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文波
摘要:變電運行中的誤操作現象包括誤入帶電危險間隔、帶接地線拉合斷路器、帶電掛接地線、誤合或誤分斷路器等。電氣誤操作嚴重影響電力安全生產,特別是惡性誤操作事故,輕則造成設備損壞、電量損失,重則造成電網穩定性破壞、人身傷亡。變電站誤操作事故在電力系統誤操作事故中占的比例最大,也屢禁不絕。因此,研究變電運行電氣誤操作原因并尋找其內在規律,探究杜絕事故發生的良方是必要的、迫切的。文章從主要方面挖掘出電氣誤操作產生的原因,并綜合性的提出了以人為主的控制措施,有利于減少電氣誤操作發生率,促進變電穩定運行。
關鍵詞:變電運行;誤操作原因;環境因素;控制措施;穩定運行
隨著城鎮化速度的加快和經濟的大發展,電網規模變大、運行更加復雜、操作難度加大,因此電力企業的相關技術工作人員必須不斷提升專業技能水平,增強安全意識、責任意識,減少誤操作,保證變電系統的正常運行。電氣誤操作是指各種原因造成的違反正常操作程序的行為。誤拉合斷路器、帶負荷拉合隔離開關、帶電掛(合)接地線(刀閘)、帶接地線(刀閘)合閘、非同期并列、誤入帶電間隔被并列為電氣惡性誤操作。在變電運行過程中如果出現誤操作問題,將會影響到電力系統的正常工作,嚴重者會危及到人員的生命安全。
1 變電運行電氣誤操作原因分析
1.1 人為因素 變電運行操作人員由于受到知識水平、心理素質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造成其在變電運行實踐操作過程中技術水平不達標、判斷能力不準確、工作態度不負責,而導致各種變電運行操作不規范甚至是不準確。變電站倒閘操作主要包括八個步驟。任何一個環節出錯都有可能造成誤操作。以變電站這個關鍵環節為例,其中有五個部分易出現運行人員人為原因造成誤操作。
1.1.1 操作票填寫錯誤。電氣倒閘操作票用書面形式明確了操作任務、項目和順序,是防止誤操作事故的有效措施。填寫一份正確的操作票廣義上涵蓋倒閘操作的前3步:接受操作任務、填票、審票。實際中易出現下列人為原因造成操作票錯誤,導致誤操作。調度員預發操作任務和值班員核對接受時未使用設備雙重名稱和規范的操作術語,因諧音、通話聲音小或地方方言造成接受操作任務錯誤,或受令人和發令人對同一操作任務的理解存在偏差,導致操作票和調度任務不對應。監護人代操作人填寫操作票,形成自填自審的局面,難以發現紕漏。
1.1.2 無票操作或擅自改變操作順序。個別值班員自認為熟悉操作項目,把填寫操作票看作是可有可無甚至是多余的形式,為應付檢查在操作完才來補填;或即使有操作票也不帶到現場,操作回來后一并打勾,結果出現錯誤造成誤操作。也有操作人員怕麻煩、求方便、要速度,擅自顛倒操作順序,一個地點操作完再去另一個地點操作,結果造成漏項,違反正確停送電順序,導致誤操作。
1.1.3 無調度命令擅自操作或不明白操作目的盲目操作。無調度命令擅自操作行為是十分惡劣的,最容易導致誤操作。例如某220kV變電所在處理6001隔離開關缺陷時未經調度擅自將其所在的220kVⅠ母線地刀合上,結果另一個工作人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試合該母線上的另一把隔離開關 6121,造成帶地刀合隔離開關,導致該變電所 220kV 母線全停,損失負荷 19MW。變電站的倒閘操作很多是配合操作,如果只關注本變電所的操作部分,對本次操作目的不了解,操作起來就很盲目,對整體缺乏把握,一旦操作中遇到異常問題,就會手忙腳亂不知如何處理,引起誤操作。
1.1.4 操作前未 “三核對”,操作后檢查不到位。走錯間隔造成的誤操作在變電運行事故案例中占的比重很大,究其原因是操作前未認真執行 “三核對”,即核對名稱、編號和狀態,就盲目操作;或者操作中一人暫時離開操作現場,另一人現場等待過程中移動了站立位置,繼續操作時,兩人未再次核對設備,默認為等待人站立的位置為操作設備,導致誤操作事故。1.1.5 監護不力或失去監護。操作時,部分監護人員不唱票,任憑操作人操作,或對操作人的復誦,不認真核對便下達執行令;也有部分代替操作人操作,或和操作人分頭進行操作,甚至離開操作人去干其它工作,使監護使去意義,引發誤操作。
1.2 設備、環境因素
1.2.1 電力設備無明顯標識 一、二次設備無標識或標識不明顯、字跡模糊或標識不規范,如電氣設備無銘牌、不標識雙重名稱和相色,隔離開關、接地閘刀、手車式開關無分合指示、 旋轉方向,熔斷器不標識容量、切換開關不標識位置指示、保護壓板命名不規范等,都易造成誤判斷,導致誤操作。新設備投入和更換名稱后未及時更改名稱、編號和標識,或標識牌脫落后未及時粘上,致使操作人員走錯間隔,從而引發誤操作。
1.2.2 防誤閉鎖裝置不完善 各種防誤操作閉鎖裝置在功能、質量、適用性、可靠性等方面難免存在缺陷和局限性。絕大多數防誤閉鎖裝置都不能約束到臨時接地線的安裝和拆除。這也是電氣誤操作中帶接地線合閘(包括帶對側地刀或接地線送電,檢修后漏拆臨時接地線或試驗短接線引起的)出現頻率高的主要原因。防誤閉鎖裝置也同樣存在故障、老化現象。
1.2.3 操作環境不暢通 變電站在設計時都充分考慮了操作環境的暢通,方便操作人員行走。但部分變電站因擴容、擴建、設備改造,施工設備和材料未及時清理,或冬季積雪未及時清掃,使道路不暢,路面不平坦,妨礙操作人員的行走,甚至腳下踩空失去平衡,影響電氣操作效果。
2 變電運行電氣誤操作應對措施
2.1 加強管理,落實責任 電力企業和班組應結合實際作業環境和季節特點確定不同階段反事故斗爭工作的重點和目標,強化針對性和可操作性;定期對設備進行評價,及時消除設備缺陷,完善應急處理機制;建立安全生產事故責任制,明確誤操作事故的責任,做到“四不放過”。
2.2 完善制度標準,增強制度執行力 規范變電站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的種類和標準,尤其是變電站典型倒閘操作票的制訂要科學,要在正確的基礎上優化操作步驟,便于操作人員現場操作。
2.3 定期培訓學習,提高操作技能 正確對待人的生理與心理因素,以積極的價值觀和企業文化引導職工,使之養成良好的職業道德和嚴謹細致的工作作風。 通過多途徑、 多形式有針對性的教育培訓提高操作人員的安全意識、技術能力和心理素質。
2.4 規范操作行為,加強安全監護 按照倒閘操作 “七要,八步驟”規范操作行為,養成良好的操作習慣。明確電氣倒閘操作中存在的危險點,全過程、全方位監護操作人的操作行為,監護人要自始至終對每項操作任務、每個操作步驟及操作人的每個舉動都嚴格進行審核、 檢查、確認。對重要復雜的操作站長或值班負責人應實行二級監護。
2.5 重視防誤閉鎖裝置的管理和維護 選擇使用可靠性較強、 功能齊全的防誤閉鎖裝置,定期進行檢查,保持其良好的運行狀態。明確防誤工作專責人,形成防誤工作網,封存保管解鎖鑰匙和萬能鑰匙,規范解鎖程序,嚴格按權限履行審批手續,控制解鎖鑰匙的使用。加強防誤裝置的運行維護,對防誤裝置的維護應與主設備同等對待,必須建立設備臺帳。在停電檢修主設備時,應按照檢修工藝的要求,同時檢修防誤閉鎖裝置,特別是鎖具的防銹蝕和防卡澀。加大對防誤裝置研究開發的投入和參與,使其更具可靠性和適用性,積極推廣和應用計算機及信息技術,實現人與機器的優勢互補。
3 結語
變電運行電氣誤操作受到的影響因素較多,文章只是從主要方面挖掘出電氣誤操作產生的原因,并綜合性的提出了以人為主控制措施,有利于減少電氣誤操作發生率,促進變電穩定運行。
參考文獻:
[1]王鴻海,陳建輝.淺談防止電氣誤操作事故的發生[J].電力學報,2016,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