、個性化學習模式
互聯網+時代的學生對電子產品有著天生的親切感。雨課堂是基于信息技術平臺開展的個性化學習模式。第一、教師是依據每個同學課前預習情況和課堂學習情況,發布針對性的作業任務并推送到同學手機端一些個性化的復習資料。第二、學生完成作業后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進度,通過平臺將作業提交給老師。客觀題有自動的批改和反饋總結。主觀題教師可以針對學生情況進行個性化講解輔導,同時學生手機端第一時間查看老師對自己作業的評語,也可以在平臺上發布自己的學習感受與疑問與老師和同學們進行討論交流并進一步總結反思。
2 全周期的教學分析,教學數據“全景化記錄”
在傳統的大學英語教學中,由于缺少有效的教學數據的支持,授課教師想了解每一個學生的學習狀態比較困難,往往只能通過多年教學經驗觀察學生上課時的反應、眼神,或者通過課堂提問、測試等方式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態。但是在大學英語這種大班授課中,即便是有豐富教學經驗的老師也無法精細地了解全班學習的狀態。雨課堂的出現很好的解決了這一問題。課前預習的數據分析使教師了解每個學生的預習數據。課堂上師生通過彈幕進行討論交流,同學按下“不懂”按鍵匿名向老師反饋知識接收。雨課堂將整個教學環境、教學過程中產生的行為數據,利用學生的手機等終端采集下來,在大數據的背景下,讓教學進入了數據時代:如記錄學生出勤人數,提供未出勤名單,那些幻燈片未懂,那些題目回答有誤,課前預習看了幾遍,課后作業的正確率等等。這些數據能夠忠實地還原真實課堂的教學過程。以此為基礎進行數據分析和挖掘,對未來的教與學提供科學決策的依據!
三、雨課堂的弊端和未來發展
1雨課堂的使用對師生的手機和互聯網等有要求:實時推送PPT到雨課堂需要學生和教師的電腦實現聯網,雖然大部分院校的教學樓都覆蓋了校園網,但是教學樓里的無線網絡并不穩定,有些同學上課無法掃碼簽到,而且學生的手機端接收PPT比較慢,甚至打不開,無法參與課堂做題活動。
2在課堂授課中,有些同學的自制力和自律性差一些,老師推送課件到學生手機端后,學生一打開手機就控制不住用手機看一些與課堂無關的資料。而且在掃碼登陸課堂考勤的功能存在漏洞,缺勤同學通過教室上課同學拍的二維碼照在異地也可以實現掃碼上課。在限時答題環節中,部分同學利用班級微信群偷偷傳送答案給其他同學參考,使測試的可信度降低。
四、結語
隨著現代科學技術在教育領域的廣泛應用,技術與教學的融合不斷深化,大學英語課堂變革的步伐將不斷加快。雨課堂作為新型教學手段為大學生提供了更好的課堂,通過在線教育學習和基于技術更好推動教學的進步!
參考文獻:
[1]張媛媛,劉旭.“互聯網+”背景下《C程序設計》課堂教學研究[J].中國培訓,2016(20):170.
[2]劉邦奇.“互聯網+”時代智慧課堂教學設計與實施策略研究[J/OL].中國電化教育,2016(10):51-56.
[3]劉君.“互聯網+教育”背景下“雨課堂”的教學實踐[J].廈門城市職業學院學報,2017,19(1):44-48.
作者簡介:
付蕊(1982.4-),女,漢族,河北秦皇島人,講師,碩士,主要從事英語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