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娜
摘要:科技情報是一個國家發展的重要核心所在,只有掌握了核心科技,國家才能掌握正確的發展手段,確定正確的發展方向。隨著當前各行各業的發展,技術水平的不斷提升,只有從全面創新的大環境下進行科技情報服務工作,才能幫助政府以及企業更好的掌握情報服務,在日益激烈的國際競爭格局當中搶占領先地位,更好的為自身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本論文從不同方面闡述創新環境下的科技情報研究與服務,希望研究科技情報研究與服務的專家和學者提供理論參考。
關鍵詞:大數據;航空科技情報;研究
早期的科技情報研究,工作內容比較單一,工作環境基本是作坊式的,主要是做一些翻譯和文獻綜述方面的工作,提供的信息好多是與科研人員的需求相脫節的。情報服務也基本是一種被動式的。而現在的科技情報研究和服務從觀念到模式都發生了變化,已經延伸到了信息管理和知識管理領域。尤其是數字化和知識化服務的深化,使今天的情報研究和服務范圍幾乎包括了所有的社會、自然和信息科技領域。知識管理領域對于科技情報學學科的發展與創新來講,既增加了難度,也提供了機遇。針對這樣的科學研究環境,科技情報研究人員如何更能直接地向研究所一線科研人員提供科技情報服務,延伸服務范圍,使科學研究人員掌握更多的相關專業信息和世界研究前沿情況,是科技情報研究和服務人員必須要考慮的現實問題。
1科技情報研究及其意義
科技情報研究,也可以稱為科技情報調研。指的是研究人員,根據特定的任務,通過對科技文獻的研究,繼而達到收集、分析、整理、傳遞文獻信息的目的。某些情況下,情報研究人員,也需要對文獻研究提出新的思路。21世紀,是信息大爆炸的時代,無論是哪一種行業,信息的更新均十分快速。據研究顯示:一位科技創新人員,如果每星期花費40個小時的時間,閱讀與他研究相關的資料。持之以恒40年之后,他所有的閱讀量,也只是這個專業一年之間所發表的文獻、論文、著作之和。由此觀之,科技情報研究的作用十分重要。因為作為科技創新人員,不可能“憑空造物”,他必須要閱讀大量、實用的相關資料,以此作為科技創新的基礎。但如果研究人員花費了大量時間收集、查閱、整理文獻資料,則必然會在很大程度上縮減了科技創新的時間,不利于科技的研發、創新。科技情報研究人員,將大量的文獻資料,通過現代化手段及專業的處理能力,進行有效的收集、整理、濃縮。為科技創新者提供迫切、標準、精華的資料,客觀上減少了科技創新的時間,促進科技的更新、進步。當然,科技情報研究,也可服務于其他有需求的行業。創新環境之下,科技情報研究的模式、手段需要調整,以便提高工作水平,為用戶提供更直接、更有價值的實用情報。
2以創新為導向的科技情報服務
2.1 科技情報研究的意義
所謂的科技情報,就是通過研究時代前沿的科學文獻與研究成果,獲取對自身有關或者有益的文獻資料,幫助研究者開展自身的相關課題的研究,方向擬定,進展步驟確定,同時解決研究過程當中存在的一系列難以解決的科學性問題。由于當前社會,信息化發展水平較高,研究人員能夠較方便的獲得所需的文獻資料與總數文章,因此,在此基礎上搞好科學研究便是研究人員的重點所在。研究人員想單獨依靠自身的知識水平進行科學技術發明創造是極其困難的,只有綜合多方研究人員與研究機構的研究成果,在當前的以創新為主的科學技術研究氛圍中進行信息的咨詢與利用,才能提高研究人員獲取科研成果的效率與水平,促進我國的科學技術不斷發展,這也是當前科技情報研究服務的關鍵所在。
2.2自主創新決策的科技情報分析
在當前的時代發展背景之下,只有遵循科學的依據進行自助的創新,才能獲得較高的科學技術成果。但是,僅僅依靠一名或幾名研究人員的知識水平往往難以達到所預期的水平,難以獲得想要的結果,因此,只有在自身的研究過程當中納入相應的高端科技情報,才能使所進行的科學技術研究按照正確的道路獲得正確的結果。在進行科技情報服務的的決策當中,往往需要注意四個方面,即相關科技信息的搜集,對相關信息的歸納總結,確定所收集信息的價值性與有效性以及將搜集內容靈活的運用到科學技術研究當中,并在此基礎上對其不斷的修改與完善。由于國家當前在大力推進創新技術與水平,鼓勵各行業都開展創新技術手段,在遵循科學技術指導的基礎上,增強企業或單位的競爭實力,并降低研究與決策當中出現風險的幾率。
3創新科技情報服務的建議措施
3.1 轉變服務理念
當前的科技情報工作,要堅決摒棄傳統的“坐等服務”的工作理念。轉變服務理念,面向區域市場,積極尋找用戶。國務院 《關于加快科技服務業發展的若干意見》中指出,“要以支撐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實施為目標,以滿足科技創新需求和提升產業創新能力為導向,創新科技服務模式。”此外,科技情報工作需要豐富服務內容。除了傳統的文獻信息服務、科技查新服務之外,還要切實根據用戶的需求,擴大服務量,豐富服務內容。當前的科技情報工作需要拓展哪些方面的服務內容?
3.2創新服務方式
服務方式的單一、片面,阻礙了服務質量的提升,不利于發揮情報服務的潛力。創新環境下,完善科技情報工作的一大關鍵,即是創新服務方式。創新服務方式,首要關鍵即是加強信息平臺建設。所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器”好了,服務工作才能見效明顯。
總之,現在的科技情報研究領域,傳統的科技情報檢索研究已經不再是研究工作的主流,取而代之的是科技信息管理、戰略情報研究、信息產業的發展、信息服務的外延、知識集成化管理等全新的領域。科技情報的研究活動已經進入一個日趨豐富的多元化時代。
參考文獻:
[1]就地扎根 深入兩頭開創科技情報服務的新局面[J].李永新. 情報學報.1988(03).
[2]情報3.0時代科技情報服務能力研究——基于工程技術視角的服務能力四層結構模型[J]. 李輝,張惠娜,侯元元,付宏,吳晨生. 情報理論與實踐.2017(03).
[3]情報3.0背景下科技情報服務能力評價指標體系構建[J]. 李輝,侯元元,張惠娜,付宏,吳晨生. 情報理論與實踐. 2017(06).
[4]基于科技情報服務體系創新的情報快速生產線建設研究[J]. 劉如,許明金,吳晨生,劉彥君,曾德超,李夢輝. 情報理論與實踐. 2017(09).
[5]新時期基層科技情報服務工作探討——以漳浦縣科技綜合信息中心為例[J]. 吳藝玲. 情報探索. 2015(02).
[6]試論大數據環境下科技情報服務人員應具備的能力[J]. 彭錦華. 科技視界. 2015(11).
[7]科技情報服務鄉鎮企業的策略研究[J]. 劉大志. 中國民商. 2018(06).
[8]“互聯網+”科技情報服務創新模式[J]. 高劍. 環球市場信息導報. 2017(22).
[9]科技情報服務農業的分析和思考[J]. 張文. 科技資訊. 2014(23).
[10]基于創新環境下的科技情報服務[J]. 劉軍. 甘肅科技. 20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