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鵬
引言:高校的學習過程是每個學子人生中十分重要的一個階段,同時是培養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重要階段,若在大學期間通過一系列的方法提高自身的各方面能力,對每個大學生未來的人生非常有利。大學生在大學最重要的事是學習,好的班級學習氛圍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提高大學生的學習效果。
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義
1.1 研究背景
新世紀以來大學招生的擴招使得考大學難度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同時隨著社會發展的多元化,每個人的世界觀、價價值觀的差異,在一定的程度上使得部分校大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變差。高中時有許多老師在身邊督促學生學習,但是如今大學的學習方式比較自由,學習主要看學生的主動性,部分大學生的自制力較差,沒有人監督時,在學習生活過程中比較松懈。但是大學的期末都需要考試,很多同學由于平時不努力,于是出現了“六十分萬歲”、“臨時抱佛腳”這樣的情況,經常有同學在考試前一個星期才復習功課,甚至有些同學都不復習就去考試,出現了掛科,甚至還有作弊現象。
1.2 研究目的
本文研究目的:通過對大學生在校學習狀況的調查,了解大學生在校學習情況,得出影響大學生學習的各方面影響因素,結合實際情況從學校層面和班級層面得出提升高校班級學習氣氛的建議。
1.3 研究意義
深入了解大學生學習狀態,有助于把握大學生在校的學習情況,調整學校的教學方法,改進提高學生學習效果的具體措施,同時讓同學自己找到自己在學習上不足的地方加以改進,讓同學們互相學習、互相督促、互相幫助。高校班級管理者和學生的家長建立及時和有效的聯系,跟家長互通大學生在校學習狀態,讓家長了解孩子在高校的學習狀況,讓老師了解學生在進入大學前的成長情況。這樣可以讓政策的制定者和研究人員把握大學生的在校學習情況從而制定符合適宜的大學教學指導方針。
2.大學生學習中存在的不足狀況描述
通過對大學生學習時間安排、學習場所選擇、學習自主性、學習動機和在校心理狀況五個方面了解大學生在校學習的狀況。
首先,在校期間,同學們在課堂之外的學習時間比較少,將近40%的同學每天的課外學習時間在3個小時一下,因為相對來講大學生大學課程相對較少,課外時間比較充裕,所以可發現同學們的學習積極不是特別高。
第三,通過對同學們對考試的準備情況調查,發現只有10%左右的同學考試前一個月開始準備,可以發現同學的學習自主性和積極性有待提高。
第四,通過調查發現,將近70%同學的學習動力是家庭壓力,而不是自發性的學習,從側面我們可以發現同學對學習重要性的認識還不夠。
第五,通過調查發現,家庭對大學生在校心理狀態的影響不是太大,但是在對未來規劃方面,家庭的重要性僅次于老師對同學的指導作用。
3.影響大學生學習的因素分析
3.1 周圍環境的客觀原因
大學以前的各階段教育主要是應試教育,雖然大多數大學生在大學以前學習都非常的努力而且學習非常的辛苦,但是這些努力是在家庭和學校的壓力下表現出來的,學習的目的很明確:進一步升學、最終考上大學,在這種唯分數至上的思維和氣氛下,同學們的學習缺乏真正的發自內心的學習學習動力,對于學習沒有真正和濃厚的感情以及興趣,只存在對分數功利性的追求。
3.2 學生本身的原因
大學生自身存在的不足可以從以下幾點:首先,不能很好的辨別知識和技能的區別。知識是可以指導人生成長和長遠發展,技能在很大程度上只可以讓人謀得生計;其次,懶惰,體現在同學們身上,我們可以發現,學習任務沒有完成、作業沒有及時上交等等;還有,自主性較低,因為剛離開父母,到了大學后很多事情需要自理,大學在一定程度上是一個變向自立的過渡階段;第四,自律性不足,在大學學習環境寬松,管束相對以前的學習階段較少,這個時候需要同學們要有很強的自律能力,抵抗外界誘惑,把心思放在學習上。
3.3 家庭的影響
家庭對學生成長的影響:第一,家庭思想,每個家庭在有形和無形中都有其家庭世界觀、價值觀,而這種對世界的認識是每個孩子來到這個世界后,對世界最初的認識,而這種認識會伴隨每個小孩以后成長過程很長時間、甚至是一生;第二,家庭環境,這里不僅會涉及到孩子的父母,還有孩子的親戚。
3.4 學校環境的影響
學校的環境對每個同學的成長影響非常大,良好的學校環境可以讓同學們快樂健康的成長,不好校園環境對同學們的成長起到負面作用。學校作為國家所需人才的培養基地,在良好的環境下,才能更好的為國家的發展和國家的未來培養優秀的人才,為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發展提供無盡的支持。 “ 孟母三遷 ” ,這個戰國時期的故事從側面很好的證明學習環境對學習的影響。
4.班級學習氛圍提升對策
4.1 提高學校學習風氣
學風是高校辦學中最好的學習文化環境,不同的學風塑造不同人才,良好的學風培養優秀的精神面貌向上的人才,好的學風是高校培養和塑造新時代高素質人才的重要基礎和先決條件。高校學風建設:首先要從轉變思想做起,讓每個同學喜歡學習、積極學習、愛好學習;其次,學習應該在大學生入學前,讓同學們參加各種各樣有意義和內容豐富的教育活動,讓每位同學了解大學生活,讓每位同學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第三,增加高校和外界的接觸,讓同學們走出去,提前了解離開校園后的生活和社會環境。
4.2 增加學習方法教導和學習重要性宣傳
很多學生的學習是被動的,而發自內心的學習很少。第一,傳授好的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讓同學們有學習的自信心,增強同學們的學習成就感,最終讓同學們達到從學習中尋找快樂和精神素養的提高,讓每位同去自主學習。第二,要正確的給同學們講授學習的重要性,要系統性的給同學們講學習的重要性。
4.3 教育教學改革
教學改革,是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社會的發展導致對人才的要求不斷提高而迫使學校進行教育改革的。學校的教育改革主要在硬件方面和軟件方面:硬件方面,隨著技術的發展和社會大環境基礎建設的提升,學校也要相應的增加硬件方面的建設;軟件方面,主要在于提高教學隊伍的整體素質,教師不僅要在教授的課程方面出類拔萃,而且還要有過硬的思想品格,真正達到為人師表的標準。
4.4 高校班級內部管理建議
第一,成立班級學習小組:每個同學的成長環境和身體素質都存在差異導致他們的智力、能力、興趣愛好都不同。為了使他們的在學習中互相幫助,互相促進,可以根據性格和特長等方面讓他們組成學習小組。比如讓學習成績好的同學和體育方面有特長同學組合、讓比較內向的同學和比較開朗同學組合。通過班級內部的學習小組,讓同學們互相學習自身沒有的優點,增進同學們之間的感情交流和相互信任感的培養。
第二,增加師生之間交流機會:老師在同學們成長過程中要起到很好的指教和引導作用,當同學們在高校的生活中遇到不開心、學習中遇到障礙等問題,作為班主任或者輔導員要及時開導,耐心教授和傳授經驗。老師學生合成長中不是袖手旁觀,要善于發現學生在成長中出現的問題,同時為同學們提供適當的指導和建議。
第三,增加班內部活動:首先,開展學習趣味交流,讓同學們交流自己的學習心得,同學們之間相互討論學習經歷,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在這樣一種氛圍中讓同學們感覺到自己有很多同伴和志趣相投的人,讓同學們感覺到在學習班級是一個可以相互依靠和信任的團體;其次,增加班級內部的體育活動,這樣不僅可以提高同學們的身體素質,而且可以讓同學們通過體育運動感受到團隊合作的重要性,同時豐富多彩的體育活動讓每個同學通過展現自己可以讓同學們變的開朗和自信;第三,舉行班級趣味活動,定期讓每個同學表演節目,這樣可以培養同學們的自信心。
第四,高校班主任要及時關注學生的身體健康和心理狀況:有少部分同學會有心理上的不成熟,遇到很多事情處理的方式不當造成心情不好,甚至在心里面有些坎過不去,所以要經常跟學生交流,讓同學們說出自己不開心的東西,班主任或輔導應該及時進行心理的開導
參考文獻:
[1]顧振萍. 探尋有效合作學習的教學策略[J].生活教育,2009
[2]傅莉娟. 提高音樂課堂教學效果,構建音樂課堂合作學習[J].浙江教育科學,2006
[3]王紅梅,唐瀅,侯靜. 高職院校大學生學習情況調查分析[J].科教文匯,2015
[4]李忠芳,馬萬敏,荊法國,鄒海明,馬萬征. 基于學生主動性的高校教學方法改革的研究[J].科技信息,2013
[5]葛小宇. 團結就是力量——淺談小學音樂教學中的合作學習[J].新課程學習,2009
[6]劉興華. 對高校學術講座的思考[J].考試周刊,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