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健
摘要:現如今南昌部分國省干道存在雙向兩車道,已無法滿足正常通行需求,因此我們必須要對其進行道路拓寬改造施工。而采取有效施工方案保證新老路基拓寬改造的效果,使新老路基能夠有效銜接,是道路拓寬工作中需要重視的主要環節,必須采取有效的質量保障措施,完善道路的性能。
關鍵詞:路基拓寬改造;新老路基;道路性能;
1、工程概況
國道G354美麗風景示范線工程位于南昌市安義縣境內,由原雙向兩車道拓寬改造至雙向六車道,工程重難點之一為新老路基拓寬改造施工,項目線路全長1.2公里。拓寬道路以雙向六車道、機非分隔的標準開展建設工作,設計的車速為80公里/小時,路基寬度為40m,路面材料采用瀝青混凝土材料。
2、影響公路新老路基搭接的因素
在全面分析和對現場仔細的研究后發現,對公路新老路基搭接造成影響的主要因素有新老路基之間的變形不協調問題,以及新老路基結合效果不佳,路基路面整體的抗變形能力、路基的穩定性和水文地質條件等。造成工程路基病害的發生主要受到了多個因素的影響,因此我們有必要對其予以高度的重視。
2.1新老路基地基沉降差
新老路基的地基沉降存在著十分明顯的差異,其會導致工程在建設和使用的過程中,出現較為明顯的縱向裂縫,且新老地基的地基壓縮和固結時間差異較為明顯,老地基長期受到荷載的影響,沉降變形已經處于相對穩定的狀態,而新路基在工程建設和竣工通車后會發生較大的地基沉降,所以新老地基變形不同,可以說道路拓寬工程中的地基沉降差是施工質量控制的重難點。
2.2新老路基強度與剛度存在較大差異
新路和老路建設的時間明顯不同,且取土也不在相同的地點,所以,加寬路基填土料與原有路基的填土料組成不可避免地存在差異。在填筑材料自身的重量、路面和車輛等多重荷載作用的影響下,原有老路基已經處于壓實狀態,新路基在施工過程中雖然也按照要求進行了壓實處理,但是其依然存在一定的塑性積累變形空間。此外,新老路基所采用的施工工藝和施工方法大多存在一定差異,所故而公路的等級和標準差異也較為明顯。
2.3新老路基結合處未經妥善處理
新老路基的結合處是路基拓寬工程中最薄弱的部位,也是容易出現問題的部位,而且發生病害的幾率也最高,若結合部的表面土體強度無法達到要求,則臺階開挖缺乏科學性,不能按照規范的要求處理加筋問題,那么就可能會使拓寬路基沿著結合面發生滑移現象,在結合部的路面也會產生較為明顯的裂縫現象,若未設置性能較好的排水設施,水分就會沿著裂縫下滲,從而造成嚴重的地基變形,影響了地基的穩定性。
2.4施工的影響
施工因素也是造成拓寬路基發生嚴重病害的關鍵要素,在新老路基的結合施工中,由于受到多種施工因素的影響也會形成較多的路基病害。
首先,結合部表面會出現松散土層和雜物,土路肩、硬路肩等位置采用了不合適的換填材料或者換填工作不到位,材料粒徑較大,含泥量超標,透水性較差,從而使新老路堤道在結合的過程中,出現了帶狀薄弱區。
其次,邊坡過度開挖,在已經開挖的邊坡上沒有及時堆放反壓材料,因而使老舊的邊坡開挖面長時間暴露在空氣當中,受到雨水的影響,進而出現了新老路堤塌方的問題。
再次,路基填料壓實不符合要求,因此出現了路基不均勻沉降問題,致使新老結合面出現開裂的問題。另外,填筑的速度不合理也是較為關鍵的一大因素。因為拓寬工程對工期的要求較高,若過快地完成填筑工作,就會加快路基沉降的速度,而原路基的沉降速度較慢,所以原路基面臨著失穩或裂縫的危險。
最后,施工中沒有采取科學有效的路基排水措施也是導致搭接質量不達標的主要原因。由于雨水會直接滲入到新老路基當中,進一步降低了結合部的土體強度,使得固結效果也有所減弱。
公路拓寬工程的病害是由多方面因素引起的,但是其根本原因在于新老路基的結合效果較差,同時這也是路基拓寬工程中應高度重視的問題。所以在本工程的建設中,采取有效的措施控制了路基的不均勻沉降,提高了新老路基的強度,保證了路基的穩定性。此外,施工人員在工程建設的過程中對新老路基結合處還采取了有效的處理方法,進而對路基病害起到一定的控制作用。
3新老路基搭接質量保障措施
3.1重視拓寬部分地基的有效處理
在拓寬路基施工前,應全面清理原路面上的植被和雜物,與此同時還要在填筑的前做好夯實工作,若地基為軟土地基,則應采取換填或碎石樁和盲溝等處理措施,以此加大地基的強度和承載力,最大限度控制地基沉降。再者,新老路基填料應盡量相似,不可使用規定以外的填料,并且還要以路基的土質為基礎,采取科學合理的施工方法來做好路基土的壓實工作,確保壓實后的路基土滿足工程的施工要求。
3.2采取針對性措施做好結合部的處理
在工程施工中,需結合實際情況加寬一側挖內傾臺階,并且還要與新路基填土共同碾壓,在結合部應采取沖擊碾壓的方式,這種施工手段一方面保證了路堤填筑的密實度,另一方面還能使舊路基土質結構的密實度與加寬填方路段的深度相近,有效控制不均勻沉降,確保原有路基和拓寬路基拱橫坡度變化處于合理范圍內,從而有效防止路面開裂問題的發生。同樣重要的是,在施工中還需采用土工合成材料來加筋路基,為了加大新老路基的結合后的路基強度,可合理使用加土工格柵和土工格室的方式,規定土工格柵的間隔為1m,且土工格室的間隔為3m。
3.3優化路基路面排水設計
新老路基結合的部位十分容易出現縱向開裂和錯臺的問題,雨水從裂縫或錯臺的位置滲入,故此對病害有一定的影響。為了避免上述現象,設計階段相關人員在路基內部設置了雙向盲溝系統,滲入路基中的水可從盲溝匯集到集水溝當中,沿著道路縱向隔相等的距離設置橫向排水管道,以排出多余水分,并在新老路基結合部頂面上設置一道防滲土工布,從而避免路基路面發生開裂問題后,受到雨水的影響進一步破壞路基。
4結束語
道路工程拓寬改造是當前公路工程建設中十分重要的一項工作,但是在公路工程拓寬改造中,搭接問題也是我們必須要重視的問題,在搭接施工中,由于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容易出現較多的道路病害,對此,我們要認真分析出現病害的原因,同時采取有效的質量保障措施進行處理,以此加強公路的穩定性與安全性。
參考文獻:
[1]李玉波.高速公路路基拓寬新老路基搭接施工技術探索[J].珠江水運,2016(12):30-31.
[2]耿超海.高速公路路基拓寬新老路基搭接施工技術[J].新疆交通運輸科技,2017(2):22-24.
[3]葉磊.淺談改擴建道路新舊路基搭接處施工質量控制[J].工程技術:全文版,2016(12):00151-0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