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燕飛
摘 要:國家為了避免重復征稅、無法退稅等情況,實行了營改增,將原有的營業稅稅目納入到了增值稅的征收范圍中,進一步擴大了增值稅的征收范圍,該政策實施后對金融企業產生了極大的影響,本文對此進行了簡要的介紹,并提出了針對性的應對策略,以供參考。
關鍵詞:"營改增"金融企業;影響;策略
一、引言
自全面“營增改”后,金融企業原本的主要納稅稅目由營業稅變為了增值稅,在繳納增值稅的過程中,金融企業可以進行增值稅抵扣,進而降低了成本,金融企業可以更加靈活的對自身的產品與服務價格進行調整,提高了競爭力。但是,在營改增的實際運行過程中,金融企業由于自身的業務數量多,種類復雜,核算難度大等原因,再加上相關的政策沒有進行詳細的劃分,使得金融企業的部分支出無法納入到增值稅抵扣的范圍中,最終導致了部分金融企業在營改增后,不僅沒有有效的降低其成本,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其稅收負擔,為其增加了壓力[1]。
二、“營增改”對金融企業的影響
凡是都有兩個方面,“營增改”政策也不例外,該政策實施后也會對金融企業產生兩方面的影響,筆者根據工作經驗總結如下:一方面是正面影響,該影響主要有以下三點:第一點是減少了重復收稅,金融企業屬于服務業,征收營業稅會導致金融企業的部分支出無法納入到增值稅抵扣的范圍中,進而產生了重復征稅的情況,而實行“營改增”后,通過進項稅額與出項稅額之差制定合理的稅基可以有效的降低重復收稅的情況,使得金融企業的納稅額變得更加科學合理。第二點是進一步規范了稅務發票管理,在“營改增”政策實施前,金融企業隨時用的是普通發票,且十分隨意,在“營改增”實行后,由于企業需要向國家稅務局申領增值稅專用發票用以進行增值稅抵扣,這就使得該過程的管理變得更加嚴格,進而使稅務發票變得更加規范[2]。第三點是提高了稅收制度的公平性與科學性,與其他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營業稅的征收稅率較高,對金融企業存在著一定的不公平,而對于其他企業征收增值稅且稅率較低,使得這種不公平性家加劇。另一方面是負面影響,具體有兩點:第一點是隨著“營改增”的實行,金融企業的稅基、業務范圍、計算方法等都發生了變化,企業必須對自身的財務管理與業務管理進行改革,在這個過程中必然要花費大量的資金,另外,還需要對財務工作人員進行培訓,使其適應適應“營改增”后的變化與影響,成本進一步增加[3]。第二點則是我國的“營改增”實行時間較短,尚缺乏經驗,必然會導致改革有一定的難度,部分企業的稅收負擔可能因此而增加。
三、金融企業應對“營增改”的策略
(一)加強財務管理工作
在“營增改”后,金融企業由于業務種類復雜、數量多、核算難度大等特點,其財務核算方式必然會因此受到很大的影響,傳統的核算方法已經不再適用,因此金融企業應該對自身的財務管理工作加大重視程度,對原有的工作方法與工作模式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做出創新與改革,做到跟上經濟發展與時代發展的步伐,使財務管理的工作方式更加適合新的政策,不會“營增改”而受到影響,進而造成企業的財務核算工作出現問題,對企業的發展造成不利影響。另一方面,金融企業是盈利性單位,其最終的目的必然是利益,而增加利益的最基本也是最有的方法就是減少成本與支出,增加收入[4]。在成本方面,由于“營增改”后,金融企業的必然要做出適當的調整與改變,而這個改變需要一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難免會因為經驗、能力、技術等方面的因素而增加一定的稅收成本,成本的增加必然會給企業帶來一定的資金方面的壓力,從而造成企業的流動資金減少,若該過程的售水成本增加過多,甚至會造成企業的資金鏈出現問題,進而影響企業的發展,甚至會造成企業因此而破產。因此企業必須要對內部的財務管理工作與業務系統進行創新與完善,通過合理的措施降低稅收成本,例如,通過對“營增改”后的政策進行充分的調查與分析,結合企業自身的業務范圍與實際情況,選擇最合適的納稅方案,通過合法的方式為企業節稅,減輕企業的資金壓力。為了使財務工作人員可以更加積極的投入到自身的工作崗位,并揮發創新精神,尋找到為企業合法節稅的方法,企業可以制定適當的獎勵機制征求財務工作人員的納稅方案,對可以為企業納稅金額最低的財務工作人員進行獎勵,以此提高財務工作人員的積極性。
(二)提高財務工作人員的素質
由于“營增改”后發生的變化,企業的財務管理工作必然會受到一定的影響,這種影響對于金融企業相對較大,財務工作人員作為對企業財務進行管理的工作人員,其素質的高低必然會導致企業的財務管理工作有所影響,尤其是在“營增改”這種大的經濟趨勢變化下,影響必然更加明顯[5]。在“營增改”后,金融企業的稅務計算方法與稅基必然會出現變化,由原有的一種或少數幾種出現增加的情況,財務工作人員必然要對原有的數據重新進行整理,并使用新的稅基與計算方法進行重新計算。為了保證金融企業的財務工作人員可以在“營增改”是時候對企業的財務工作進行管理,不會因此而造成工作質量與工作效率的下降,金融企業必須要詳細的了解從事稅收方面工作的財務工作人員的工作能力與工作水平,根據“營增改”實施后出現的變化與要求,對這些財務工作人員開展定期的針對性內容培訓,在最短的時間內使其掌握新的稅基與計算方法,學習并掌握開具增值發票的能力,同時掌握新的業務操作方法與業務流程。另外金融企業還要通過參加講座、聘請專家演講等形式使財務工作人員對“營增改”政策有一定的了解,提高其認識水平,使其更加重視該方面的工作,進而更加認真的履行自身的職責,使企業的財務管理工作可以更快的適應“營增改”后造成的影響與變化。為了使財務工作人員可以更加積極的參加到培訓中來,企業可以制定適當的獎懲措施,根據培訓后的考核結果對財務人員進行獎勵與懲罰,對于積極參加培訓且考核結果優異的財務工作人員給予適當的物質獎勵,對于參加培訓態度消極且考核結果極差的財務工作人員給予適當的懲罰,對于考核結果不達標的工作人員虛重新進行培訓,考核結果達標后方可重新回到工作崗位中,對于多次考核結果均不理想的財務工作人員,可以降低其薪酬與待遇,甚至與其解除勞務合同。
(三)提高業務能力
金融企業的客戶一般情況下為個人,個人客戶的支出方面是無法納入到增值稅抵扣范圍內的,對于這種情況,若企業為了自身的利益不受到影響而將納稅的支出轉嫁到客戶身上,不僅會使客戶的利益受到損失,導致客戶承受不必要的負擔,同時還會因此導致企業自身的形象受到打擊,在客戶內心留下不好的印象[6]。而企業若將納稅支出完全由自身來承擔,則會使企業的稅收負擔加重,使企業的資金壓力增加,甚至會由此造成企業的資金鏈出現問題。在當前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情況下,企業必須認真考慮與分析該方面的問題,對不同的客戶進行分級,并作出差異定價,將稅收負擔均分,這種方法不僅可以減少客戶與企業的經濟壓力,同時還可以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進而提高企業的競爭能力。
(四)尋求政府的幫助
在“營增改”政策實行的初期,由于經驗、技術等因素的影響,必然會導致金融企業在財務管理工作方面遇到很多問題,進而影響到企業的發展。因此企業要定期開展會議,在會議上就存在的問題展開交流,通過其他部門的配合與幫助進而加以解決[7]。另一方面,部分問題的存在是短時間內無法解決的,對于這類問題,金融企業可以尋求政府相關部門的幫助,與政府的相關工作負責人進行構圖龍與交流,使政府可以在政策、補貼等方面給予一定的優惠,進而減輕企業存在的問題所造成的影響,幫助企業順利度過“營增改”政策實行初期的不適應階段。
結束語:
實行“營增改”對于完善我國的稅收制度有著重要的意義,是我國經濟發展環境與現狀下的必然選擇。在““營增改””政策實施后,我國的金融企業必然會因此而受到很多影響,雖然存在著業務范圍擴大、業務流程增加、核算難度更加復雜的情況,但是該政策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避免企業重復征稅、無法退稅的情況。為此,企業的管理人員與財務人員一定要加大重視程度,對國家的政策進行詳細的分析,并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對自身做出進一步調整,進而抓住機遇,迎接挑戰,實現企業的穩定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張玥.全面“營改增”對金融行業的影響分析——以商業銀行為例[J].中國集體經濟,2018(18):102-103.
[2]蒲玲,余霏霏.“營改增”對金融企業財務績效的影響研究——以HS銀行為例[J].價格月刊,2018(06):76-81.
[3]黃佳華,燕珊.“營改增”政策實施對企業財務會計的影響研究[J].經濟研究導刊,2018(17):139-141.
[4]許暉,岳樹民.“營改增”的經濟效應與增值稅制度完善:一個文獻綜述[J].財經論叢,2018(06):24-33.
[5]張艷慧.酒店行業“營改增”稅負效應研究[J].納稅,2018(16):35.
[6]支君儀.“營改增”政策下金融服務業稅率差異和效率損失研究[J].智庫時代,2018(22):55-56.
[7]曾家興.淺析“營改增”對金融保險業的影響[J].納稅,2018(0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