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東威
摘 要:結合實際,針對提升鐵路行車主要工種資格性培訓效果進行了論述。
關鍵詞:鐵路行車;主要工種;資格性培訓
近年來,鐵路新接收的大學畢業生、其它單位轉入的新職、新調入人員大量增加,加之隨著生產力布局調整及暑期、春運期間大量臨客開行,行車主要工種乘務檢車員、庫檢檢車員、檢車員(車電)、發電車乘務員等職名大量缺口,新提職、新轉崗人員也急劇增多。如何做好“新畢業生、新調入、新晉升、新轉職”這“四新”人員的資格性培訓工作,同時做好各類行車工種人員儲備工作,適應鐵路科學發展和加快發展的新要求,是當前需要迫切解決的問題。
1 基本現狀
2015年新調入517人,其中行車主要工種504人。新接收畢業生83人。轉化工種晉升檢車員(庫檢)、檢車員(乘務)、檢車員(客列檢)、發電車乘務員85人,轉職車輛電工、車輛鉗工、制動鉗工61人,其它工種及特殊工種培訓39人,共計資格性培訓650人。
2016年新調入職工220人,其中行車主要工種88人。新接收畢業生69人。轉化工種晉升檢車員(庫檢)、檢車員(乘務)、檢車員(客列檢)、發電車乘務員141人,轉職車輛電工、車輛鉗工、制動鉗工99人,其它工種及特殊工種培訓98人,共計資格性培訓708人。
2017年新調入22人,新畢業大學生147人,轉化工種晉升檢車員(庫檢)、檢車員(乘務)、檢車員(客列檢)、發電車乘務員53人,轉職車輛電工、車輛鉗工、制動鉗工27人,其它工種及特殊工種培訓260人,共計資格性培訓340人。
2018年新畢業大學生121人,轉化工種晉升檢車員(庫檢)、檢車員(乘務)、檢車員(客列檢)、發電車乘務員54人,新職、轉職車輛電工、車輛鉗工、制動鉗工256人,共計資格性培訓401人。
2 存在問題
2.1 培訓“一刀切”
人員素質良莠不齊。近幾年來,由于行車主要工種人員缺口猛增,加之春運、暑運開行臨客以及生產任務的迫切用人需求,轉職、晉升人員即使按照《鐵路特有工種技能培訓規范》的內容和學時要求培訓,個別人員仍不能完全消化所學知識,不能迅速適應擬任崗位需求,尚應經過一段時間的跟班實習。培訓沒有針對新畢業、新調入、新晉升和新轉崗“四新”人員理論素質參差不齊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的設定資格培訓的起跑線,并分別制定培訓計劃,加之新職人員學習主動性差,在短期的資格性培訓結束后,對基礎知識、實作技能只停留在初級水平。
2.2 “培”、“需”不匹配
車輛乘務員老齡化問題日益明顯,雖然通過新晉升、新轉職等各種方式,來滿足一時之需,但是仍然供不應求。暴露出“培”、“需”脫節,以及真空、斷層問題。從客運服務的安全性、舒適性的長遠發展來看,車輛乘務員的人才儲備必須超前思考,從長計議。
2.3 培訓不規范
行車主要工種委托站段培訓后,由于站段異地車間多、班組多,點多線長,存在師資不足、異地食宿等諸多問題。多數情況下是按照屬地原則,由各車間組織培訓,將人員集中脫產培訓。即使能夠組織集中培訓,但是存在不能嚴格按照規范標準操作培訓,有時學時也不能嚴格滿足要求,存在新職、轉職、晉升職工干中學、學中干的問題,導致培訓效果不佳、質量不高。
2.4 “師帶徒”形式化
車間“師帶徒”管理不嚴肅,不能經常性跟蹤“四新”人員的培訓情況。同時,個別“師傅”雖然技術素質非常過硬,但是由于日常工作較多,不能專心帶徒,責任心不強,沒有真正發揮“傳幫帶”的作用。另外,存在極個別的“一師帶多徒”現象,導致培訓效果不佳。
3 對策及措施
3.1 搞調研,摸清需求
各車間每月根據生產和運用的需求預測三個后各行車主要工種的需求定量。特別是暑期、春運、冬運,大面積增開臨客車的情況下,科學統計需求。同時,勞資部門根據生產、運用的需要,每半年科學調研一次行車主要工種人員需求數量,重點是檢車員(庫檢)、檢車員(乘務)、檢車員(車電)、發電車乘務員,量化各車間各工種需求人員數量,并落實到人頭,提前向職教科轉交培訓通知書或培訓通知需求統計,職教科組織開展擬任崗位的資格性培訓,確保期到必成。
3.2 抓培訓,因需施教
職教科根據勞人科的培訓通知書或培訓通知需求統計,及時向路局上報各工種培訓需求,組織培訓,采取“送出去、請進來”。同類工種超過10人的情況下,送職培基地集中辦班。同類工種不超過10人,非緊急情況下可待人數足夠10人情況下到職培基地培訓;如若緊急情況可向路局委托站段辦理培訓通知書,段組織培訓,車間自身培訓能力能夠解決的情況下,車間自行辦班,在自身培訓能力不能解決的情況下職教科、實訓基地組織辦班,以保證人員素質滿足要求。
3.3 選良師,真培真練
實作培訓,是開展好資格性培訓的關鍵。資格性培訓說到底就是使職工能干會干,因此在實作培訓上要做到真培真練,真學真考。建議采取到實訓基地集中辦班培訓,實訓基地的師資都是高級以上技師甚至是首席技師,技術過硬、現場經驗和教學經經驗豐富,能夠真正發揮作用。在車間也可嚴格選派優秀的兼職教師開展實作技能脫產培訓,強化指導,有效提高職工的實作技能。采取師帶徒方式的實作培訓,要嚴肅師傅的選聘,由車間負責,在思想健康、作風正派、責任心強、專業理論和實作技能水平較高、現場經驗豐富,并且具備中級工及以上職業技能等級人員中選任師傅。選聘師傅順序遵循兼職教師、工班長、隊長、副工長、組長、班組輔導員(徒弟任職崗位的班組)。主要行車工種必須做到一師一徒;其他工種如師少徒多,而且培養目標相同,一師也可帶多徒。
3.4 嚴管理,上下聯動
資格性培訓工作要定期研究,段、車間要根據實際情況制定切實有用、切實可行的培訓計劃。要辦好每一個培訓班,配備好師資力量,精心準備教學計劃、教學內容。要給教師和學員設定考核指標,將“教”與“學”的效果納入考核。要嚴肅考試紀律,根治“作弊”頑疾。采取人盯人的方式和錄像監控的方法,雖有一定效果但不能根治,下一步實行微機考試徹底解決這個問題。