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浩
摘要:季節變化會引發監測地區風向、風力等級等因素產生一些變化,對大氣環境監測優化布點工作產生一定影響,這種影響作用主要集中在天氣變化、風向變化、空氣濕度變化等方面。為了保證測點布設的有效性,需要將季節因素納入考慮范圍,進而保障大氣環境監測結果的準確性。基于此,本文首先對大氣環境監測工作進行了分析,并探討了季節因素對大氣環境監測優化布點的影響。
關鍵詞:季節因素;大氣環境監測;優化布點
引言
大氣環境監測結果是相關部門制定環境治理措施的主要依據。當污染物出現變化時,需要通過重新布設監測點的方式,保證大氣環境監測結果的準確性。但由于季節的變化,空氣中的懸浮顆粒物等污染物也會發生相應變化。如果大氣環境監測的布點工作并未考慮季節變更,則所得監測結果的準確性將會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
1 大氣環境監測工作概述
1.1 大氣環境監測有害的基本內容
眾所周知,良好的大氣環境人類賴以生存的根本保證,不僅溫室效應嚴重影響了人類的正常生活,環境的不斷惡化所產生的一些新問題,也嚴重影響了人們的正常生活。大氣環境監測工作目的就是為了能夠掌握某區域內的環境狀況,積極的對相關信息進行研究分析采取相應的措施,制定合理的解決方案,凈化環境,保證人們的正常生活。一般來說,大氣環境監測的主要對象是:PM10、PM2.5、二氧化硫、二氧化氮、臭氧、一氧化碳等物質,通過對相關信息進行研究分析,明確大氣污染的分布狀況,制定合理的措施,并且對大氣污染發展方向進行預測,實現了對大氣污染的動態監測。
1.2 建模原理和基本計算步驟
大氣環境監測點的優化布設是一種多指標綜合決策行為。按照綜合評價理論,每一種評價方法,都必須包括兩部分內容:①提供解決屬性之間不可分度問題的方法;②構建一個純量實多元函數,將多指標問題單指標化,該指標稱為評價對象的綜合效用,通過綜合效用值的大小對評價對象進行排序和分類。不論采用何種分類方法,應使聚類后大氣環境監測點間距離越遠越好,而同類大氣環境監測點之間的距離越近越好,以提高聚類效果。首先計算相關時段各評價監測點指標的規范化值,進而尋求大氣環境虛擬“最優點”及虛擬“最劣點”,計算各評價監測點與“最優點”、“最劣點”的歐氏距離,按最優貼近度的定義建立貼近優化模型,最后按貼近度值的大小進行監測點分類。計算時,設某城市大氣環境由n個監測點組成監測點集Q,每一個監測點由m個評價指標組成指標集A,A={A1,A2,…,Am},監測點Qi在t時段對指標Aj的指標值xij(t)(i=1,2,…,m),則可以構建t時段的初始決策矩陣:主要包含的幾點內容包含有:①評價指標規范化;②構建“最優點”向量和“最劣點”向量;③計算各樣本點與“最優點”、“最劣點”的距離;④計算最優貼近度。
1.3 大氣監測的影響因素以及工作目標
人類在不斷發展過程中,都會產生一些有害氣體對大氣造成一定的污染,尤其是一些化學燃料的使用,對大氣的污染更為嚴重,因此,積極的開展相應的布點以及采樣工作,并且,積極的進行長期監測以及觀察實勢必行。但是在實際的工作過程中,由于大氣自身的特點以及季節因素的變化,給相關工作的開展造成了一定的影響;所以,相關工作人員應該積極的對季節因素進行研究分析,明確大氣污染存在的特征,保證相關工作的順利開展。工作目標:在實際的工作中,主要就是通過對大氣污染進行研究分析,根據相關的數據,制定合理有效的方式,提高大氣治理工作的質量。
2 大氣環境監測優化布點受季節因素的影響
2.1 監測點的選擇
在實際的監測工作中,工作人員應該結合某區域的實際狀況,并且遵循相應的原則,大氣采樣工作點進行布置,通常來說,應該遵循的原則有:①依據該區域內的大氣污染狀況進行采集點的布置,對于大氣污染樣本采集工作應該按照大氣污染的程度對所要監測的區域進行采集點布置。②在布點位置選擇過程中,應該選擇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地點,所選地區的污染程度能夠表示相關部門所要監測區域的污染程度,通過對該布點的污染狀況進行采集,才能準確的了解該區域內的大氣污染狀況,明確污染分布特征,便于采取科學合理的方式,進大氣治理。③在布點選擇過程中,相關工作人員還要對周圍的環境進行綜合考慮,保證布點不會影響空氣的流通性,同時,還要保證采樣結果具有一定的準確性、代表性。④依據區域不同的功能對大氣環境監測進行布點也是重要的工作原則之一,能夠全方位的對大氣狀況進行了解,保證相關工作的順利開展。就目前來看,我國大氣環境監測布點都會采用網絡布點法,并且同心圓布點法使用次數也較為廣泛。
2.2 大氣污染樣品采集工作受到季節因素的影響
通常來說主要包括了以下幾個方面:①風向。風向的變化時大氣污染樣品采集工作的主要因素。出現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大氣中PM10、PM2.5、二氧化硫、二氧化氮、臭氧等物質具有較強的流動性,容易受到季風風向的影響。我國氣候具有一定的多樣性,對于風向的影響較大,因此,在樣本采集過程中應該對風向因素進行考慮,應該在大氣污染源的下風向設置相應的采樣點,并且還要保證其數量的合理性,在污染源的上風向盡可能少設置采樣點進行對比。②溫度變以及天氣狀況。在實際的工作過程中,氣溫以及天氣狀況的變化都會影響相關工作的開展,因此,工作人員應該依據實際狀況制定合理的大氣污染采樣方案,針對不同的天氣狀況對采樣工作進行靈活安排,并且還要對相關的采樣方式進行調整,對一些重要的采樣布點進行優化。③濕度以及風速的影響。空氣濕度以及風速對于污染大氣的擴散具有一定影響,因此,在樣品采集工作中,工作人員應該對此種因素進行綜合考慮,積極對采集方案進行調整,才能保證良好的工作質量。
2.3 季節因素的其他影響
通常而言,大氣污染的主要形式都是以氣體為主,并且自身也存在著一定的理化特征,具有較強的流動性,性質容易發生變化。在實際的工作過程中,污染氣體的理化特征容易受到季節性風向、風速等方面因素的影響,嚴重影響了相關工作的開展。例如:在某些地區,春季以及秋季大風天氣較多,對大氣污染氣體的擴散具有一定的影響;并且,氣體容易揮發。因此,在樣本采集過程中,工作人員應該對此種現象進行考慮,積極采取相應的措施。季節的變化對于溫度具有一定的影響,對于大氣污染樣品的運輸以及保存都具有一定的影響,工作人員應該針對此種現象進行綜合分析,積極采取相應的措施,保證大氣樣品運輸的質量,才能保證相關信息的準確性。并且,相關人員還應該加強對新科技的應用,積極構建良好的數據庫模式,對相關的數據進行保存,能夠實現對大氣環境監測的控制。在實際的工作過程中,工作人員應該加強對季節因素的考慮,通過多季節因素的分析,依據實際情況選擇和合適的布點,才能保證良好的工作質量,實現對大氣的監測,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
3 結語
總而言之,監測好大氣環境能夠對某區域的大氣環境進行監測,并制定合理有效的方案,實現對大氣的治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要就該地區的實際情況進行考慮,分析當地的氣候條件,并優化好環境監測布點,確保工作額質量,從而推動大氣治理工作的開展。
參考文獻:
[1]蘇艷麗.試論季節因素對大氣環境監測優化布點的影響[J].商品與質量:消費研究,2014(26):355.
[2]鄧小洲.季節因素對大氣環境監測優化布點的影響分析[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6(16):36.
[3]李華.淺談季節因素對大氣環境監測優化布點的影響[J].科技風,2015(4):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