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國現已開始運營L波段雷達氣象探測系統,目前分布在國內120座探空站內,考慮到雷達自身的性能屬性,極易出現氣球過頂丟球,這會使得信息記錄不全面,縱然有補放小球的補救措施,不過如果天氣比較惡劣,是不能搶救回來的,這必然會使得記錄的精準性大大降低。由此可見,在進行高空觀測時,要盡可能防止出現氣球過頂丟球,在對L波段雷達相關原理和性能進行剖析之后,得出了氣球過頂原因,并提出了預防措施和過頂丟球出現時的應對方案,進而提升L波段雷達在探測過程中對探測目標的穩定跟蹤水平,保證整個探測過程的有效性,以及相關信息的完整性和精準性,避免出現由于低空丟球而引發重放球。
關鍵詞:L波段;雷達;波瓣寬度;過頂;丟球
對于現有科技而言,收集天氣變化情況最主要的方式就是進行高空大氣探測,這也是氣象科學的基石,一般的高空探測又歸類于大氣探測系統。當前國家記錄在冊的探空站數量有120座。國內的高空探測系統原先是運用的老舊的701系統,但是隨著時代的發現,原有系統已然不能滿足當前需要了,故而在2010年全面升級為L波段雷達探測系統。該系統不但具有當前世界先進水平,并且最主要的是國家對其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其優勢在于有著迅捷的信息采集能力、高超的探測精度以及強大的自動跟蹤能力等。該系統是在跟蹤雷達基礎上發展而來的,然后還融入了先進的數字無線通訊技術。故而,對于L波段高空氣象探測系統要有足夠的認知,并能夠靈活的運用。相關從業人員必須要夯實專業知識、學習掌握相關技術規定、積極進行工作總結和相關技術交流。針對實際情況,妥善處置過頂丟球,旨在將過頂丟球帶來的損失降到最低。盡可能不要出現缺測和重放球事件。只有精準的捕獲到最新的高空氣象探測資料,才能夠為氣象工作提供可信的參考。
1氣球過頂丟球的原因
實際運用情況表明,運用L波段雷達時低空丟球出現頻率較高,經過分析發現,該雷達波瓣寬度比較窄,放球地點也會存在一定的限制。
(1)頻率偏移。當GTSl型數字式探空儀回答器頻率偏離L波段GFEL-1型自動跟蹤二次雷達中心頻率過大時,我們接受的信號就會變得極其微弱,這就會引發更大的連鎖反應,出現旁瓣抓球。
(2)雷達天線上限位。考慮到L波段雷達角度控制在負六度到正九十二度之間,因此實現一百八十度反轉是不現實的。因此仰角在九十度以上時,天線不存在一百八十度追蹤,具體原因時這種情況工作設備很可能被卡死,還有一點就是方位轉速也會對此進行制約,這就很容易出現過頂丟球了。
(3)沒有把握好地面風情況,進而沒有擇取最好的放球點。一般的國內站臺都會擇取兩個以上的放球點。工作人員的放球地點一般是結合當時的風速、風向綜合決定的,需要注意的就是不要在放球的那個時刻發生過頂丟球。假設本站點雷達位于放球點以東,探測出風向為南風或東南風,這時候在速度升至2~3m/s時過頂丟球概率最高。
(4)在放球之前沒有做出充足的準備。首先就是接收機增益調節問題,一般情況下該值應該在三十到五十之間。假如地上未設對準儀器,那么就會隨時在旁瓣跟蹤狀態。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在采集信息時,接收機頻率調控不佳,一般情況下就是在球還未釋放之前,頻率值應該在1675MHZ,同時規定前后誤差不能超過六個單位,實際情況下如果不在范圍之內,那么信號就會變得飄忽不定,或者是出現旁瓣跟蹤狀態。
2預防過頂丟球的對策
(1)扎實落實放球準備工作,經過相關研究發現,在釋放球體時放球的位置需要在雷達天線二十五米范圍之內,由于這時的信號是在飽和狀態,因此,無論如何晃動雷達四條亮線,發現它們都是平齊的,這就會讓人錯誤的認為已經抓到了球。而真實的情況就是,飽和狀態下用這種方法是不能判定有沒有抓到球的,這會使得旁瓣跟蹤狀況的出現。故而,在增益調控時不能太飽和,頻率需要調節到一定值。在增益和頻率都處于較好位置時,將天線瞄準探空儀,然后測定地面風向,進而確定放球點。此外還要進行電池的相關準備,因為電池作為一個能源儲存裝置,不管是浸泡還是安裝,時間太早都會使得能量損耗嚴重,在電池處于工作狀態之后,地面還在做無用的工作,就會浪費電量,進而使得探空儀發射機不能正常運轉,信號的接受上也會受到影響。浸泡電池的溫度我們一般控制在三十五度左右,鹽的含量一般在三克左右,電壓方面夏季和冬季也是不一樣的,冬季一般在二十伏,而夏季則會低一到兩伏。
(2)如果出現過頂丟球也不必慌亂,如果在監控鏡頭內發現氣球,那么就要看它的仰角,在超過九十度之后,通過改變焦距,使得氣球呈現在屏幕上,轉變天控按鈕到手動模式,改變雷達的方位和仰角,搖晃的位置要與氣球偏向一致,使得氣球隨時在屏幕中間。然后再將手動模式復位到自動上。當斜距跟蹤穩定之后就扇掃一次,如果發現四條亮線未發生任何改變,那么就表明抓到了球。
(3)在整個過程中還需要輔助班的參與,他們會使用經緯儀追蹤球影,過頂丟球出現之后,輔助班能夠借助經緯儀測定相關仰角、方位角。此時依舊需要天控變為手動模式,搖晃雷達到指定方位,再轉為自動。在夜空作業就需要有燈籠了,其目的是為了讓經緯儀能夠捕獲目標。蠟燭燃燒殆盡之后,監控將失去目標,這時候就要參照風速、信號強度、增益值等判定氣球方位。
(4)工程實踐表明,雷達仰角在超過九十度之后,就很容易出現機械故障,也就是常說的卡死現象。這種情況出現之后,就要馬上關閉雷達,然后再接通開關激活雷達,再重復上述過程,更快的找到氣球,盡可能不要補放小球和重放球。在出現過頂丟球之后,如果能夠測出斜距,那么也根據相關計算得出仰角值,此處計算就是簡單的三角計算,就不作過多詳述了。作為準備工作,站臺也可以多測定一些不同高度的仰角值,將其作為應急情況下的備選參考。
(5)施放后可能會出現一些突發情況,使得雷達不能實現自動跟蹤,如果天氣再變得惡劣,那么情況就會變得比較危急。這時候操作人員依舊要保持冷靜,將天控轉為手動模式,根據風向判定氣球行跡,進而追蹤上斜距,根據斜距等值計算仰角,移動天線到目標位置,經過搜索就能夠迅速捕獲到氣球。不過要注意的是,在使用“扇掃”時,斜距追蹤一定要精準,不然系統進行追蹤的參考就是錯的,抓球的時間就會延遲,自然不能完成抓球。更有甚者在仰角跟蹤正確時,扇掃出現問題反倒會出現丟球,乃至于重放球。
3結語
在進行高空氣象探測時,難免會出現丟球等異常跟蹤情況,相關工作人員要結合L波段雷達丟球的根本原因進行分析,進而采取對應的處理措施,在這個過程中一定要保持冷靜,盡力在最短時間內追回氣球,同時參照相關規定做好相應的數據處理工作。總而言之,要綜合考慮各項因素減少重放球,在完善硬件設施的同時,也要加強相關人員的技能培訓,使其了解各項操作的內涵,能夠運用專業知識靈活處理各種突發情況,徹底杜絕重放球事件的出現。
參考文獻:
[1]蓋曉東,高軍,蘭朝生.L波段高空氣象探測雷達丟球現象的探討及應對措施[J].科學技術創新,2010(22):35-35.
[2]李潔梅.L波段高空氣象探測雷達操作特殊問題及處理方法[J]. 農業與技術,2013(5):182-182.
[3]樊建華.高空氣象探測雷達過頂丟球現象應對[J].科研,2017(3):00147-00147.
作者簡介:么俊峰,出生年月:1983年10月21日,性別:男,民族:漢,籍貫(精確到市):遼寧省海城市,當前職務:副科長,當前職稱:助理工程師,學歷:大學本科,研究方向:高空氣象觀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